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这个瘟神更是嚣张,在冲击鲜卑人的同时,嘴里还不断地发出古怪的喊声,那声音还大得出奇,好像在通知所有人他的位置一样。但他的喊声所起到的实际作用却不是这样,那些鲜卑人看到他比看到鬼都害怕,根本就不跟他打,见了他的面就逃,后来干脆是听到他的声音就跑,看来张飞刚才的英勇表现给他们的印象太深刻了。
鲜卑人垮了,垮得很彻底。不仅仅是因为汉军的英勇表现和狼烟的升起,还因为他们已经看见了一支援军,那是从城里赶出来的公孙瓒的队伍,一直不过千人的白马义从。但这也足以让鲜卑人心惊胆颤了,他们的心理防线已经再也不能承受任何一道冲击了。这支小小的一千人的队伍,在这个时候就像是毁坏千里大堤的最后一只白蚁,吓得鲜卑人不住的后退,尤其是鲜卑人最大的首领骞曼和弥加,他们俩跑得比谁都快。
骞曼和弥加带队逃跑,方向是西北,狼烟升起的地方。他们心里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能够救下大营,当然最好,如果救不下来,最少也要抢救一部分物资。
鲜卑人的贪婪的性格像就像草原的恶狼一样。狼虽然狠毒却十分顾家,不舍得丢弃已经到手的东西,戏志才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定出了这样的计策。于是鲜卑人的落后分子成了我们杀戮和俘虏的对象,而在前边逃跑的鲜卑人却根本不敢回头救援,否则他们也得陷在里面,无法逃脱被消灭的命运。
但是跑在前面就可以逃脱被屠杀的命运吗?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跑在前边的人和跑在后面的人只有五十步笑百步的区别罢了。因为前面的长草地带就是我们的伏兵,杀人狂许褚同学就在那里等待着他们,而这些长戟,长枪兵的身后还有一些弓弩手。
看到从道路两旁射出来的箭支,鲜卑人知道中计了,但是他们这个时候可没有力气反击了,现在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逃跑。但是当许褚带队杀出来之后,鲜卑人已经不再这么想了,几乎所有的鲜卑人都觉得自己的末日到了。这种巨大的失落带给他们的反而变成了平静,他们一个个的全都放弃了抵抗,滚鞍下马,放下手中的武器,全部投降了。这让杀人狂魔许褚大感郁闷,为什么我总赶不上杀得比较爽的时候呢?
大部分的鲜卑人投降了,但是这里面不包括骞曼和弥加,他们是我故意放走的。许褚对这一点并不完全理解,但他还是坚决的执行了。在骞曼和弥加带着几百骑逃出包围圈之后,许褚才带队出来,接受了鲜卑人的投降,而我则马上就跟许褚会师了。
第二百二十一章 求援
一八八年也许是东汉历史上最乱的一年,我现在真的有点儿后悔当年我为什么不早一点儿开始青州的科技发展,以至于真到用的时候,感觉什么都跟不上。
ps:二月,有星孛于紫宫。黄巾馀贼郭大等起于河西白波谷,寇太原、河东。三月,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张懿。诏发南匈奴兵配刘虞讨张纯,单于羌渠遣左贤王将骑诣幽州。国人恐发兵无已,于是右部盆落反,与屠各胡合,凡十馀万人,攻杀羌渠。国人立其子右贤王于扶罗为持至尸逐侯单于。《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九》
更赶不上的就是手里没兵,不到十万的军队,兼顾几个战场肯定是不行的,这不得不让我作出战略调整。
有人造反,朝廷当然不会忘了我的。这次匈奴人造反本来不关我的事,单于羌渠被杀了也跟我没什么关系,可是你们没事干把并州刺史张懿杀了干什么?这不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干了吗?身在并州的高顺已经把求援的书信发来了。
蓟县大营里我在总结我们的形势:“蓟县之战鲜卑人吃了大亏。要知道鲜卑人最强盛的时期就是檀石槐当鲜卑大人的时候,那个时候鲜卑人可是号称雄兵十万。但是现在他们还有多少兵马?鸡鹿塞一役让鲜卑人沉寂了好几年,两万人几乎都交待了,就算恢复也不一定到得了全盛时期。今天蓟县这一仗鲜卑人的三万人马就跑出去几百骑,再加上西部鲜卑的脱离,现在弹汗山能拿得出手的人马,能不能有五万都值得怀疑,所以我认为是到了一举击溃弹汗山鲜卑人的时候了。你们认为呢?”
我看着底下一个个目瞪口呆的文臣武将们,笑着说:“都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吗?”
这里面考虑问题最少的可能就数张飞和许褚了,这两个人实际上都很聪明,但就是不肯用脑子,只要有仗打,有人杀就行。所以他们俩个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没问题。主公您说杀谁,我们都没意见。”
我那个气啊,看来他们俩的意见,以后都可以排外了。不过其他人的意见呢,我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几位谋士身上。
沮授一直以来都不是那种喜欢直接下结论的人,他总喜欢把事情分析得比较清楚了才作决断。所以他现在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提问:“主公我可以问几个问题吗?”
我就喜欢这种态度,所以非常爽快的回应道:“没问题,文则先生你尽管问吧。”
沮授捋了捋颌下那并不太长的胡须:“第一,朝廷并没有诏令我们去打鲜卑人的弹汗山,我们为什么要去打?第二,匈奴人叛乱杀死并州太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援救?为什么不是让朝廷出面解决问题?第三,我们既然要打匈奴人,为什么不是穿越太行山走卢奴,上艾到晋阳,却非要从弹汗山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