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诗良辅郁闷地啐了一口:“俺也没说不服从军令哇?俺押粮草就是了,打什么鸟紧?只要打起仗来不要忘了俺就是了。俺可不想当火头军,天天管着一群娘们似的伙头民夫烧水烧饭。”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野诗良辅越发的郁闷和难堪了。李怀光也在心中笑了一阵,脸上却一如既往的严肃。
点将册上。只剩下最后一行。那是李怀光最熟悉的一个人了。
“中军中侯大将,石演芬。”李怀光点了一下将,然后自己说道,“此将现今正在灵州整军迎接本帅大军。不日即将会兵一处。本帅点将完毕,除石演芬外众将尽皆到位,并无缺失。众将请起,各归班列。”
众将站起身来齐齐一拜,各自策马回到本阵。
“凡我军将士,须严格遵守各项大唐军令,若有违备,军法严惩并不容情。”李怀光正色说道,“即日起,军中将士,无论官职大小、无论贵贱老少,皆是同家亲人。彼此相互扶持相互救护,是第一要务,请诸军务必谨记!”
“得令!”众将士一起抱拳,大声应诺。
看着这支雄壮而整齐地军队,李怀光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满意的点了点头。
正当此时,军营辕门边摆开了一队金黄车仗。两队金吾卫铁骑停在了辕门外分道两旁。一顶杏黄车盖远远的驶来,直指点将台。
“陛下驾到!”金吾卫将士齐声大喊。李怀光顿时一挥手:“众将士下马回头,恭迎陛下。”
数万大军同时下了马转过身来,齐齐一声拜倒:“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霍霍作响地衣甲兵器声,铿锵有力;势如奔雷的齐吼,仿佛要摒退了肆虐的狂风,直冲宵汉。
李世民一身龙袍衮冕,走下了龙辇,从辕门边步行而入。
李怀光带着众将迎了下来,然后齐齐拜于道旁。
“众将请起。众军请起。”李世民神色肃然的说道,“平身!”
“谢陛下!”万人大吼,声势赫然。
李世民走到李怀光面前,细细打量了他一眼,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不错。朕这件黄金甲,你穿在身上也很合适。朕穿此甲,逢战必胜,无往不利。希望它能给你带来好运。”
“老臣多谢陛下宏恩!”李怀光重重一抱拳,感激涕零。
李世民拍了拍李怀光的黄金甲护肩板,说道:“李怀光,你这肩头的担子可不轻哪,朕也不给施压了。此战的目地和重要性,想必你心中也是十分清楚的。即刻起,大唐西面的半壁江山,朕就交给你了。”李怀光郑重的单膝一拜,抱拳大声道:“陛下对老臣恩同再造,老臣虽肝脑涂地难报陛下大恩于万一。老臣不善言辞,只想对陛下说一句话:定然不会让陛下失望!”
“很好,起来。”李世民说道,“朕也充分的信任你。此甲虽然有些破旧,但绝对是世间难寻地宝甲,,朕怕是没什么机会亲自穿它了,即日起此甲就属于你。朕曾记得王昌龄有诗云: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你此去北方,万里重云黄沙漫天,将面对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漠野;将面对无数意想不到地困难和凶悍的敌人。朕希望你能够一路平安,早日凯旋而归。到时候,朕要亲自为你擦拭这一副百战金甲。”
李怀光重重一抱拳,说道:“有陛下鸿福庇佑,老臣一定所向披靡无往不利!老臣虽然是一介武夫,但也喜欢王昌龄的一些边塞诗。老臣曾记得一首,今日借花献佛赠对陛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老臣虽然比不上大汉之李广,但也绝对不会给大唐丢脸!”
“很好。”李世民大声道,“有你这句话,朕就一切放心了!朕没什么说的了,举行祭祀,大军开拔!”
第三卷 九鼎 第385章 龙浆
北伐军声势浩大的开走了。在李世民和所有朝臣大员的注视之下,消失在了远方的黄沙漫道之中。
马燧一直在对他身边的武元衡啧啧的说道:“老夫带了一辈子兵打了一辈子仗,还从来没有干过李怀光这样的事情----带兵越境作战。至从安史之乱后,大唐一直内乱不休,几时能有实力派兵外出?眼下可真是今非昔比呀!老夫欣慰的同时,还真是嫉妒这头铁猪了。他可真是因祸得福啊!”
武元衡微微的笑了一笑,说道:“大唐至从有了皇帝陛下的崛起,一切改变了。因为他的努力,一举改变了大唐的积弱现状,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在下与皇帝陛下相识得早,从一开始就看着他一步步的走向辉煌。至今想来,犹在梦中,自己都感觉难以置信。皇帝陛下,的确是千古难得一遇的奇人。我们永远也想不到他会做什么,能做到什么。到现在为止,我唯一能想的事情就是:这世上,没有他办不到的事情,他就是传奇的缔造者。”
“的确,老臣也有这样的感觉。”马燧说道,“早在几年前,尤其是朱之乱后,所有人都感觉大唐已是风雨飘摇积重难返。可是谁又能想到,仅仅是十年之后,大唐不仅扫平了蕃王、完全废除了节度使,并且一步步走向了复兴,甚至是称霸的道路。这在当年,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有多少人弹指间虚活了十岁。可是陛下却在这段时间之内缔造了一段历史,重塑了一个皇朝,改变了亿万人的生活。这不得不说,是古往今来的一个奇迹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