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又是一场大笑。
稍后,武元衡说道:“这一次征讨淮西,不宜杀伐过多,不宜结下过多仇恨。这一次我们歼灭了过半地淮西军,已是有些多了。所以。俘虏的敌军不可再滥杀一人,不可虐待。但凡受伤的。要派人医治。所有俘虏,都按我们自己将士的标准发放口粮,好生养着。”
众将对武元衡的将令,再无怀疑,一起拱手应诺。高固问道:“大帅,那李与吴少阳,又该如何处置。”
武元衡微微一笑:“要平淮西,莫大地干系都在这二人身上了。本帅,已有筹谋。诸将勿要心急,先等这二人养几天伤,我们也好整顿一下兵马。”安,手执一份战报沿途高喊:“前方军报、前方军报!”百姓们匆忙让路,宽阔的朱雀大街上,那一骑如开劈流水一样的直接奔入了皇城。
此时,李世民正高坐太极殿上,与群臣一起议事开着朝会。那一骑送来的军报直接递到了太极殿前,戍卫金吾卫将士急忙进殿通报。
“陛下,有前方军报送到!”
李世民心中一喜:“快传!”
群臣也是心头一震:总算是有消息了----但愿这一次不会是战败求援……
军报递到了御案上,李世民飞快的翻阅了一眼,顿时一掌拍到御案上,哈哈大笑起来:“武元衡,果然不负朕望,打了胜仗了!直平戍一役,他全歼一万淮西军,活捉了淮西副帅吴少阳和大将李!”
群臣顿时哗然,全部拜倒下来高呼万岁。
李世民心头欢喜,叫众卿平生。然后说道:“前些日子,有几个大臣向朕进谏。说武元衡出征快有一个月了,每战皆负出师不利,是否换个人去挂帅。朕当时并没有将此事拿出来公议,因为朕知道,武元衡这是韬光养晦地骄兵之计。兵者诡道,旁观之人有时是难以真正理会战局之奥妙的。武元衡虽有九败,然取一胜足矣。所以,我们在朝上议事、办事的大臣们,不能太过心浮气躁。最重要地,是要彼此信任。”
有几个之前向皇帝进了言要撤换武元衡的大臣,顿时一阵汗颜,纷纷拜倒下来大呼吾皇英明。其他的臣子们,也识趣的跟着一起拜倒,对皇帝歌功颂德。
李世民暗自笑了一笑,说道:这一次,朕是不会点了名当众批评谁的。事实就是最好的教训,希望你们以后能沉得住气一点。还有,最重要的是不要老想着挤兑人,生怕别人建立了功业超过自己。
下朝之后,李世民在武德殿处理了一些奏折,径直回了承庆殿。武琦云的身子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欢喜前来迎驾。
“云儿,朕今天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李世民抱着自己地儿子,心情大好,“你大哥打了九场败战,终于胜了一场了。这一战,尽歼敌军万人,活捉了淮西副帅和大将。”
武琦云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喜笑颜开的道:“这下好、这下好了。这些日子来,臣妾可是担惊受怕够了。大哥要是再败个几场,那可真是无可收拾了。”
“有什么无可收拾的?”李世民笑道,“他就是再败个九阵,朕也安之若素无动于衷。再多的人再进谏要撤换他武元衡,朕也是不会准地。君臣之间,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朕相信武元衡地能力,这才派他出去的。要是半路将他换回,不是自己扇自己的耳光么?”
武琦云笑嘻嘻的道:“陛下英明!”
李世民抱着李淮哄着玩,小家伙已经会笑了,乐得李世民心花怒放。他突然心血来潮,说道:“武元衡立了功,但还没到论功行赏的时候。不过,朕倒是想到了要送他一份好礼。”
“是什么呀?”武琦云问。
李世民哈哈的笑了起来:“把淮儿的尿布,捎一块过去给他闻闻!”
第三卷 九鼎 第363章 东征(五)
几天以后,朝廷圣使到达了征东军军营里。圣旨对武元衡及其手下一帮将士,都进行了一番褒奖,也赐下了一些财物。九败之后得了一胜,征东军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全不是当初那副模样了。诸将对武元衡也是充满了信心,不再有任何怀疑。
宣旨过后,圣使还将武元衡叫到一边,低声道:“武大帅,这里还有一份后宫送来的礼物,敬请收悉。”武元衡接过来一看,是一个缝制得很精细的布袋子,里面居然放着一块黄色的棉丝布。
武元衡拿在手中看了一看,疑惑的道:“这是什么东西?”
圣使嘿嘿一笑:“大帅何不猜上一猜?”
武元衡琢磨了半天,茫然的摇头。
圣使笑道:“这可是诏应郡王用过的尿布。皇帝和德妃娘娘,特意让小人捎带过来的。皇帝还特意嘱咐了,非得让大帅闻上一闻。”
武元衡哈哈大笑起来:“那微臣也就只好遵旨而行了。”说罢,还真是拿到嘴边闻了一闻,固然不会有什么怪味道。他小心折起放进了怀里,心中感觉一阵暖洋洋的。
送走了天使,武元衡也将众将召唤了来,商议下一步的行军计划。武元衡先是询问了一下粮草物资和伤员安顿的状况。这一次的出征,还是准备十分充分的。洛阳附近的大粮仓,一直源源不断的给大军输送着粮草,补给无忧。经此一战,征东军也是大获全胜,减员极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