关灯
护眼
字体:

喋血的权杖_觉溟【完结】(86)

  二 未尽的自由事业(4)

  皇帝刘子业随后发丧,称沈庆之病逝,追赠侍中、太尉,谥号“忠武公”,葬礼办得非常隆重。

  三 宫廷群交(1)

  唇亡齿寒。

  刘骏一朝的老臣几乎已被屠杀殆尽,领军将军王玄谟几次流泪劝谏皇帝不要杀戮太重,却惹来了皇帝的破口大骂。

  王玄谟惶惶不可终日。

  对这个声望卓著、硕果仅存的老将军未来的下场,民间也普遍抱着悲观态度,甚至纷纷传言王玄谟已经被皇帝所杀。

  王玄谟无计可施,就派典签法荣去跟蔡兴宗商量。法荣对蔡兴宗说:“王将军几乎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直说皇帝就要派兵到家里收拾他,片刻也不得安宁。”

  蔡兴宗说:“王将军忧愁恐惧,就应该早定计谋,何苦坐以待毙?”

  法荣无语。

  蔡兴宗看了看他,身体前倾,压低声音说:“你应该劝王将军起兵!”

  法荣回府禀报。王玄谟仰天长叹,对法荣说:“去告诉蔡尚书,这事不容易啊!让他对此事千万要守口如瓶。”

  政变计划是一颗皮球,在这些老谋深算的政客脚下踢来踢去。

  谁都不想当出头鸟。

  每个人都在等待别人、怂恿别人开第一枪,而自己则躲在暗处。

  事成则皆大欢喜,事败却与我无关。

  这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每个人都想采取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的策略,可到头来每个人的利益都会落空。

  日子一天天过去,皇帝刘子业的屠刀磨得越来越亮,老政客们的恐惧也一天比一天更深。

  鬓发苍苍的脑袋们时不时凑到一起交头接耳。

  他们不屈不挠地谴责着这个暴君,满足于一次又一次的意淫。

  然而,谁也不敢动真格的。

  右卫将军刘道隆专门掌管宫中禁兵,且深得皇帝宠信。

  蔡兴宗便把目光又瞄准了他。

  有一天夜里皇帝出宫,蔡兴宗随行。当刘道隆骑着马从蔡兴宗车后经过时,蔡兴宗忽然握住他的手,说:“刘君,想和你聊聊最近的一些想法!”

  刘道隆目视前方,面无表情。

  蔡兴宗有一丝尴尬,刚想把手缩回来,刘道隆忽然用指甲掐了他一下,压低嗓门说:“蔡公不要多说话!”

  踢球游戏已经越来越无聊了,刘道隆现在连球都懒得接。

  伴君如伴虎,伴刘子业则简直是在伴魔王!刘道隆何尝不想宰了他!?

  问题是,魔王心里亮堂得很,早就让一群厉鬼寸步不离地跟在身边。

  为首的那个厉鬼就是当年在广陵主持屠城的将军宗越。

  另外还有沈攸之、谭金、童太一等人,都是身手不凡、杀人不眨眼之辈,即便是他刘道隆也对他们敬畏三分。

  皇帝任命他们为直阁将军,赐给他们大量的美女和金帛,所以这些亡命之徒都愿意为皇帝赴汤蹈火、肝脑涂地。

  他们依仗着皇帝的宠信为所欲为。宫廷内外人人敢怒不敢言,包括他刘道隆在内。

  所以他懒得去接蔡兴宗那颗破球。

  玩完了老臣,皇帝刘子业回头又玩起了亲王们。

  他觉得老爸刘骏当年只会把人一刀咔嚓太没创意,他要玩点新鲜的。于是就把湘东王刘彧、建安王刘休仁、山阳王刘休祐都召回建康,关进宫中,把他们当成木桩练习拳脚。打了几天觉得不过瘾,就命人给他们做了三只竹笼,把他们扔了进去。

  三个王都长得很胖,刘子业就给他们过秤。刘彧最重,荣膺“猪王”的称号;刘休仁也不赖,被称为“杀王”;刘休祐被称为“贼王”。刘子业每次出宫都让三只竹笼随行,像展览国家保护动物一样带着他们招摇过市。

  这三个王都是刘子业的叔父,可就这么被他当成畜生养了起来。

  为了让“猪王”名副其实,刘子业就命人掘地为坑,往坑里灌上泥水,把刘彧全身扒光扔进泥水坑里,然后用木槽盛饭,跟杂粮搅和,叫他张口吃木槽里的杂粮饭。每当看到“猪王”狼吞虎咽的样子,刘子业就笑得特别开心。

  刘彧不堪其辱,终于有一天闹起了绝食。刘子业大怒,命人把他五花大绑,然后用棍子一挑,担到了御膳房,刘子业对御厨说:“今天杀猪!”

  三 宫廷群交(2)

  建安王刘休仁正好在竹笼外放风,就一路跟到了御膳房,嬉皮笑脸地对刘子业说:“皇上,这猪不该杀!”

  “为什么?”

  “等皇子出生再杀,取猪肝猪肺啊!”

  刘子业想想也有道理,庆贺皇子出生是要吃猪肝面线的,于是就交给廷尉关押。

  在三王被刘子业凌辱的这段时间,好几十次都是这样命悬一线。每次都是刘休仁急中生智,善巧逢迎,才算保住了性命。

  这个即将出生的所谓“皇子”,其实根本不是刘子业的骨肉。

  即将生孩子的这个女人,也根本不是刘子业的嫔妃。

  那是大臣刘朦的一个小妾。

  刘子业是在这个小妾已经怀孕到临产月的时候突然把她接入后宫的。刘子业宣布,如果她生的是男孩就立为太子。

  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