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残唐重生李世民_寻香帅【完结】(726)

  李世民面无表情:“这么说,你也是赞同出兵北上了?”

  “正是。”韩愈一咬牙,将这两字说了出来。到头来,他还是宁愿得罪孔巢父,也不想在皇帝面前讨没趣。孔巢父的脸,顿时就绿了。他手下地一个小吏,居然当众和自己唱反调,着实很没面子。

  李世民扬了扬手示意他退下,然后说道:“照此说来,大家的意见基本是统一的,都赞成出兵北上了?”

  这下,可没人再敢站出来说不同意见了。孔巢父倚老卖老想出风头,结果被皇帝不轻不重的羞辱了一番。这架式很明显,其实皇帝出兵北上的心意已经十分坚决了,谁这时候顶风冒头,就是自讨没趣。

  孔巢父已经耷下了头来,闷在心里骂自己是头活猪,居然这一点圣意都揣不到。

  夜已入深,弘文馆里依旧***通明。就在此时,早已关闭的长安城门突然打开,一骑飞奔进来,手中举着忽明忽暗的火把,口中大声喊道:“急报、急报、边关急报!”

  长安朱雀门顿时大开,这一骑毫无阻挡的就冲进了皇宫,直到弘文馆前。宰相陆贽连忙迎了出去,接到急到。刚看了一眼,险些傻了眼,脚下都有些趔趄了。他浑身打了一个冷战,提脚就跑进了弘文馆。

  “陛下,大事不妙!”陆贽很少像这样惊慌。他快步跑上前来,将一封折子递到了皇帝面前。

  李世民神色肃然地接过来一看,顿时拍案而起:“混账!”

  众臣都惶然一惊,不知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

  李世民也懒得兜***了,大声说道:“无信无义的吐蕃人,果然趁乱攻打我北庭。并已在十天前,将北庭攻陷!”

  “啊!”群臣惶然大惊。

  “韩愈,念!”李世民将折子一扔,恼怒的坐了下来。

  韩愈紧张的从地上捡起折子,大声念道:“微臣鸿胪寺卿杨锋,万死拜于吾皇万岁陛下:景兴三年十一月十九。吐蕃大军纠合白服突厥、葛逻禄、沙陀等部族,趁吐蕃大相颉干迦斯挥兵回救金帐之际,突然率军猛攻北庭。北庭数千残兵死战顽守,几乎全军覆没。至微臣得知消息时,北庭已然陷落贼手!现如今,回鹘大相颉干迦斯正率军回救金帐,回鹘汗主废立之事终会如何,尚未可知。”

  众人一起惊道:“果然不出所料!”

  “看来,是否出兵之事已不必再议了。”李世民眼神如刀,咬牙切齿的说道,“北风即是号角。我大唐地王师,也是时候干一些该干的事情了!”

  第三卷 九鼎 第381章 千军一帅

  所有人的神经,顿时崩紧。弘文馆里的气氛,也斗然变得紧张起来。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李世民朗声道,“户部尚书王锷!”

  “微臣在!”王锷也是行伍出身之人,声音极其宏亮。

  “朕命你在十二个时辰之内,征调三万民夫。筹措粮草三十万石,寒衣十万套,军饷五百万贯。以备北伐大军用度。”

  王锷顿时就傻了眼:“这么多东西,十二个时辰?……”

  “朕给的时间已经很充裕了。”李世民严肃的说道,“你要知道,军情如火。每一刻都有可能会有生命在丧失,都有局势在变化。十二个时辰,误了半刻时间也休要再来见朕!”

  王锷额头上顿时冷汗直流,拱手拜下之后就急急的走了。这十二个时辰对他来说,无异于是生死时间,一刻也不敢耽误。

  群臣看到皇帝态度如此坚决,心里都替王锷捏了一把汗。至从皇帝登基以来,还从来没有为难过哪个臣子。这一次却下达了这样严苛的指令,足以见得他对北伐出兵之事是何等的重视。

  一时间,弘文馆里鸦雀无声。群臣都屏气凝神,等着皇帝说出后面的事情。

  “出兵北上回鹘之事,本来是兵部尚书、左神策卫大将军李晟,和左神武卫大将军浑负责的事情。”李世民说道,“可是现在,浑远在凤翔,李晟身体不适无法理事。这样的大事,不能没有主理的大臣。武元衡。”

  武元衡心头一震,急忙闪身站了出来:“微臣在。”

  “朕任命你为尚书左丞平军事章事,专司负责北伐军的诸项事宜。”李世民说道,“即日起。成立北伐军机处,由你和马燧负责领头,兵部所有官员都参预进来。全国上下七十余万兵马和所有民夫粮草,你们可以任意调动。满朝大臣和所有将军,都要听从你们的指令。命令以弘文馆章印盖出,朕要亲自审阅并加盖玉玺方能生效。”

  武元衡不敢多言,只得拱手应命。本来他东征回来后。李世民就有意任命他担任尚书右仆射,与马燧平起平坐的料理朝政。可德妃武琦云提出了反对意见,武元衡自己也坚决不肯接受,因此才作罢。于是,回朝后的武元衡连以前吏部尚书的职事都丢了。只落得了一个从四品光禄寺少卿地虚衔,终日陪在皇帝身边,负责安排皇帝与宫人的饮食起居和重大宴会。现在皇帝任命他担任尚书左丞,那就是仅次于仆射的官职,是尚书省最高长官的副手。平军国章事。就是让他专门处理军事,相当于大唐的军委副主席了,比李晟这个国防部长(兵部尚书)还高了一个级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