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的发言,立刻使会议的气氛出现了一点儿紧张。这种紧张自然是心理上的,从表 面看并不明显。周恩来仍然那样从容不迫,好象张国焘的发言早在意中。他只用机警的眼睛 瞅了张国焘一眼,便转过头去。毛泽东则抽出一支纸烟搕了搕,接到将烧完的烟蒂上去,也 许他用这个动作,来掩饰自己的不安。只有张闻天脸上出现了一种略显急躁的表情。
下面接着是彭德怀、林彪发言。他们都表示对北进方针的支持。林彪特别强调要以运动 战的方式多打胜仗,只有多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才能使创造根据地的设想变成现实。
博古发言了。他的发言简要干脆。他说,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根据地,做出模范来影响全 国。现在川陕甘的计划很好,我们要充分做群众工作,发展游击战争。当前的计划,应当尽 快地夺取松潘,迅速北进。
毛泽东看到发言的时机已到,把那支接起来的长长的纸烟,一连抽了两口,就不慌不忙 地谈起来。
他首先机智地抓住了一个开端的话题。他说,在中央苏区的时候,就听说四方面军有一 个川陕甘计划,现在的计划就和那个计划差不多嘛!不同的是,两个方面军会合了,力量大 得多了,这计划更有实现的可能。
听了这些话,张国焘瞪着两个大大的眼睛。
毛泽东的发言并没有直接批评张国焘,话语中还不断地出现着“国焘”、“国焘同志” 这些亲切的话。但是他也谈到:“应该给四方面军的同志多做些解释工作,因为他们现在想 的还是怎样去打成都。”张国焘的脸色不易察觉地红了一下,因为实际上是在批评张国焘了。
毛泽东还对当前行动的军事性质作了发挥。他说,当前的行动,既不是决战防御,也不 是进攻,更不是逃跑,而是一种反攻。如果不依靠反攻,而只是退却,那是创立不了根据地 的。这些话当然是针对张国焘那种退向西康的思想,可是从形式看却没有任何批评意味,似 乎只是作正面的阐述。
对行动方针,毛泽东没有做全面发挥,因为周恩来的报告,早已把他的意见包括在内。 最后,他再次强调了一下攻打松潘。他特别举出:“国焘说,主攻松潘要二十个团,我看是 对的。我们很需要集中兵力,叫我看二十个团也不为多。最后,他特别强调行动要快,因为 天气已经很冷了,如果冬天一来,过草地将会更加困难。因此,他主张,“今天决定了,明 天就要开始行动。”
毛泽东发言过后,气氛已经趋于稳定。下面接着是王稼祥、邓发、朱德、聂荣臻、少 奇、凯丰、刘伯承的发言,进一步把周恩来的报告肯定下来。
王稼祥的面容瘦而憔悴,在懋功休息了几天,体力有些好转。今天他仍然是坐着担架来 开会的。他的发言却很有精神。他坦率指出,如果认为一面没有敌人,才觉得安全,思想上 只想倒退,这就错了。现在关键是迅速从松潘打出去,最好是能在松潘地区歼灭胡宗南的主 力。越慢越难打,越快困难越少。他还特别强调说,把苏维埃扩大到全中国,主要不是打通 苏联,而是坚决斗争扩大苏区。
张闻天的发言有一点儿火气,不过他尽量克制住了。他说,北上方针是唯一正确的方 针。准备西进到草原去,弄个口子守着,这是退守的方针。打松潘可能有困难,因为有困难 就放弃正确的方针是错误的。这就最明显地指张国焘了。
朱德的发言简短有力,十分明确。他表示同意周恩来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方针:背靠西 北,面向东南。当务之急是打出松潘,进占甘南。
周恩来最后作了结论。他的语气坚定有力,脸上浮着微笑。
张国焘神情沮丧地回到住处。年轻漂亮的黄超,赶忙走过来,悄声地问:
“张主席,会开得怎么样?”
张国焘往椅子上颓然坐下,气呼呼地说:
“糟糕透了!他们全不把我看在眼里!”
“做出决定了吗?”
“做出了,还是要北上,用我们的力量同胡宗南碰!”
“你没有提出要南下吗?”
“提了有什么用!全是他们的人!全站在他们一边!连莫斯科回来的那帮家伙也全跟毛 泽东跑了。”
“他们攻你了吗?”
“攻了,阴一句,阳一句的。比起来,毛泽东还算要客气些。”
“就这样下去吗?难道他们凭一两万人就想指挥八九万人?”
“他们就是这样打算的。周恩来口口声声要集中统一,统一指挥,到底是谁统一谁?谁 指挥谁?”
张国焘沉了一会儿,忽然想起了什么,低声对黄超说:
“我叫你办的事你办了吗?”
“什么事?”
“我不是叫你多了解一些他们的情况吗?”
“是的,我同他们谈了一些,收集的情况还不是太多。象遵义会议、会理会议,下层知 道的情况很少。”
“你还是要抓紧些。”
“是。”
这时,只听外面有人唤了一声:
“国焘在吗?”
张国焘听出是周恩来的声音,就站起身迎了出来。周恩来从口袋里掏出一份文件递过 来,笑着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