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之抗日梦:特战铁血_猪龙者【完结】(881)

  “伟大的苏联万岁!”“伟大的人民万岁!”

  声声口号,激荡着人心,激起所有人心里的同仇敌忾。

  李保国挥手,命令士兵们开始蹬艇。战艇的侧门打开,战士们鱼贯而入,奔赴各自的战斗岗位。通讯联络开始工作,电讯车及时地将信号传递回作战室,斯大林以及众位将军将一直等侯在作战室里,随时听取战艇的报告。

  地面部队也同时做好了战斗准备。

  战艇缓缓升起,升起,慢慢地变得小了些,看上去也比大房子大多了。

  高度仪表不停地转动,驱动开始工作,战艇开始向前移动。战斗报告一切正常。

  慢慢地升高。升高。开始变得冷起来,李保国看着外面的蓝蓝的天空,白白地云彩。似乎就在云里穿梭。很有点童话故事地感觉。

  云层上空,天变得更加得蓝了,明净地有些过分,纯得有些晃眼。云从脚下慢慢滑过,像是水团里的白白的泡沫。

  “高度应该够了,再往上。就有些缺氧了。”李保国说。

  南为仁点头,命令维持高度,开足马力,前进!

  地面雷达站地数据及时地通报上来,方向,风向,距离等等数据,很准确地给战艇定位。

  杨这才明白过来。自己当时真的太冒险了!如果没有苏联的支持,即使自己研究成功了基洛夫战艇,也不过是过眼云烟,甚至就是自己弟兄的性命换来成功。这是个很浩大的工程。关系着太多太多的系统,绝不是一时冲动就可以解决地。也不是基洛夫少将能够协调好的。

  渐渐逼近了德军阵地,前方传来消息,德军发现了战艇,开始了防空作战。

  炮声隆隆,似乎在作战室里都能听到。面对如此庞然大物的飞临,德军显然慌了手脚,拼命地打着防空武器。

  战艇上传来消息,“安全!”弹药碰到了战艇的厚厚铁的船底,丝毫无损,只是听到很轻微的声响。

  强弩之末!

  “开启战斗窗口!”南为仁的声音很清晰地传来,跟着就是翻译人员的重复命令。

  “战斗窗口开完毕。”一个个地战斗岗位传来消息,很清晰地传进作战室里。

  “联系地面指挥。”南为仁吩咐道。

  “地面指挥系统联系成功。”有人回答。

  地面指挥系统是根据设在前沿阵地上的观察点提供的数据进行综合指挥轰炸的一个流动电讯车。

  “请求地面指挥。”南为仁地声音和翻译几乎是同时发出。

  “左舵30,前50米,轰炸实验!”:.:.

  “左舵30,前50,准备轰炸实验!

  “开始!”随着南为仁的声音,斯大林和众位将军几乎同时扭头看向那个无线话筒。

  话筒里传来前沿阵地上巨猛地爆炸声,和观看轰炸的战士们的轰然叫声,混成一片。

  “太壮观了!太好了!轰炸成功!”地面指挥系统的电讯车里传来指挥员的激动声,“继续轰炸三分钟!”

  “哦,哦!不!稍微动一动,那个地方已经完成任务!”地面指挥车上激动的声音几乎有些发颤。

  他们都没有看到,超级重磅炸弹,呼啸而下的时候,整个山头上暴起的烟尘,几乎将整个天空弥漫,硬硬地将山头上削减了一米的深度,爆炸将深深隐蔽在山里的德军堡垒一下子从里面掀开,碎石和残体,高飞在烟尘之中,迸溅在极远的地方落下。

  超级重磅炸弹,在极高的高度

  ,一下子插进土里或者德军的堡垒里,爆炸,每一次是一次极度的超级震撼,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轻松地摇撼了山体,引起了恐怖的振动。又仿佛有山神一样,重重地在大地上砸了一拳,将大地砸出一个巨大的孔洞,也将整个山地震撼!

  有德军开始逃跑,高射阵地上也一阵大乱,看着渐渐飞临的怪物,看着地毯一样渐渐逼近的轰炸,德国军官很无奈地下达了撤出阵地的命令。

  但是,战艇并没有放弃轰炸,而是渐渐地向外追赶。苏军地面部队很快捉住战机,迅速出击,一举占领了高地,并跟着向前展开进攻,喀秋莎和重炮阵地也开始发威,各个战线的苏军趁机发起了一轮新的进攻!

  地面指挥系统及时地将战况传递给作战室。

  斯大林看看各位将领,“各位,开始进攻!先在这个方向上突破!”

  “是!”有几个将领出去了。

  —

  “发现德军坦克群!”一个消息很快传来。

  “进攻受到德军的顽强抵抗,德国坦克群增援上来了!”地面指挥系统的消息很准确。

  “战艇!前进1000米,就是德军坦.:.挥战艇的任务,及时地向战艇发出了指令。

  “目标!坦克群!进攻!”

  隆隆地战艇声,似乎是给人极大的信心,似乎有人在呼喊着,愤怒着。战艇向德军的坦克飞去。

  喀秋莎火炮开始轰击坦克群!德军坦克向苏军展开闪电进攻!

  “准备轰炸!”南为仁的声音传来。

  “不用瞄准坦克,开始轰炸!”南为仁大声地下达命令。

  “为什么?”作战室里有人轻声问。

  没有人回答,只是都看着那个传递消息的话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