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次树起了大拇指:“我知道您医术高超,上体天心,下恤民意。可是我并没有说让您放弃医道而去当官啊!”
这回轮到华佗吃惊了,他豁然睁大了眼睛:“那你想干什么?”
我平静地说:“您应该知道我们正在扩建临淄城吧?”
华佗点了点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吗?”
我笑了笑:“当然有关系了。实际上扩建临淄城的主意就是我出的,我想在临淄成里建一座最大规模的书院,估计可能要占地几十亩到上百亩。”
华佗吓了一跳:“建那么大的书院,你想干什么?”
“我想把能够教授的技艺全都搬到书院里来,让世家和寒门的子弟都能找到自己想学的东西。将来能有一技之长,更好的为百姓的生活和朝廷的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至少也要能更好的活下去,您觉得我的这个主意怎么样?”我笑咪咪的看着华佗。
华佗明显是动心了:“你的意思是说让我到你的书院里去教授医术?”
我拍拍华佗的手:“华叔叔,我想让您当青州书院医学院的院长,教出更多的小神医来。当然有您一个还不够,我会去延请更多的名医来传授他们的东西,比如荆州的张机张仲景,庐山的董奉董杏林,您觉得怎么样?”
三百一十章 拜师
一切都是那么顺利,顺利地连我都有点觉得不好意思了。这个新出生的孩子就像是我的福星一样,保佑我这一个月干什么都心想事成。
诸葛珪一家和臧戒一家的到来给新年增添了不少欢乐的气氛。实际上诸葛珪和臧戒年纪都不小了,连他们的孩子岁数都很大了,诸葛瑾今年已经十五岁了,臧霸更夸张,居然和我同岁。但是诸葛亮和诸葛均兄弟俩岁数不大,一个八岁,一个六岁。
臧霸本身的武艺就不低,但是跟典韦比试了一下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差距。非常崇拜典韦的武艺和体魄,死磨硬泡的非要拜典韦为师。典韦虽然也很喜欢臧霸,但是臧霸的岁数太大了,很多东西已经定型了,想要提高是件很困难的事,所以有些畏难情绪。
不过我哪能让这么员虎将失落呢,就开导典韦:“我看臧霸的底子很好,你只要对他多加训练,将来肯定能成为一员大将的。”
典韦对我的话最信服了,当即点头应允:“既然公子这么替你说话,我就收了你吧。”
于是臧霸赶紧上前磕头拜师,而我当然也受到了臧霸的绝对礼遇,‘主公长,主公短’地叫个不停。
这两个人刚刚成为师徒,每天没什么事干的时候,就跑到城外军营的练武场去教练武艺。而且简直是乐此不疲,没白天没黑夜的,只要有机会就去。弄得管理营寨的陈到和于禁跟我投诉了好几次,说他们无视军纪,晚上还挑灯夜战,兵器磕碰的声音太大,经常影响到士卒的正常休息,导致第二天的训练质量下降。
之后的几天,我只得找典韦商量,让他不要太热情了,饭要一口一口得吃。在我的劝说下,典韦终于有所收敛了,把练武的地点改在了东门外的河滩上。
为此,我常拿这件事来取笑典韦,说他当初怎么怎么看不上臧霸,现在却如此偏爱这个徒弟,天天给他吃小灶,可见他的眼力太差,没有识人之明。经常臊得典韦的脸红里透紫。不过再怎么不好意思,典韦还是天天带着臧霸起早贪黑的练习武艺。
不管臧霸乐不乐意,臧戒是高兴坏了,他已经看到臧霸出息的日子离此不远了。
诸葛瑾的岁数倒是跟郭嘉和鲁肃差不多少,而且都是学识渊博的人,所以他们也挺谈得来的。动辄就跑到彼此的家里去谈诗论道,倒也都有进益。不过有两个损友天天跟着去捣蛋,这就是我身边的徐盛和潘璋。
他们俩的武艺,典韦也没少指点,只是没拜师而已。典韦平时不用负责我的护卫工作时,最喜欢训练他们两个了,说他们俩很有潜质,需要好好锻炼。现在有了臧霸这个替罪羔羊,这两个家伙就跟避仇一样,躲到了郭嘉那里。郭嘉到哪儿,他们俩就跟到哪儿,跟郭嘉的专职护卫似的,于是这个小圈子里竟然混进来两个莽夫。
不过,这五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爱好,那就是喝酒,只不过风格上差异比较大。郭嘉这三个人是喝了酒之后,喜欢吟诗作对,而徐盛,潘璋则是喝了酒就骂娘,于是碗筷与杯盏齐飞,诗赋共叫骂一色,倒也成了临淄一景。
诸葛珪和臧戒被调到了临淄,参与临淄扩建工程。直到他们上任,也没弄明白我是怎么会看上他们的。尤其是诸葛珪,更是对我这一做法感到十分奇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对世家大族的打击力度一向很大,为什么偏偏就对他这么和善呢?
不过他也发现了,我对诸葛亮哥俩的兴趣比对他大。而且特别喜欢带着诸葛亮,经常教给诸葛亮一些奇怪的知识。弄得诸葛亮神经兮兮的,一回家就攥在书房里翻阅各种书籍。诸葛均跟着他哥哥也获益匪浅,得到了我的特殊照顾,学到了很多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出现的知识。
虽然两个人经常在我教授他们知识的时候,没有当时就完全理解我教给他们的东西。但是回家后,两个人还会继续研究,往往能想出一些比较新鲜的东西来,勾起我遗忘了多时的记忆,开拓一些新的思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