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曾国藩的升迁之路_汪衍振【完结】(13)

  及至天亮,通往紫禁城的路两旁已是站满了人。京城的百姓个个都清楚,从道光帝登基,这么大的场面还是第一次出现。大家都伸着脖颈盼着、等着,比皇上本人还急。

  最先走进紫禁城的是蒙古王爷朱英那泰,有仪仗、有马队,老王爷坐在没遮拦的大轿里,一副睡不醒的样子。

  一见这情景,街两旁观看的老人们就感叹:王爷是真老了!——想想乾隆爷搞的那几次盛会,朱英那泰王爷是何等地有精气神!头昂起老高,腰杆子直直的,两个大眼珠子,简直就是两盏明灯!——仿佛是一晃儿,头发白了,眼皮下塌了,整个人都打不起精神了!

  老王爷进到紫禁城以后,朝鲜国的特使也带着礼品坐着大轿来了,特使大轿的后面还跟着十顶花轿,坐了十位眉清目秀的姑娘。看热闹的百姓们可就纳上罕了:怎么着,这十个女子也是礼品?——咱万岁爷可不好这个!

  守街的亲兵们马上低声吆喝众人:“闭嘴!再说割舌头!”

  一队一队朝贺的人整整过了一上午,傍晚时分,才轮到翰林院的编修、检讨、庶吉士们进拜。

  曾国藩一整天滴水未进,此时已饿得头晕眼花,正拿不定主意是偷偷地出去吃口饭还是继续等,却忽然传谕陛见,神情马上为之一振,说也奇怪,竟不觉着饿了。

  曾国藩等一班翰林们在礼部堂官的带领下走进太和殿的时候,龙座的两边已是站满了有爵位的王、公、侯、伯、子、男及三品以上的大员们。蒙古王爷及朝鲜王爷的专使们并不在这里,好像已领到别处用饭去了。

  礼部堂官高喊一声:“祝皇太后万寿无疆!吾皇万岁万万岁!”

  翰林们就齐刷刷地跪下去,一齐照葫芦画瓢。待皇上说一句“下去吧”,礼部堂官就高喊一声:“谢恩!”——翰林们就一齐叩头,然后便退出来。

  但曾国藩却被兴高采烈的道光帝叫住了。

  “曾国藩哪,你到前面来,朕有话问你。”

  道光帝说毕,用眼扫了扫个个脸呈惊愕色的、侍立两旁的王、大臣们。

  曾国藩硬着头皮,匍匐着跪到前面来,那心开始七上八下地跳,额头已有汗冒出来。

  “朕听说你在会馆贴了个声明帖子,说什么不再参加任何官员的宴席了,有这事没有啊?”道光帝表情凝重地问。

  “回皇上的话,有这事儿。”曾国藩低头回答。猜不透皇上如何想问这事。

  “放肆!”道光帝莫名其妙地大怒了,“难道国宴和皇太后的寿宴你也不参加吗?”

  曾国藩浑身一抖,赶忙回答:“回皇上话,国宴和皇太后的寿宴微臣自然要参加!”

  “那你不成了言行不一的小人了?”道光帝咄咄逼人,“不好好办事,成天挖空心思弄这些。——我大清国,岂能容你这种小人招摇!——你讲啊!”

  声音不大,但在曾国藩听来却如五雷轰顶。曾国藩的额头早已沁出密密麻麻的一层汗珠,他略静了静,壮起胆子回答:“回皇上话,微臣参加皇上的寿宴和皇太后的寿宴是因为皇上不是官,皇太后也不是官。”

  “那朕和皇太后是什么?”

  “回皇上话,皇上皇是万民之主,是我大清国的主宰!而皇太后是国太!所以皇上和皇太后的寿宴微臣是必须参加的。”

  “曾国藩哪,”道光帝缓了一口气,脸也柔和了许多,“算你还有良心,这个问题朕就不问了。朕一直搞不明白,你作为我大清国的官员,为什么不参加其他官员们的宴席哪?——该不是看不起我大清国的官员吧?”

  曾国藩叩头答道:“回皇上的话,微臣不敢。微臣进京城几年来,参加了大大小小上百次各种类型的宴席,凑的份子怕也有百八十两银子了。微臣慢慢发现,许多官员名为庆寿宴、贺喜宴,实为敛财宴。微臣就一年参加过两次一个人的生日宴。微臣斗胆问皇上,母亲生子,有一年当中分两次生的理吗?微臣于是决定,再不参加什么寿宴了,此风断不可长啊!——微臣尽管现在成了不拿俸禄的候补检讨,但既蒙天恩点了翰林,以后就免不了出去做官,为皇上办事,为百姓办事——己已不正,谈何教人,微臣是不想负圣恩哪!——请皇上明察。”说到动情处,想到自己为此所受到的打击,曾国藩眼圈一红,那泪再难控制,珍珠一般滚了下来。

  许久许久,才听道光帝说一句:“下去吧。”

  曾国藩正要起身谢恩,却见一人出班跪倒在皇上的面前,一句“皇上息怒”便成哽咽状。

  满殿的文武大员都被闹得一愣,细看时,却原来是官居一品位居宰辅的满大学士穆彰阿穆老相爷。

  道光帝急忙扬一下手:“老中堂快起来讲话吧。”

  “谢皇上!”穆中堂站起身后退一步,“翰林院候补检讨曾国藩乃奴才的门生,黄口孺子信口雌黄不知地厚天高,惹皇上生气,作为他的座师有不可推卸的教导不力之责任!——奴才罪不可恕啊!”说毕又跪下,边叩头边道:“奴才替曾国藩领罪了!”

  满殿的人不仅仅是诧异,而是惊讶了,听穆中堂的口气,这哪里是领罪,分明是替曾国藩求情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