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现在咱们是不是该回许县了?”我问荀攸。
“现在天色已经有点晚了,明天再回去也不迟。”
“那也好,就在这里住上一晚,明天去许县。看看我那几个舅舅去,而且我一定要去颖川书院看看。”
“这就对了,书院是一定要去的,我在书院也算是小有名气,等明天见过了几位伯祖,叔祖,我领你去看看。”
一夜无话,第二天太阳还没升起,我和几位兄弟就来到院子里习武。我们连跑带跳的可能是声音大了,把荀氏哥俩个吵醒了。
“诸位早。”荀攸打着哈欠说。
“不早了,太阳都快升起来,这都到卯时了,可不能说早。”典韦说:“记得公子说过,什么点卯不到要杀头的,是想当兵的必须得在卯时之前起来。要是误了时辰那就惨了。”
“那你们每天都这么早起?”
“那可不,我可不想当了兵因为早上迟到被杀头。”典韦一边打着拳一边回答。
“那你累不累?”
“那哪能不累呢?不过公子说了一大堆的话,都挺有道理的,就是让我多练习,我也不是太懂,但是公子对我好我知道,所以就努力练习,就当是报答公子了。”典韦傻笑着回答。
“那你们公子都跟你说的是什么道理啊?”
“呃,好像是什么‘战时多流血,平时少流汗’什么的。话多了,我也记不住,而且我也不是太懂。公子教得多了就记下来这一句。”
许褚练得累了,正在喝水,站在一边听着典韦和荀攸聊天,正想插嘴呢,突然听见典韦的这一经典反装句,当场就喷了,彻底地给典韦洗了个澡。
典韦立马就急了:“我还没练完呢,你干吗拿水喷我啊?你看全身都湿了。
典韦的声音那么大,我们在旁边能没听到吗?一个个的也都泄了力了,坐在一边直乐。
典韦一看也明白了,挠着后脑勺道:“我又记错了,不应该吧?我背了好几遍哪?当年那位打猎的叔叔教我的时候直夸我聪明,什么样的身法招式一学就会。怎么公子这几句话这么难,居然老是记错。”
“是记错了,不过有进步,字都对了,就是位置搁的不对。”我笑着说。
“我就说嘛,我可是费了不少劲呢,还能没点进步?咱不是把字全记对了吗,下次就能全对了。”
“不错,要的就是这个劲,有出息。”
“字倒是全对了,可意思全反了,要是拿着这句话去练兵啊,估计都得练成怂包。”许褚看来是唯恐天下不乱。
我们一听有都乐了。
典韦可不干了:“你怎么老跟我对着干哪?公子都说我进步了,就你不依不饶的,是不是还想再打一架啊?”
“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来吧,美女!!”许褚这家伙就这点毛病,输不得,上次输给了一次典韦,非要跟典韦再打一场不可,典韦不愿意,现在好,拿话挤兑得典韦是不打都不行了。
“太阳出来了,咱们去收拾早饭,让这两个家伙继续练去吧。走!”
我带着一帮人去忙活早上的饭菜了。实际上没我什么事情,我的主要任务还是培荀攸聊天。
“他们没事吧?”荀攸有点担心地看着我。
“能有什么事?”“对身体有好处,又不是要命的事,没关系,你没看大家都去忙早饭了吗?没事的。”
一会儿,两位角斗士回来了。一人一个熊猫眼,勾肩搭背的近了饭厅。我指着他们俩对荀攸说:“你看,我说没事吧,这不挺好的吗?”
荀攸看了我一眼:“这叫好吗?我的主公,眼睛都青了!”
我没事人似的看了荀攸一眼:“你不懂了吧,这叫活血化淤训练法。知道为什么人家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吗?”
“不知道?”
“因为常挨打的孩子身子骨结实,等长大以后就会念父母的好了。”
“这是歪理,我绝对不会同意的,难道您的父母也常打你吗?”
“常打。但不是我父母”我冲着荀攸一笑:“是忠伯。”
许褚这家伙居然这时候插话,跟我同时说答案,这家伙看来最近要翻天了:“怎么样,是不是咱们个俩也打一架啊!”
许褚看看我,自顾自地走到饭桌旁,拿起个蒸饼(三国时的馒头叫蒸饼,馒头是诸葛亮发明的词汇)放进嘴里,瞥了我一眼,小声嘟囔道:“小肚鸡肠。”
第三十三章 知名
估计是叔祖修皇宫修出感觉了,所以这许县的荀氏大宅院盖得富丽堂皇的,让人一看就与众不同,感觉上比曹家的大宅院并不差。
但是曹家可有好几个大官员在朝廷里任职呢。荀家现在可是没人在朝了,他们住这么漂亮的宅子就不怕别人诟病吗?
黄忠拿着我的拜贴递到了门房,当然还有附加的礼单,虽然是外甥见舅舅也不能空手。荀氏兄弟根本就在车上也不出来,按他们的意思不进去才好呢。我可不行啊!到了舅舅家门口都不进去,于理不合吧。
一会儿从人出来把拜贴还给我,大门打开,让我们一行人进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