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没有说话,只是不约而同地看着徐庭光。让他都有些手足无措了。
李世民也静静的看着徐庭光,表情虽然平静。眼神中却有了一丝凌厉的味道。
徐庭光心中不停的挣扎:如果李大帅的事情已然败露,皇帝这就是来打草惊蛇投石问路地。他有胆量孤军进入朔方军中,就肯定是做出了详尽的安排,并不害怕我徐庭光发难。而且,谋逆的事情。军中地将领们还都不知道。我突然发难……估计也没有什么人会在这时候响应。毕竟我还没有李大帅那样巨大的影响力。皇帝这是在试探我吧?我现在还有必要那么傻站出来接过这个兵符吗?那不就是公然表示,我真的想跟着李怀光一起谋叛了?
徐庭光还真是猜测不定。一时拿不定主意了。
李世民在一旁心中冷笑:今日,你若是敢上前来接过这个兵符,也就表示你的死期到了。
徐庭光的鬓角,不自觉的流下了一滴冷汗。他突然感觉,眼前这看似平静的帅帐里,已然是杀机四伏。他自己,也突然间成了孤家寡人。除了自救,没有人能救他。
于是,他拱手一拜,说道:“陛下。既然李大帅身患暴疾一时无法料理军事,那末将就建议,让李相公暂时统领我们朔方军。本来李相公的泾原军就驻扎在渭水便桥南,离朔方军军屯不远。而且李相公德高望重对我们朔方军又很熟悉,由他来暂掌朔方军,末将相信是最为合适地人选。”
李世民也不急于表态,看了其他众将一眼,说道:“你们的意思呢?”
那些将军们可都不傻。皇帝本来就是带着李晟一起来的,这用意不是很明显了吗?再加上最有希望暂掌兵权的徐庭光都主动放弃了,他们自然也只会跟着顺手推舟。于是都说道:“末将等人没有异议。”
“如此甚好。”李世民拿起兵符递给李晟,说道:“李良器,至今日起,长安的这两万朔方军就由你暂时代为掌理。眼看着渭水地汛期将至,这里已经不再适合屯兵。朕命你将朔方军的军屯迁移一下,移到渭水便桥以南和泾原军驻扎到一起。这样一来方便你理事,二来也为粮草征调转运,节省一些人力物力。”
李晟自然是郑重应诺。徐庭光心中咣当一响:完了!朔方军这下真地一下被全部吞吃了。移师与泾原军到了一起,这还有可能分化出来吗?看来,李大帅的事情真的是败露了。
其他的将领可不知道这些事情。他们倒是都认为没有什么不妥。本来朔方军也是时候换防了。驻扎在哪里,还不都是一样?
李晟表面平静,心里却是一直突突的跳,暗自想道:皇帝这一招玩得漂亮。不露形迹的就完全解除了李怀光和徐庭光的兵权。从今往后,京城这地方哪里还会有朔方军的番号?
大事商议已定,李世民又带着徐庭光和那些将军们,详装了解了一下军中的粮草和军备情况。最后,他说道:“李怀光征战一生年岁已高。突生暴疾,恐怕是旧伤复发。你们派个人跟朕进宫,看一看他。顺便将他在军中的一些衣物和习惯用的器具,都给捎带过去。朕会留他在宫中住一段时间,等病好了再回军中。要不,徐庭光你就跟朕进宫吧。”
徐庭光心头一震,可眼下也不敢拒绝皇帝的这个合理要求。于是只好硬着头皮应承了下来。心头却是一直在叫苦:完了,真的是完了!
过了一会儿,徐庭光将李怀光的东西收拾了起来,打上包裹扔上马背,和李世民和那一百名飞龙骑将士一起,朝长安而去。李晟则是留在了朔方军中,开始忙碌大军换防重扎屯营的事情。
回京途中,李世民心中也是暗自思忖:虽然顺利的解决了兵权问题,可是李怀光的事情可不是简单的军事问题,政治上的纠葛还深得很。那些勾引李怀光谋逆的皇族们,朕正愁不好向你们问罪开刀。现在自己撞下来,可就怨不得朕心狠手辣了!
第三卷 九鼎 第331章 徒劳
回到太极宫的时候,已经是入夜时分了。李世民马不停蹄的直接进了太极殿,并没有去后宫。
宫殿里四处点起了灯笼,烛火通明。独孤凡和那十几个铁卫,严密看守着御书房旁边的静室。李世民带着徐庭光走了过去,对独孤凡等人说道:“所有人退出三丈开外。”
众人退下。徐庭光在一阵忐忑之中,跟着皇帝进了静室里。
房间里只点了一盏昏黄的油灯。桌几上摆放着几碟菜蔬,一壶酒,但明显没有动过。
背对着房门的方向,一个人的勾着背坐在背光的方向,背影看上去十分的落寞。听到房门打开的声音,那人依然一动不动。
徐庭光已经失声轻唤出来:“大帅?!”手中提着的一个包裹也不自觉的掉到了地上,发出嘭的一声响。
事到如今,事实已经彻底的证实了:李怀光的事情,已然败露。
徐庭光骇然的看了皇帝一眼,发现他剑眉紧锁表情严肃,眼神十分的复杂。徐庭光不敢再看皇帝,而是踉跄的跑到李怀光身边,惊慌的道:“大帅、大帅!这……究竟是什么怎么回事?”
李怀光依旧耷着头,有气无力的说道:“还能是怎么回事?”
徐庭光周身一震,顿时颓然的瘫坐下来,长叹一声,也耷下了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