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盼望赤松德赞的大军杀来。只要他一来,西川万民从感情上。就再也饶不了李适那个混球了。这一场战争,拼的根本就不是刀枪剑戟,而是人心与诚信。
接下来,李世民将整片西川大地上的军事、民政事宜,布置了一个滴水不漏。春耕农忙在即,剑南西川节度的首要任务,仍然是重视民生。李世民下了命令。这一次不管出现什么样的艰苦局面,坚持不抽壮丁、不向百姓征粮、保证百姓春耕所需的骡马供给。与此同时,治安刑罚全部加倍。胆敢在这时候作奸犯科地,一律从严从重处判。各府、州、县地方,不许抽调一名捕快或衙役投入军事。必须让他们维持地方治安。与此同时,严肃军纪。但有妄取百姓一针一线、欺压百姓者,一律军法从严判处。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维护地方的安宁和稳定。与此同时,军事上的部署。也做得很充分。经过上一次的西川大战以后,剑川军已经变得十分的强大与成熟。三万飞龙骑,三万轻骑。再加上三万步兵,十万大军时刻枕戈待旦,成为了蜀地强大的屏障。现在,正是他们发挥自己的威力地时刻了!
“本王令!”李世民端坐正台,正式宣布道,“汉王府长史武元衡,为西南诸蛮都督府都督,统领东女国康廷川都督府与南诏、白狼夷、乌女蛮都督府。全面负责西南战线的战事。野诗良辅率领二万唐军,进驻康廷川,联合东女国等诸邦大军,严阵以待,防备吐蕃来袭。本王授武元衡临机专断之权。胆敢违令不遵者,斩!”
“本王令:高固为维州都督。率领二万骑兵、二万步兵共计四万大军,坐镇维州,防备吐蕃。汉州刺史唐汉臣,麾下配备一万骑兵与一万步兵,随时在后方驰援。”
“韦皋、薛存诚、李景略、杜黄裳,你们四人坐守成都。本王给你们一万兵卒,以保证前方军队的供给,维护地方治安。如果后方出现任何纰漏,本王唯你们是问!”
“其他各州刺史与各县县令,你们的任务是竭尽全力维护地方治安,稳定民心,保证农牧生产的进行。哪个地方出现了谣言、民变或是其他重大状况,你们就自己提头来见我,不必多言!”百余名官将齐齐离座站起身来,走到堂中齐声拱手喝道:“得令!”
李世民自己也站起身来,面色严峻地看了众了人一眼,继续说道:“郭钢、徐韬、房慈,你们三人跟随本王,率领三万飞龙骑,前往镇守剑阁。诸位!永远记住这一点,我们不是要背反朝廷,而是朝廷听信谗言、无视蜀地百民生死,无理挑起战事。事到如今,我们的宗旨仍然是,尽量避免战争,不让它给我大唐带来灾难。但是----我们从不主动寻衅,但也绝不回避挑战!正义与公理,永远站在西川这一边!”
“汉王必胜!西川必胜!”众人齐声大喝。
李世民拱手手来,环视诸人拜了一圈,说道:“本王感谢诸位、拜托诸位,让我们齐心协力,不要让大唐的百姓、蜀地的百姓,再饱受战难之苦!”
一切敲定,西川已经全面整肃,以待强敌。
回到汉王府,李世民又和武元衡单独呆在了一起。
二人都沉默了许久,仿佛有许多的话要讲,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有许多地话,李世民是从来没有在外人面前提起过的,唯独武元衡一人知晓。一些微妙的事情,也只有他一人能够体会。
此刻,武元衡心中地感觉甚是复杂。
“伯苍……”李世民悠悠说道,“这一刻,终于来临了。成败在此一举,我也不多说什么。只希望你……保重!”
“殿下也要保重。”武元衡说道,“从一开始,殿下就是在走一条不归之路。除了臣下,没有人能体会你心中真切的感受。我知道,此刻你背负了太多的压力和包袱。但我想说的是……顺其自然,一切自有公论,天理自会昭然。”
“放心,我没事。”李世民微微笑了一笑,说道,“当着众官将的面。我只能说得慷慨激昂一点,鼓舞他们的士气,打消他们的顾虑。也只有才你知道,我心中其实是多么的无奈。皇帝,屡屡做出昏庸之举,我一再地隐忍姑息,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现如今。他终于触碰到了底线,要置我于死地……于公于私,我绝不能再妥协下去。他太令我失望了!如果他真的不配当这个皇帝、也不想当这个皇帝了,我只好逆天而上,将他拉下宝座来。这是一场豪赌。我们很有可能会万劫不复没有明天。但是,我真的不后悔。从作出这个决定的那一天起,我就没有想过要退缩。只是难为你了……要陪我一起走上这条不归之路。”
“殿下……”武元衡拱手长身拜了下去,说道,“臣下是个微末的书生。蒙殿下不弃,予以器重与厚待,心中感佩。已不是言语所能表述。更重要地是,殿下才是大唐天下的真正英主。纵然这是一条通往黄泉地不归路,纵然是让天下人所弃,纵然是背负万世骂名,武元衡也誓死不改的永远追随殿下,一直走下去。武元衡的心中,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殿下心中都永远记得两个字:王道!臣下,也就死而无怨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