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并不还嘴,拱起手来谦恭的回道:“玄卿公教训得是……学生知道错了。”
李泌眉头微皱,淡然说道:“老夫对太子地行为,不作太过评价。不过正如玄卿公所说,这一次的确是极端了一点。今后,这样的事情最好是少发生、或者是不发生。毕竟都是大唐的骨肉同胞。一家人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和平解决的呢?不过话说回来。过程虽然惨烈了一点,但毕竟已然发生,指责与后悔没太大地意义。为今之际,最重要的不是眼睁睁的看着朱雀门那滩血……而是,重振朝纲!”
李世民心中一亮:还是李泌这个老鬼目光远大冷静睿智。他地想法。总是与我不谋而合啊!
“太师说得有理。学生正在琢磨着……要重组三省六部。”李世民说完这句观察了一下二老的神色,发现他们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惊讶。自己反倒是感觉有点奇怪了:莫非……他们两个也和我想得一样?
李勉呵呵一笑,说道:“看来,天下高见,多不谋而合啊。老道友也跟我叨唠了有些日子了,想劝殿下趁这个机会重建大唐的三省六部,让这些部门真正的肩负起大唐朝廷的各项职责来。”
李泌抚髯微笑:“看来对于这件事情,我们两个老鬼还有些多虑了。太子殿下必然已是成竹在胸。如果三省六部能够顺利的组建起来并发挥职能,大唐的朝廷就会重焕青春,蒸蒸日上。大唐想要回复往日地盛世气象,也就不难指望了。”
“是啊、是啊……”李勉看起来也颇为欣慰。
李世民拱手拜道:“学生也还只有了一些初步的构想。真正办起事情来,还很棘手,有些力不从心。所以,还要请二位老师多多指点。”
“呵呵呵!”李泌突然放声大笑起来,李世民自然是愕然不解。
李勉微笑说道:“老道友……痼疾又犯了。”“痼疾?”李世民愕然一惊,“玄卿公,你的意思是说,太师又要归隐?”
“正是。”李泌认真的看着李世民,说道,“重组三省六部,这是个精细活,我这个老朽离朝多年,对朝中人物也不熟悉,帮不了你什么了。只要淮西和河北兵退,三省六部组建完毕,长安城内的局势变得明朗安宁,太子殿下就可以安然登基隆登九鼎了。这三件事情,对太子殿下来说,都不难办,不会有什么麻烦。既然如此,贫道又何苦再赖在这里吃闲饭呢?不如归入青山白云间,与野鹤灵猿为伍,安度晚年。相信殿下也是通情达理之人,不会像你地父皇那样强留于我吧?”
“这……”李泌又要隐退了,这一点李世民还当真是有些始料不及。看来他也是看到现在局势明朗只是时间的问题了,又要激流涌退。原本李世民地确是打算让他出任中书令宰相一职的,没有想到,他又要离开。
看着太子有些无奈的样子,李勉呵呵的笑了一笑,说道:“太子殿下,老道友终究跟我们不同。人各有志,强求不来的。如果能够劝服于他,我也早就劝了。所以,太子殿下不如做个大方人,就放这个老道士回他的道观去吧。”
李世民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那也只能叹我福薄,留不得太师了……只不过,太师可不要一去就无音信哪!时时稍人带封信回来点拨一下学生,或有时间也要来长安看看。”
“嗯,好说,好说。”李泌抚着亮白的胡须,微笑说道:“临走之时,贫道有几句话想赠给太子。不知道太子殿下,愿意听一听么?”
李世民拱手一拜:“学生洗耳恭听!”
“太子殿下的文韬武略和胸怀胆魄,已然是出类拔粹古今罕有。但是,往往圣君与暴君的区别,只在一线之间。历史上有才能的皇帝并不在少数,可真正成为圣君的,却是寥寥无几。终其原因,就是因为越到后来,他们越好大喜功在乎虚荣,或是麻木懈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名利与懒惰中当中迷失了自己的本性。”李泌悠然的说道,“所以,我想劝殿下一句:察纳雅言,与人为善。忠言往往逆耳,但只要殿下能够永远做到兼听纳谏,就会成为一代圣君。”
第三卷 九鼎 第303章 新的朝廷
李泌走了。留下了察纳雅言,与人为善八个字,飘然如仙的回到了他的青山白云间。对此,李世民自然是有些遗憾。但他并不太习惯总是沉湎在怀念与遗憾之中,摆在他眼前的任务,还异常艰巨,也没有时间让他开小差。
朱雀门一事以后,整个长安城中的气氛都异常的压抑,仿佛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仕人百姓人人自危,大半夜也有人在睡梦中惊叫出声来。对死亡和鲜血本能的恐惧,让所有人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毕竟是近万条生命啊……
接下来的一些日子里,李世民带着朝廷官员们,都在积极处理朱雀门一事留下的后遗症。查抄闹事豪绅,缉拿同党叛逆,出榜安抚百姓。这些事情说来容易,做起来可就千头万绪极度繁琐了。李怀光等人的军队,也至少调了一半进京城,参预办理这些事情。长安城中的一切原有秩序都被打乱了,若不是有军队在强力镇劾,还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