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士昌听到这里连忙提问:“以前我也见过倭寇的船,并没有戚将军说的这么恐怖。”戚继堂才从统领升到将军。
戚继堂看着邓士昌说:“我以前也没把倭寇放在眼里,可是上次交手我才明白。倭寇他们一直隐藏实力,对这样狼子野心的人更加要多多提防。”
郑和问:“如果让你选择,你觉得应该把战场放在那里合适。”
戚继堂拉下一张沿海地图说:“我觉得如果想歼灭倭寇最好的地方是这里。”说着把手按了上去,随后补充说:“也只有这里才具备吸引力。”
大家都抽了口凉气,顺着戚继堂的手能看到‘天津卫’。
如果战场发生在这里,那么北平。想到这里大家都流了一身的冷汗。
一个指挥官问:“为什么上次倭寇把战场选择在威海。”
“因为威海没有过多的修建炮台。”
郑和马上站了起来说:“等等。”
周围的人好奇的看着郑和,奇怪这个荣辱不惊的大帅居然如此失态。
郑和口中低语:“威海的炮台少倭寇怎么知道的,难道~~”
“电告北平,我国内有倭寇奸细。”
第八章 征集令
献帝看着手里的电报,无奈的叹了口气,而后立刻召开六部会议。
书记官把电报传阅下去,每个大臣看后眉头都深锁起来。
军机大臣蒙放扫了扫周围的大臣小声说:“在我们之间不会有~~”下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不过大家都明白。
献帝连忙摆手说:“各位都是国之栋梁,不会做出窃国苟且之事。”
“但情报是如何泄露出去。”这个疑问在大家的内心酝酿,接着把目光转向军机大臣蒙放。
蒙放连忙说:“你们怀疑我,我还怀疑你们呢?”
献帝见场面即将乱的不可开交,连忙打断说:“诸位是不会被怀疑的,现在我们应该全心御敌,至于内奸的事情,用法得当也许会是我们一大助力。”接着示意书记官宣布下个决议。
书记官清了清嗓子说:“根据最新预算,国库即将空虚。也就是说如果找不到新在财政盈余,下月我们的将无法发放俸禄。”
“这怎么可以。不是逼迫官员贪污吗?”左相尹全带着不满训斥说:“早就让你们议和你们非要宣战,现在国库没有银子大家都喝西北风。”
其余大臣也小声的议论,无非是怎么才能开源节流把下个月的俸禄弄出来。
献帝站起来挥手说:“安静、安静,朕打算发行国债,举国之力为担保向人民借贷。同时起用春雷计划培养的人才,再次实行全新改革。”
国债,国家欠人民的钱。这个是不是昨晚喝多了现在听错。
一些大臣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另一些大臣就安然的多,他们是未来人明白国债的意义。
书记官接着说:“首次发行的国债将采用七分息,即千两每天七分。自愿认购,为期两年,不知各位大人可有意见。”
左相尹全连忙起身说:“反对,荒唐,自盘古开天,三皇五帝始,就没出现国家向人民借贷之先例,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都是君王之天下,何来借说。”
献帝无奈的看了眼这个老顽固,心说:每次都是这个家伙在这里搅合。看来又要费一番唇舌说服这头老撅驴。
献帝起身说:“我盛唐开国以人为本,推崇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今国大难君向民借贷,理应支付利息。切记是借而非取,人无信,不可安身。国无信,怎可御民。有法当依。”献帝说到这里冲皇坐行一礼说:“朕扶国与为难后,理当逊位以谢天下。”
尹全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
献帝见周围无人反对命书记官记录:今盛唐飘摇,倭寇窥我国土。朕不得已而与之一战。恐劳民伤财,故一切费用均有国库支付。国库已无力承担以后费用,经六部决议发行国债。天息千两七分,共计发行一百万万,期限两年。望各同胞为盛唐之腾飞,慷慨解囊。
随后献帝又下征集令。
今华夏飘摇,山河欲碎。今征令春雷人员汇集京师,为国之未来谋划。
寥寥数语在民间掀起了不同的声音。
一部分人怀疑政府财政的透明度,对即将发行的国债持观望态度。
另一部分人义愤填膺,决定全力支持国债的发行,尽能力购买。
还有一部分人开始谋划,从这次活动中究竟能捞取多少好处。
总之国债一时成为当时最时髦的词汇,想不到执政者并不神秘。缺钱的时候也能放下身段向老百姓借钱。就是不知道国家用这个国债抵押的价值对等吗?
告示贴出当天,就有一灰衣老者出现在皇宫门前。口中宣称自己是春雷计划的负责人要求见献帝。
献帝连忙在东暖阁恭候。
不久一阵脚步声传来,一个头戴斗笠,口叼烟袋的人走进来。
“戴上帽子我也认识你,老哥哥你让我绕的好辛苦。”献帝说完摇头苦笑了起来。
来人也笑着把斗笠去掉,赫然是墨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