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之抗日梦:特战铁血_猪龙者【完结】(385)

  中山宁一无力地挥挥手。他真地很想就此撤兵算了,不用去看。那批军火肯定是出事了。

  但是他看看身后的冈田,没有敢说什么。冈田虽然是他地手下。但是中山宁一知道冈田的关系绝对硬,甚至就……。

  身后的士兵们立刻散开战斗队形,向前搜索攻击前进。前面是建筑铁路是挖掘的壕沟,壕沟两边是平安地带,现在已经是杂草丛生了。平安地带之外是一片片的庄稼地,里面极为可能的是藏匿了游击队。甚至平安地带的草丛里,就埋伏着游击队的人。因为所谓地平安地带,就是射击界限之外。在庄稼地里的游击队是很难威胁到铁路上地帝国士兵的。

  沿着铁路向前走,士兵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脚下。稍微异常点的地方,都会有探雷器扫描一下才敢过去。但是很快士兵们就发现了游击队丢在铁路上的一块块的大石头,杂乱地扔在铁路上,路基上。

  士兵们都很自觉地站住了,等待着中山宁一的命令,他们都得到过警告,和游击队作战,对于石头,一定要提高警惕。探雷器探测了一遍,安全。但是仍然没有人去触动石头,而是远远地躲开了。

  中山宁一看看面前的石头,摆放地很杂乱,石头表面也没有什么斧凿的痕迹。出于小心谨慎,他命令士兵们躲在远处,向石头开枪。

  没有任何反应!子弹射击到石头上,迸溅地火花四射,石头还是石头,没有变成石雷。

  中山宁一又命令一个鬼子上去,用手榴弹去炸一炸,看看有什么反应。鬼子匍匐前进到三十米的地方,躲在路基后,将两颗手榴弹在手里掂掂,磕开压簧。手榴弹在石头跟前爆炸了,爆炸的气浪将石头掀得翻滚了一个身,沿着路基滚了下去,巨变就在这时发生了。

  原本的石头一下子变成可怕而恐怖石雷。烈焰升腾,巨爆闪动,碎石四溅。石雷的爆炸引爆了其他的石头,爆炸范围一下子扩展开,裂碎的石头像子弹一样破空之声尖锐而人,扔手榴弹的鬼子双手紧紧地抱着头部,蜷缩在路基下,尽管这样,他还是没有逃过首当其冲的伤害,全身被石子射伤达十几处,但是性命却保住了。

  中山宁一看看冈田,摇摇头,“冈田君,我们不用去松树林车站了。游击队肯定是抢劫了那批军火,你去上报吧。我们没有必要去亲眼看看了。”

  冈田点点头,“游击队真的很狡猾,这么不见人影的战斗,帝国士兵很难对付。还是等着大规模扫荡吧。”

  望远镜里,看到鬼子慢慢的撤退了,政委卢奇正呵呵呵一笑,“看来上次大战,鬼子的损伤也不小啊,这么容易就怕了?”

  一直到了第三天,团长萧福昌才传来了消息,完工撤退。冈田是在第五天的时候才自己带人到了松树林车站的,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开眼界,也是大吃一惊。车站上除了房子没有被搬走,什么都没有了。只有空荡荡的房子才显示着这里曾经是车站而已。冈田细心地看到墙壁上的铁钉都已经被拔走,剩下一个个的小洞洞,连同被揭开的墙皮,敷衍成嘲笑人的鬼脸,讥讽地盯着冈田。

  窗

  同窗棂窗框子卸走了,风从窗洞里扑进来,在曾经的打个,从后窗洞跳了出去。凄冷留在每个人的心头,游击队疯了!

  当所有的细节情报上报之后,意外的总部嘉奖了冈田。

  北平参谋本部根据情报分析出了游击队需要钢铁的事实,下令各地部队严守铁路,谨防游击队再次袭击火车,弄走钢材。

  但是在之后的两个月的时间里,帝国军队及帝国商人所开办的矿产等工程项目多次被游击队袭击,同样的钢铁类的东西无一幸免。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中将,在对付八路军方面并不成功。此人也是日军内的名将,还曾担任过参谋次长。他于1939年9月接替杉山元来华北任职,仅两个多月就创下了阿部规秀中将阵亡这项日军前所未有的纪录。阿部规秀是日军第2立混成旅团旅团长,该旅团在日军中堪称精锐。日军旅团长一般由少将出任,师团长则是中将。但阿部规秀接任该旅团时的军衔是中将,而且是以蒙疆驻屯军司令官的身分兼任此职的,可见这个旅团在侵华日军中的地位。阿部规秀在日本军界享有盛誉,是擅长运用新战术和山地战的专家。他在率部向晋察冀边区进行扫荡时,于11月7日在河北源黄土岭遭受八路军伏击,阿部规秀及以下官兵900人被击毙。阿部规秀是日军在侵华战争中被打死地第一个中将。他的死震动了日本朝野。陆军省发布了阿部规秀的阵亡公报。他的骨灰送回东京时,帝都降半旗志哀,各高级将领持吊旗致敬,各界团体和众多遗族前往迎接,可谓哀荣至极。这一切对于多田骏来说,就不仅仅是一种悲哀和不幸,而是一种明显的丢脸。日本报界一再宣扬自从皇军建立以来,中将级军官的阵亡是没有先例的。而现在这个“先例”竟由多田骏创下。自然不是他的光荣。与他私交不错地征四郎这时刚刚来南京担任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华北方面军名义上受南京的指导,尽管在这件事上坂垣在给东京的电报中说了多田骏的不少好话,但大本营却缄默不语,说明大本营对多田骏人主华北之初的工作并不满意。

  日军大本营在对付中共抗日武装力量方面不能说没有失误,可以说这种失误从“七七事变”以来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矛盾集中地暴露在多田骏面前而已。从“七七事变”到攻占武汉这近1年半时间,是日军对中国正面战场开展战略进攻的时期,此时在日本统治阶层内部,盛行速战速决一击亡华地论调。1938年以后,为了集中进行徐州会战和武会战,日军把华北兵力大量南调,使华北日军占领区出现了大空隙,给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造成了放手发展的大好机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