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那次不是遭到惨败了吗?”
“是的,他狼狈逃回万县,这才派人到武汉把我接回来,通电就任军长职务。一面在万 县的大街小巷贴满了革命标语,命令川东十七县赶制青天白日的旗子,可是同时,他又打电 报给吴佩孚,说他正准备待机反攻。”
“你是怎么离开那里的呢?”
“他们这一套我是很警惕的。我从杨森的一个参谋那里知道了他和吴佩孚代表的密谋, 准备把我和全体政工人员通通杀掉,然后再次向武汉进犯。我就借组织参观团的名义,把政 工人员带走了。”
“杨森原来不是滇军的吗,怎么到川军来了?”
“不,他是四川人,最早就是川军的,后来与滇军作战,被滇军俘虏了。有一天滇军的 旅长黄毓成视察俘虏营,集合俘虏训话时问道:‘你们中间是军官的,向前五步走!’俘虏 们没有一个敢动,可是杨森却挺胸而出,卡#####走了五步,然后立正说道:‘报告司 令官,我是少校营长杨森!’黄毓成见他声音洪亮,面无惧色,颇有军人风度,很赏识他, 就把他带回去当了副官。后来又得到军长赵又新的赏识,让他当了参谋长。川军赖心辉率三 千人偷袭泸州,在棉花坡被杨森击溃,从此就在滇军中出了名啰。但是许多人告诫赵又新, 说杨森靠不住,将来很可能倒戈,可是赵又新不信。后来滇、川两军又爆发了大战,杨森就 投到川军去了。之后还假托知己,给赵又新写了一封信,说:‘我为川人,今以川人治川# 舍公而去。今后两军开战,若遇公在,森当避之,不与公战,以报知遇之恩。’… ”
“他这话以后兑现了吗?”
“兑现个鬼哟!杨森到了川军,就担任了师长。后来两军爆发大战,因为他熟知滇军情 况,以长击短,勇猛进击,在七十二小时内追了五百多华里,一直打到赵又新的军部。赵又 新正卧在床上抽大烟,听见枪声赶快奔上城墙,缒城而下。不料把脚扭伤了,只好由马弁扶 着慢慢地走。走了不远,就在枪声中应声而倒。杨森随后赶到,赵又新已经奄奄一息。杨森 大声喊:‘军长,我对不起你!’赵又新睁开眼看了看他,就闭上了… ”
“这帮家伙,真是一个比一个残忍!”
毛泽东今晚谈兴甚浓,他正要了解刘文辉的情况,薛枫走过来报告说,宿营地已经到了。
这时,西天上的月亮隐入云中,周围的景物又模糊起来。村里的鸡鸣正此伏彼应,渐渐 形成一片合奏。回头望去,远处地平线上空染着一片红色,但那不是曙色,还是西昌未熄的 火光。
------------------ 黄金书屋 youth整理校对
转载请保留,谢谢!
地球的红飘带 (四十一)
在泯江宽阔的江面上,一艘由宜宾溯流而上的江轮,正在披波斩浪地疾驶着。船头上站 着一位将军,他那副雷公嘴,虽然不甚雅观,但却十分威武。说实话,他是因为自己的相貌 吃过一点亏的。他在滇军赵又新军长下面供职的时候,当时的“云南王”唐继尧就暗暗指示 赵又新说,“我是懂一点相法的。我看杨森这人满脸横肉,目有凶光,门齿排露,状如鼠 嘴,一望便知阴险残忍,人面兽心。切不可重用!适当时候杀之以除后患。”过了一阵子, 唐继尧不见赵又新有动静,又密电赵除去杨森。不想赵却将唐的电报给杨森看了。杨森自然 感激涕零。此后他就步入坦途。由于他骁勇善战,职务直线上升,最后官高位尊,也就没有 人再去议论他那雷公嘴了。可是他总是觉得自己的相貌不太圆满。当年他决定投靠吴佩孚 时,想托人捎去一张自己的相片,翻来翻去都不中意。因为那些照片都或多或少地显出雷公 嘴的形象。最后才勉强找出一张身着猎服,手提皮鞭的照片,是早晨跑马时拍摄的。谁知这 张照片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妙用。吴佩孚看了照片心中大喜,点着头说:“这是杨森要为我 执鞭随镫了!”
现在,他睥睨地望望两岸,望望浩淼的江水,充满着自信和威严。
“这么慢!还有好长时间才能到哇?”他回头望望,发出责问。
“报告军座,顶多个把小时,就到犍为了。”站在后面的随从副官赶过来陪着笑脸。
“不晓得那几个旅赶到了没有?”
“会赶到的,我想会赶到的。”
杨森不言语了,又把威严和不满的眼光投向船只和茫茫的江水。
杨森是四川军阀混战中的一个主要角色。野心很大,而又总不顺手,一次次争雄都连遭 失败,最后不得不偏安川北几个县勉强维持。由于连遭挫折造成的刺激太深,精神有些失 常,有时在会上讲着讲着话,就当众号啕大哭起来,甚至任意杀戮部下。毕竟他手中还有六 个混成旅,约二万四千人,因此并不心灰意冷,仍然睁大两只眼睛在寻找机会。红军进入贵 州不久,蒋介石派的参谋团已经入川。杨森是一个善观风色的人,他看到蒋介石的势力一天 天膨胀起来,认为今后的天下已经非蒋莫属。四川的各派势力,包括刘湘在内,也迟早会被 “统一”。与其以后被蒋介石无声无息地吃掉,何如事先主动投靠呢!说到这里,就不能忽 略杨森的卓异之处,这就是“抢先一步”。凡事要看机会,只要看准了,那就当机立断,当 仁不让,抢先一步。这次,杨森又是这样。他一看红军进入贵州,是自己摆脱偏安的大好机 会,就向蒋介石表示,为了完成剿共大业,情愿放弃多年盘踞的川北老窝,到外省请缨杀 敌。蒋介石当然喜不自胜,即命二十军开赴雷波以下沿金沙江布防。杨森的军部遂于五月上 旬到达宜宾。不久,红军渡过金沙江北进,他的防线也就归于无用。这天,他正坐在宜宾军 部百无聊赖,忽然接到蒋介石一份电报。电报命令他所率的六个旅,全部开到大渡河前线, 沿富林以下布防,对红军严加防堵。电报后面还有几句慰勉的话:子惠兄此次参与大渡河会 战,必定马到成功,朱毛成为石达开第二已无疑问,而兄即今日之骆秉章也。……杨森看完 电报,把自己的谋士某公找来问道:“骆秉章是个啥子?蒋介石为啥叫我做骆秉章呢?”某 公笑着说:“恭喜军座,您恐怕要高升了。”杨森说:“里面有这个意思吗?”某公说: “骆秉章是清朝的大臣四川总督,石达开就是在他手里覆亡的。委员长要您做今日之骆秉 章,是把这次大渡河会战的希望寄托在您身上了,如一举成功,怎能不高升呢!”杨森一 听,咧开雷公嘴,露着一排大牙笑起来。他立即命所属的六个旅星夜向大渡河赶进。自己也 随后从宜宾乘船,亲自赴前线指挥。他一向以能征善战自许,这次凭大渡河天险,成功更是 毫无疑问的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