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们的收获看来不是很多了,够不够换俘虏的呢?”我装出一副伪善的样子。
“够是肯定不够的,你制定的三个乌桓人换一个匈奴人的换法确实是够损的,虽然好像是承认了我们匈奴人的强大,但是回去之后我才想明白,我好像被你骗了。光是那些被你俘虏的几万人,我就得花二十万乌桓战士才能把他们换出来。可是我哪里有那么多乌桓战士给你,整个南部上谷,我们才抓了不到一万乌桓战士,很多还是刚够年龄,根本就没有打过仗的娃娃。”粟籍骨都侯一脸无奈的说。
“那老幼和女人能换多少匈奴人呢?”我问粟籍骨都侯。
“老人基本上被我们杀光了,这些老家伙们,根本不相信我们匈奴人,只要有机会就偷袭我们。有一次,居然差点儿连我都被他们伤到了,我一气之下,干脆下令把老人都杀死了。女人和孩子倒是不少,不过你也知道,我们的战士糟蹋死了不少女人,而孩子的兑换比率又不高,满打满算我们也就能兑换一万五千名俘虏。加上那几千乌桓战士,我们也就够兑换一万八千人。实在是跟我们当初想象的差得太远了。”粟籍骨都侯又喝了口酒:“这酒不如在你大帐里喝得那酒好。”
刘虞气得鼻子都歪了,但是又不好意思发脾气,毕竟他失礼的地方不比粟籍骨都侯小。不过他真的无比惊讶,我居然在和匈奴人做交易,而交易的内容竟然还是俘虏。而且看来这种交易比人口贩子的数量要大得多,不过他倒是不太在意这种交易,毕竟异族被当作家奴买卖,在大汉太普遍了,但是老人和孩子也能交易?他还真没听说过。
很快我和粟籍骨都侯就达成了共识,他留下所有的乌桓人俘虏。然后,他可以凭借我写的书信到弹汗山领取两万名匈奴战士,这是我给他的最大优惠。粟籍骨都侯非常的高兴地接受了,认为我这个人很讲信用,但是我心里才是最高兴的,他们不换的十夫长和百夫长才是我最需要的,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战士。
关羽和吕布到达蓟县的时间比匈奴人还要早,他们给我们带来的俘虏数量可比匈奴人多多了,现在整个上谷几乎再也没有乌桓人的部落了。
在收拢了所有的俘虏之后,我让陈到押解这些人回青州,这可是个非常重的任务,凭着几千人押解几十万人走上千里地,可不是件轻松的工作。粟籍骨都侯也带着他的队伍去弹汗山领俘虏了。而我则将率领大队的人马开赴辽西,准备对付难楼的残兵和丘力居与张纯的联合国部队。
第二百七十一章 白狼山
难楼很难过,曾几何时,上谷乌桓是整个乌桓族里人口最多,战力最强和最富有的部落族群。但是看看现在,就剩下两万多残兵败将还跟在自己的屁股后面,无精打采的,其他的族人已经彻底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了,他现在只不过是在亡命罢了。
不过难楼不后悔,大的回报,就意味着大的风险,谁让自己的胃口太大呢。可惜,一招不慎啊!他自己也明白我为什么这么恨他,中原有句俗话,“不怕杀人的,就怕递刀子的”。虽然陈登打败了匈奴人,但是陈登的损失一定不小,所以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他难楼也认了。
过了卢龙塞就进入辽西郡了,辽西这地方,地广人稀,道路难走,所以速度不快,一路走来,我看到路上行人稀少,且老百姓个个面有菜色,可见这个地方的生产力怎么样了。
石门山,就在柳城边上,稍微向东走点儿,就是管子城,再向东就进入昌黎郡了。这个地方还有另外一座山,白狼山。
ps:卢龙塞就是现在的喜峰口。
石门《後汉书·公孙瓒传》:“中平中,张纯与乌桓丘力居等人寇,瓒追击战于属国石门,大败之。”注:“石门山在今营州柳城县西南,”而《水经注》:“云:“氵水又东南径石门峡,山高崭绝,壁立洞开,俗谓之石门口,汉中平五年,公孙瓒讨张纯,战于石门,大破之。”今蓟州东北六十里石门驿,即《水经注》之石门是也。按史《本纪》但言“石门”,而《传》言“属国石门”,明有两石门。
《水经注》所指乃渔阳之石门,非辽东属国之石门。当以柳城为是,《通典》柳城有石门山。《日知录·正文·卷三十一》
白狼山在营州西南。《志》曰:近故凡城界,汉白狼县以此名。曹操伐乌桓,登白狼山,望柳城,卒与敌遇,操纵击,大败之。或谓之白鹿山。管子城,亦在营州西南。《志》云:齐伐山戎,管仲尝至此城,因以名。又州西南有蹋顿城。《读史方舆纪要·正文·卷十八北直九》
丘力居和张纯这个时候早就接到了难楼这只丧家之犬,按难楼的意思,应该继续逃跑,可是丘力居不愿意:“你是不是被陈登吓破胆了,陈登虽然厉害,但是我也有天险啊,这石门峡虽然不能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是要挡住他陈登应该还是不难的吧。而且我又高句丽和貊人助阵,那强大的貊弓,他陈登不一定抵御得了。”
张纯有些疑虑:“陈登要是不走石门山,而走白狼山怎么办?”张纯的担心不无道理。
“不会吧,那得有人指点才行,单从表面上看,那地方跟本就没有路,就连公孙瓒也不知道,要不然他早跑了。”丘力居觉得应该没问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