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残唐重生李世民_寻香帅【完结】(715)

  “回陛下,微臣等人正是走了一年多。”刘亮说道,“陛下登基一年多以后,北庭、安西等地才得知消息。后来,微臣与安西四镇的使臣们,又取道回鹘道,一路波折辗转走了一年多,才到达长安。从陛下登基到微臣见到陛下,已是三年地时间了!”

  “三年!”群臣一阵哗然,各自惊讶不已。

  李世民扬了扬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然后说道:“尔等无罪,都请起来吧。你们能赶来贺寿,就是最好的礼物了。朕很开心。太上皇与昭应郡王,也会很开心的。”

  “谢陛下!”刘亮等人站了起来,各自垂手立到了一旁。所有人都将眼神投到了他们身上。一时间,他们这五人成了满堂的焦点,也成了这一整天当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李世民心中也在暗自翻腾不休:至从安史之乱后,吐蕃占据了河西陇右之地,将西域与北庭从大唐的版图上割裂了开去。数十年来,北庭都护府与安西四镇,就像是离家出走了的儿子,音信全无。包括李适在内的几任皇帝,对北庭、安西这些孤悬海外地版图,也是采取了一种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时至今日,多年全无影踪的游子突然送回了消息……怎不令人感慨和激动?

  李世民细看向刘亮等人,发现他们各自面色戚戚,似乎有许多的话要讲,眼泪也都到了眼眶边儿上。

  李世民走到刘亮等人身边。低声道:“远来辛苦,先请到麟德殿用膳休息。朕会派专人负责你们的饮食起居,勿需担忧。稍后,朕会再行召见你地。”

  “多谢陛下!”刘亮等人感恩戴德,连连拜礼。

  “俱文珍,你亲自领刘亮等人下去休息。好生伺候不得怠慢。”李世民下了令。然后走到太上皇李适面前,拱手拜了一拜说道:“父皇可曾累了?”

  李适恍然回过神来。说道:“唔……朕确实是累了。要不,就此退朝歇息吧?”

  “也好。”李世民转过身来,说道,“退朝。文武百官,麟德殿用膳。”

  李世民和李适从金銮殿旁侧离开。文武百官依次退下。所有人都感觉,因为刘亮等五人的到来,今天这气氛仿佛变得有些怪异了。尤其是皇帝,他地心情仿佛变得复杂了许多。本来还很享受这种庆典的神情,已然变得有些不耐烦了。

  李世民的确是有了许多的心事。他派宰相陆贽主持了麟德殿的晚宴。自己却独自一人来到了武德殿书房,将自己关在了房里。

  七八个宦官举着油灯,将一幅巨大地大唐地图照得清晰可见。李世民站在一人多高的地图前。凝眉沉思,眼神始终注视着大唐国土的西北之地。

  那里,正是被吐蕃占据的河西、陇右国土。有安西四镇,有北庭都护府,有贞观时臣服于大唐的十余个西域小国,有繁荣西域给大唐带来无数财富地丝绸之路。从贞观到天宝,从候君集到高仙枝,这些柱国大将在西域的种种事迹。依次浮现在了他的心头。现如今,陇右河西丧失,大唐完全失去了在西域的控制权。自己的臣子要进京献贺表,不能走原本属于大唐地领土,不能走他天可汗李世民在贞观时修建的河西过道。居然还要假道回鹘走上一年多的时间。

  这对他李世民来说,简直就是莫大地耻辱。

  但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北庭与安西这些地方,被从大唐割裂出去孤悬海外数十年,依旧领土尚在,依旧记着身为大唐之臣。两相对比,他感觉自己这个皇帝,实在是亏欠了西域的大唐军民们太多太多。一股内疚与自责,在心头油然而升。

  看得正入神,掌事宦官入报,武元衡前来求见。李世民叫请了进来。

  “伯苍,你怎么来了?”李世民依旧看着地图入神。

  武元衡拱手拜了一拜,反问道:“陛下身体不适未能出席晚宴,当在宫中休息才是。为何又彻夜不休,在武德殿书房里看地图?”

  “哎!”李世民长叹了一声,转过身来看着武元衡,说道,“伯苍,旁人不清楚,你莫非还不明白朕有什么心事吗?”

  武元衡微微笑了一笑,垂手立到一旁,笑而不语。

  李世民笑了一笑,说道:“朕就知道。朕有什么心事,都逃不过你的眼睛。说说看,北庭与安西的使臣到来,你有什么感觉?”

  “内疚。”武元衡言简意赅,说了两个字。

  “不错。朕,也十分的内疚。”李世民说道,“北庭与安西离开大唐数十来。朝廷对他们不闻不问,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孤悬海外却未失臣节,誓死守卫着大唐的领土,始终铭记着自己仍是大唐的子民。两相对比,朕实在是愧对于他们。”

  “不仅仅是陛下。我们这些做臣子地,也感到十分的内疚。”武元衡说道,“北庭与安西的同僚们,这些年来何尝在大唐领过一文钱的俸禄,何尝享受过一天的安乐日子?我们在中原歌舞升平享受生活,他们却在西域蛮荒之地苦对冷月关河,望眼欲穿地等候着中原亲人的消息。他们死守臣节,誓死撼卫着大唐地领土。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却在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和权势利益争夺不休。相比之下,臣等实在汗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