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她能够如愿以偿吧!”李世民自言自语了一句,倒到了榻上,心中暗自寻思着:我那儿子,该叫个什么名字好呢?算起来,也已经满月,该取名字了。等到孩子满百天以后,也该把墨衣接到长安来了……还有吴月琳,也快要生产了啊!我这个当丈夫和当爹的,都没能陪在他们身边……
第二日清晨,李世民起得很早。
这是他监国之后,第一次正式的主持朝会。所以,也特意的整点了一下自己的衣装。宽袖黄衮服,白袜沙皮靴,束翠玉腰带。与皇帝地服饰略不相同的,就是黄袍上地纹饰,和头上的帽子。皇帝上朝是十二帘珠冠,而他是三梁进贤束发冠。梳洗整装罢了,他站在铜镜前自己检视了一番,还算满意。门外,野诗良辅带着一队飞龙骑,护着金络车已经在等候了。一行人吃过了早餐,就朝太极宫而去。
钟鼓楼上的大鼓敲过了一通,文武百官各自从左右朝堂里鱼贯而出,排成了两列走上了龙尾道,直上太极殿。本来这数十年来,大唐的皇帝基本都是在大明宫处理朝务了。但现在李适退隐住在大明宫里,李世民为了照顾他的情绪,将上朝的地点改在了太极宫太极殿。其实对于太极宫,李世民还更加熟悉一些,也有某些怀旧的情感。
金络车走到了龙尾道前停下。野诗良辅递上椅梯从旁侍车,李世民走下了车来。龙尾道旁的神策军将士们已经换了一拨。全是当年跟随他和李晟攻下长安的那些人了,也算是亲信心腹。这些将士们也容光焕发,个个精神抖擞。
李世民沿着龙尾道向上走。太极殿里,文武百官已在恭候。李世民踏入太极宫大门时,众臣子一齐朝北面拜倒,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李世民抬着脚,从这些人当中走过。一人步道。众皆跪迎,这样的事情他也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了。但是这一次,仿佛有点特别地感觉。
走到了金銮殿前,李世民转过身来,说道:“诸位平身!”
“谢太子!”众臣僚都站了起来。
既然还没有登基只是监国。李世民也就还不能坐到那一张龙椅之上,只站在金銮殿前主持朝会,离众大臣们很近。左手下,是陆贽等一帮儿文臣;右手下,是马燧等一班武将。今天是太子监国后第一次上朝。人也来得很齐整,约有二百余人。
李世民放眼看了一下这些人,心中暗自寻思道:三省六部的要员和重要的大将军。就有二百多人?这其中有多少检校官和员外官呢?看来,精简一下大唐的中央机构,也是势在必行了。现在,官制太过混乱,动不动就封王封侯。弄得大唐的官都有点不值钱了。而且,人多不一定就能办好事。相互推诿躲懒懈怠的事情,只会层出不穷。朝廷没了活力和效率,一个国家也就没什么前途可言了。
寻思了一阵。李世民将心思放回了当前。说道:“皇帝陛下身体欠恙,下令让……我监国理事。诸位若有事情,就请早早奏来。”此情此景,还真太熟悉了一点。李世民差点就不自觉的用上了朕这个自称。
连日来,宫中地事情都比较繁多。之前都是皇帝坐朝。太子与众宰相理事。现在皇帝没了,李世民要直接处理的事情就更多了。各府、院、台、衙。将大小的事情都报了上来,林林总总,还真是不在少数。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就是宰相裴延龄被御史台拘禁监押,调查贪污国库一案了。李景略将折子递上来的时候,朝中引起了一场不小地轰动。裴延龄的为人,其实众人皆知。贪而不智,欺上辱下,在朝中口碑极差。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皇帝李适居然对他深信不疑还委以重任。而且,裴延龄擅长钻营交际,在朝中的亲信党羽,人数也不少。因为李世民发现,李景略递交此事的时候,许多的朝臣露出了惊恐之色。
李世民细看了一遍奏折,大声说道:“好个大胆地裴延龄,国家有难之时,竟然不思报国还偷窃国库!此等奸险恶毒之人,一定要彻查严办!李景略,你尽管放开手脚去办,谁敢阻拦你,与裴延龄同罪,定不轻饶!”
“是!”李景略沉声应诺,底气十足。
朝堂之上,变得静悄悄的。众人都在心中暗自道:这个新上台的太子爷,还真是挺狠地。一开始就要拿宰相开刀。这天底下,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敢干的?
陆贽一直没有吭声,在一旁冷眼旁观。李世民也早就注意到他了,故意说道:“陆贽,裴延龄是阁部要员位居宰相,要办他的案子,少不得阁部的人领头。那么,就由你来主审裴延龄的案子吧。”
陆贽微微一愣,随即出了班来,说道:“臣遵命。”
李世民对着陆贽微微笑了一笑,示意他站回班列之中。自己心中暗自道:久闻陆贽反对皇帝重用裴延龄,我这样安排,也算是遂了你的心愿吧?陆贽,我可是有心器重你这个人才,也希望你早点回心转意才是。
一堆大小的事务处理得差不多了,李世民朝李晟、马燧等人递了个眼色,示意他们开始今天的重头大戏。
李晟和马燧心领神会地站出身来,将大军缺粮的状况,当着满朝大臣们的面说了出来。果然,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骚动。朝廷太仓亏空大军缺粮,这可是一场不小的灾难。二十万人地口粮,可是一个大问题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