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俩聊起来,并马缓步而行。西天上一片红霞,天上,紫云行空,奔向黑夜。一只鹌鸽震耳地叫着,飞落在道旁的黍谷丛里,尘雾弥漫的寂静笼罩了草原,白昼的忙乱和喧嚣在渐近黄昏的时分消失了在通往丘卡林斯克和克鲁日林斯克镇大道岔口紫红色的天幕上,映出了一座小教堂的凄凉暗影;砖红色的云堆沉重地压在教堂的上空。
“您从哪儿来啊,司捷潘·安得烈伊奇?”米什卡兴高采烈地问。
“从德国来。奔回家乡来啦。”
“咱村的哥萨克都说:我们亲眼看见司捷潘被打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呀!”
司捷潘好像苦于追询,回答问题的神色矜持、平静:“我受了两处伤,可是哥萨克们……哥萨克们是怎么干的呀?他们扔下我跑了……被俘了……德国人给我治好了伤,就送我去做工……”
“好像没有接到过您的什么书信……”
“我没有人可写信啦。”司捷潘扔掉烟蒂,立刻又点上一支雪茄。
“为什么不给您太大写呀?您太太还健在哪。”
“我早已跟她分手啦,——这您大概是知道的。”
司捷潘的声凋很冷淡,一点儿热乎劲儿也没有。听到妻于的情况,也不动声色。
“怎么,难道您流落他乡,就不想家吗?”米什卡没命地追问,前胸几乎贴在鞍头上了。
“起初有点儿想,后来也就习惯啦。我的日子过得很好。”他沉默了片刻,又补充说,“本来想在德国定居,加入德国籍;但是思家心切——于是就扔掉一切,回来了。”
司捷潘眼角上的寒光第一次变暖了,笑了。
“您看咱们这儿乱成什么样子啦?……自己人在互相残杀呢。”
“是啊……听说啦。”
“您是怎么回来的呀?”
“我是从法国的马赛——一个大城市——坐轮船到新俄罗斯克的,”
“会不会也征召您去打仗呀?”
“大概会的……村子里有什么新闻吗?”
“一下于怎么说得完呀?新闻可多啦。”
“我的房子还完好吗?”
“风吹得直摇晃……”
“我那些邻居呢?麦列霍夫家的儿郎们都还活着哪?”
“活着哪。”
“听到我从前的老婆什么消息吗?”
“她还在那儿,在亚果得诺耶呢。”
“那么葛利高里……还跟她在一起吗?”
“没有,他又跟发妻在一起啦。跟您的阿克西妮亚早就散伙了……”
“原来是这样……我还不知道哩。”
他们沉默了一会儿。科舍沃伊仍在贪婪地瞅着司捷潘,赞赏、敬佩地说:“看得出,您的日子过得很好,司捷潘·安得烈伊奇。看您的衣服,穿得多阔气,像个大阔佬。”
“德国人穿得都很干净。”司捷潘皱起眉头,碰了碰车老板的肩膀,说:“喂,快点儿赶嘛。”
赶车的不高兴地挥了一下鞭子,疲惫不堪的马匹胡乱地拉扯了一下套索。马车车轮吱吱扭扭、细声细气地唱着,在坑坑洼洼的大道上颠簸,司捷潘扭过身去,背朝着米什卡,结束谈话的时候问了一句:“你回村干里去吗?”
“不,我到镇上去。”
在十字路口,米什卡拨马向右拐去,他立在马镫上,告别说:“回头见,司捷潘·安得烈伊奇!”
司捷潘用动作迟缓的手指揉了揉落满尘土的毡帽檐,像个非俄罗斯人似的,把每一个音节都说得很清楚,冷冷地回了一句:“一路平安!”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静静的顿河》
大浪淘沙E书制作,仅供好友。
第七章
在菲洛诺沃一波沃林诺战线上,双方都在集中兵力,达到势均力敌的程度,红军正在调动军队,积蓄力量,准备进攻。哥萨克的攻势软弱无力;武器弹药都非常缺乏.所以无意打到边界以外去,菲洛诺沃战线上进行的战斗,双方互有胜负、八月里,战事相对寂静下来,从前线回来作短期休假的哥萨克们都说,一到秋天,就可能讲和了。
这时节,后方的村镇里正在忙着秋收。人手严重短缺。老头子和妇女应付不了这么多繁重的活儿;而且三天两头地不断征用农户的大车往前线运送弹药粮袜,也妨碍了秋收的进行。
鞑靼村差不多每天都要轮流派出五六辆大车去维申斯克,在维申斯克装上炮弹和枪弹箱,拉到安德罗波夫斯基村的转运站,有时由于车辆不足,还要送得更远,一直送到霍皮奥尔河边的村镇。
鞑靼村人们的日子过得很忙乱,但是却很凄凉。人们心里都在惦念着遥远的前线,心惊胆战地、痛苦地在等待着哥萨克们的噩耗。司捷潘·阿司塔霍夫的到来,震惊了全村:每个家庭,每家的场院上,都在谈论这件事。一个早已被埋葬了的、几乎被人们忘却了的、只有老太婆们还记着,就是她们在“超度亡魂”以后,也差不多全忘记了的哥萨克突然回来了,难道这还不够稀奇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