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总督都大?”曾国藩故意摇了摇头,“掌柜的对咱大清的体制是不了解呀,一省最大的就是总督,巡抚与提督都归他节制呢!皇上总不能安排个中堂大人在保定吧?”
店家却笑道:“小老儿的话听起来是不大在行,可却不是瞎说。您想啊,老泰山是咱大清赫赫有名的郡王爷,姨太太的老爹又是西域有权有势的王爷。这是一般的派头吗?——京里的哪位中堂大人跺跺脚,咱大清还真就不会怎么着,可这位要是跺跺脚,保不准咱大清是个什么样呢!——您二位信不?”三个人唠着,喝茶的人便也渐渐多起来,茶肆开始有些气象了。
忽然,茶肆的人全都朝门外望。曾国藩正诧异,见一个年轻高大的人慢慢走进来。
店家忙不迭地迎上前去道:“来了,您——敢则您老昨个夜里当值?”
“不错!”高大的人晃晃地选一个空座位坐下来:“还是碧螺春吧!”
店家:“您老一准就是碧螺春!——小老儿给你用泉水冲,保你下回还想。”
大个子:“下回?——下回就得两个月以后喽。”
“咋?”一个茶客问,“敢则您老要出远门儿?”
曾国藩忙小声地问近前的一位茶客:“这位刚来的爷是——”
那茶客先看了大高个儿一眼,这才不慌不忙地用指头沾了茶水在桌面上写出“安总兵的门子”几个歪歪扭扭的字,看那神情,是不屑一顾的了。
曾国藩就向店家招了招手,店家忙走过来。
曾国藩小声问:“可有雅静处?”
店家道:“有倒是有,只是贵些。——爷要会客?”
曾国藩点点头道:“引路吧。”
店家就把曾、肃二位引到后堂的一处小房间里。
曾国藩看那小房间果然雅致:一色红木的桌凳,紫砂茶具,一幅鸡梨逗趣大中堂遮了大半个墙面,配的是乾隆年间大学士刘墉的对儿。
曾国藩和肃顺对视了一下,肃顺领会,站起身便走出去,一会儿便将“大高个子”领进来。
曾国藩先对店家道:“新泡一壶上等的碧螺春,用泉水冲。”
肃顺向着曾国藩对大高个子说:“这位便是我家爷,早就想结识老爷。”
曾国藩站起身,对那人一拱手道:“在下万顺,乡间举子,多有唐突,还望海涵。”
那人也学曾国藩的模样,一抱拳道:“孝廉公何必如此!古人云: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有什么话只管讲就是。”
三个人坐下来,曾国藩道:“在下还没有请教爷的台甫。”
大个子道:“小的任意,给安总兵做护院,已三个年头了。”
曾国藩道:“原来是任老爷。”起身又重新见礼,把个看家护院的小奴才奉承得红光满面,心花怒放。肃顺也是连连见礼,专拣好听的话讲。
重新落座后,曾国藩道:“在下这次来直隶,是想运动个差使做。虽然手里有几吊大钱,可哪里去找门路?今天请您老来,就是想让您老给指个路儿。”
“这个容易!”任意大大咧咧地道,“不知孝廉公是先捐个官呢还是先找差事?”
肃顺接口道:“我家爷跟你不说谎话,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老太爷吩咐过,让我家老爷先捐个官再补个实缺,好光宗耀祖呢!”
任意忽然就一拍腿道:“好你个孝廉公,运气!——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保定府的首县典史出了缺,干脆,您就顶这个缺得了!”
曾国藩假作不情愿:“典史,不是未入流吗?”
“未入流?”任意瞪大眼睛,“很多候补道都争补这个肥缺呢!你知道一个保定府首县典史一年多大的出息?”伸出一个巴掌才说下去:“最少这个数!”
“五千两银子?”曾国藩惊讶地问。
任意却笑道:“五千两银子?——真会说笑话,那叫五万两啊!这是首府首县啊,快赶上小省的臬台了!”
肃顺道:“这么个好缺,得多少银子啊?”
任意用心核计了一下道:“这样吧,十万两银子,给您个八折,这事包成,怎么样?——小的茶钱还没算在内呢!”
曾国藩想了想道:“在下听说总兵府的文师爷是个硬角儿,不知任爷能否给引见引见?”
肃顺见那任意脸有些讪讪的,便道:“咱家爷没有办过这样的事,不是信不过任爷,是心里没底呢!”
任意有些不快,怏怏说道:“要见别的爷呢,恐怕有一百两银子打点就差不多了,要见文师爷嘛,少二百两银子,爷是无能为力的。这文师爷非比寻常,直隶哪个不知道?——总兵的身子文师爷的头,硬邦着呢!”
曾国藩站起身拱拱手道:“只要任爷能把文师爷约出来,在下二百两银子定会一文不少地送到任爷您手上。——在下虽久居乡间,台面上的一些事情也是见过的。——明儿还在这儿候着您老的信儿?”
任意站起身,犹豫了一下道:“先给小的十两订钱吧。不是小的不讲情面,这是总兵府的规矩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