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燧愕然一惊:皇帝什么时候来的?而且早就到了军寨中!
那一行人大步朝点将台走来。众人也都辨认出来,纷纷拜倒。
“都起来吧!”李世民一身崭新的黄金战甲和腥红战袍,与往日地黄袍装束大不相同。他大步飞云地直接走上点将台,一手叉腰一手握剑,居高临下的环视众生。在他身边,是大将薛平和皇帝的十余名帖身近卫,就是当年地汉王府铁血侍卫。
马燧带着众将校急忙上前拜见:“老臣有失远迎,望陛下恕罪!”
“无罪。起来吧!”李世民哈哈一笑,说道,“朕这副身子骨,在皇宫大内闲得发慌了。今日要出征,朕兴奋之下大清早地就来了军中,视察大军集结与粮草准备情况。马燧,你办得不错,朕很满意。十五万大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集结完毕,足以见得训练有素。粮草军械也准备得不错,辛苦你了。”
马燧微微惊愕地站了起来,连忙道:“这些都是老臣份内之事……只是,陛下出征,不用车驾吗?”
李世民哈哈一笑,说道:“朕是出去打仗,又不是游山玩水,用什么车驾?骑马多好,又快又省事。而且,从今往后,朕要与三军将士同吃同住。这到了军队里,就要按军队的章程办事。朕就算是皇帝,也不能太过特殊。李光颜,你过来。”
李光颜微微一怔走到点将台前:“陛下有何训诫?”
李世民微笑道:“这些日子来。苦了你和麾下神武卫的将士了。关内突发严寒,你们不习惯吧?朕一时拿不出太多的寒衣让你们御寒,委屈你们了。”
李光颜顿时周身一震,重重的一抱拳大声道:“我等为大唐、为陛下万死尚且不辞,又何患区区严寒?”
“好!果然是社稷之臣!”李世民放声说道,“朕就钦封你为西征军先锋大将,率领三万铁骑在前开道。祭祀过后即刻出发!”
“末将得令!”李光颜精神大振,上前接过皇帝递来的兵符,马上前去清点兵马了。
“李吉甫。”
“微臣在!”李吉甫站了出来。
“吉时已到,朕命你即刻开始举行祭祀大典。祭拜天地神明与祖宗先人。”李世民说道,“为每个将士准备的壮行酒,安排得如何了?”
李吉甫答道:“陛下放心,祭祀之事早已安排妥当。十五万瓮壮行酒都是杏花村佳酿,早在半月前就准备好了。”
“很好。韩愈,按名册点将数谱,清点粮草。”李世民心中豪气顿生,大声说道,“祭祀之后,大军开拔!”
“是!”韩愈带着几名军中文官侍人。急忙去办事了。
朝中文武百官都站在点将台后,看着皇帝料理这些事情。有些人还是头一次见到皇帝身穿戎装,不由得暗自赞叹。一来他们看惯了皇帝穿皇袍。突然一下看到他改变形象,顿进觉得新鲜。而且,身穿戎装地皇帝,比穿着皇袍更有气势更有霸气。二来,整日窝在皇宫里的皇帝,料理起军事来轻车熟路老练熟稔。也着实令他们叹服。
李世民朝点将台后走了几步。将马燧和武元衡唤到了一起。
“朕马上就要出征了。从今以后,长安就交给你们二人和陆贽了。”李世民说道,“朝堂和后宫的事情。朕没什么可担心的。唯一还有点担忧的。是长安的城防。朕一次带走了十五万人,关内难免空虚。你们要小心谨慎。不容有失。”
马燧微微一笑,说道:“陛下过虑了。长安治安良好,九州已然升平,帝都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陛下虽然带走了十五万大军,但皇城内仍有乌重胤率领的羽林卫万余人,郭钢麾下的金吾卫虽然人手稀少,也足以维护皇宫治安。长安城外的军屯虽然空了,但也还有南衙驻军一万余人。不会有什么问题地。”
李世民眉头微皱:“兹事体大,不容悼以轻心。长安是大唐之根本,若有丝毫闪失,天下休矣。马燧,不管什么时候,帝都安危重于一切。朕希望你能谨记!”
马燧感觉到了皇帝话语中的一丝不满,急忙拱手拜道:“陛下放心。老臣一定竭尽所能力保帝都万全!”
“如此最好。”李世民点了点头,又对武元衡说道,“昨天晚上,朕已经去拜辞过太上皇了。太上皇对朕说,过两天会有一些人事任命的变动,朕希望你能有心理准备。另外,朕听说你收了三名门生,可有此事?”
武元衡听说人事任命,心中已是一动。但这时无暇细想,连忙回道:“陛下明察秋毫,微臣的确是收了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三名青年才俊为门生。准备在来年的春闱中,接收他们的公卷投递,举荐他们参加殿试科举。”
“嗯。朕也早就听说这三个大才子的名声了。”李世民说道,“本来,朕出征后是要让你和陆贽来主持来春闱殿试的。但现在你自己荐上了门生,为避嫌疑,就将所有殿试公卷送到朕那里看吧。科举如期举行。至于殿试三甲……就让太上皇来定夺吧。”
“微臣遵旨。”武元衡领命,心中道:这天下间,还有皇帝不知道的事情吗?太上皇定夺殿试三甲,那也肯定是要听了皇帝的旨意来办事。不出意外地话,才华盖世的白居易等三人,应该是来年的三甲才对。皇帝这样做,也是为了让我避嫌吧,可谓用心良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