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曾国藩的升迁之路_汪衍振【完结】(189)

  曾国藩又问:“你买的是五品候补知州,——可曾来省候补?”

  赵德群答:“回大人话,本家赵大人说,下官的候补知州是不用来省候补的,照样可以在家里做生意。——所以官凭到手,虽然已过两个月,但下官还不曾到省。”

  曾国藩忽然话锋一转,问:“赵德群,本部堂有一事不明,需要你如实回答。——你说赵二是你的本家,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的?交情如何?”

  赵德群答:“赵大人是下官的一个没出五服的本家兄弟,是真正的本家,打小儿起就认识!”

  曾国藩沉思一下问:“你既是生意人,如何想起了做官?”

  赵德群答:“回大人话,下官也只是觉着当官风光,何况也只二百两银子。”

  曾国藩抬头问其他几个人:“你们几个是怎么买的官儿呀?”

  几个一起理直气壮地答:“是通过赵德群买来的官。”

  曾国藩又问赵德群:“赵德群,你既是赵二的本家,赵二入教你知道吗?”

  赵德群答:“回大人话,下官知道。是本家兄弟花了十万两银子才入的教,见神父那天是下官陪着去的。神父是个荷兰人,在台湾传过教,叫什么阿古利。——下官以前去香港贩过茶叶,见过荷兰人,也见过英吉利人。赵本家的十万两银子,还是经下官的手给的神父呢!”

  曾国藩被赵德群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愣了许久才问:“洋人就是夷人,怎么又出了什么荷兰人、英吉利人,这是怎么事?赵德群,你要据实回答。”

  赵德群越发得意,更加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回大人话,洋人分很多种:美利坚人、荷兰人、英吉利人、意大利人。——拿去我香港的是英吉利人,荷兰人比较友善。”

  曾国藩自此才知道,洋人也不仅仅就是英夷一种,洋人也分好多种。也许荷兰人比英吉利人好对付呢。

  他对李保道:“让赈灾局赵二进来。”

  李保应一声走出去,不一会儿,赵二便招招摇摇地走了进来。

  和曾国藩见过礼,见案头放了十几本官凭,他先就微微一怔。

  曾国藩看在眼里,只装不见。

  停了停,曾国藩忽然问一句:“赵观察,这些人都拿银子从你手里买了官凭,可是真的?”

  赵二干咳了一声道:“禀大人,下官所发的官凭,都是阿古利神父卖给下官的。

  ——下官为了多劝些捐,多救些人,只要向善,是一定要做的。”

  曾国藩冷笑一声道:“阿古利神父专事传教。他既不是我大清的官员,也不是我吏部的掌印,他如何会有官凭卖给你呢?”

  赵二也像模像样地冷笑道:“大人如何恁胡涂了——阿古利可是洋人啊!洋人在我大清国,说一就是一,还有敢说二的吗?”这分明是拿洋人来吓曾国藩了,意思再分明不过,我赵二可是认识洋人的哪!

  曾国藩沉吟了一下,便起身离座来到外厢,对刘横道:“你速到巡抚衙门把常中丞请来。”

  刘横快步走出去。

  曾国藩重新走回大厅坐定,便吩咐李保道:“把赵德群等人领到小官厅录口供。

  本部堂要单独和赵观察聊聊。”

  第107节 三枚木制的印信

  李保带上文案领着赵德群等十几人走出去,大堂之下只剩了赵二一个人孤零零地坐着。

  曾国藩静静地说道:“赵观察,本部堂听说那神父是荷兰人。——荷兰人也传教吗?”

  赵二眨了眨眼睛,停了停才道:“回大人话,阿古利神父是洋人,是标准的黄头发蓝眼球的洋人。——至于是英吉利还是荷兰嘛,就像大清的山东山西那样,我等是断断惹不起的。——大人位在礼部,没有办过夷案,是不知道洋人的厉害,阿古利见了大清皇上都不用跪呢!对王、大臣们更是正眼都不瞧一下!能耐比公、侯还大呢!”

  曾国藩一言不发,心里骂道:“结识个把洋人,就把人狂成这样,连朝廷都不放在眼里了!这样的民族败类不杀,哪还有穷苦百姓的活路!”

  既动了杀机,曾国藩就开始思虑如何下手——既能让洋人不找麻烦,又能让他把吞的赈银吐出来,还能把人杀掉。三方面都要照顾到,一丁点漏洞不能出。杀赵二的理由是再充分不过了,不管假官凭的根源在哪里,总归是从他的手里放出来的。仅凭私卖假官凭这一条,十个赵二都不够杀。——问题的关键是,万万不能让朝廷知道赵二入教一事,否则就要生出许多枝节。只要这方面瞒得好,其他事都好办。

  见曾国藩不讲话,谈兴正浓的赵二只好闭上嘴。但有一点他坚信,凭曾国藩的那点能耐,断断不敢与洋人作对!林则徐的例子就再鲜活不过。大清与其说是满人的天下,不如说是洋人的天下更恰当。

  两个人都不说话,各想各的心事,足足过了两刻光景,才被走进来的刘横打破。

  刘横把嘴附到曾国藩的耳边悄悄道:“常中丞病了,不见客。”

  曾国藩一愣,小声反问:“你见着中丞了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