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盔甲!那刀枪不入的盔甲!”
金雨来被弄得没法,抻抻自己满是泥点的军衣,笑着说:
“要看你们就看吧,这就是我的盔甲。”
“咳,真会说笑话,人家还保守秘密哩!”
金雨来看群众热情很高,是个宣传的好机会,就把每个红军战士常向群众宣传的那番道 理,大大讲了一番。群众对这些新鲜道理,给了许多热烈的掌声。
------------------ 黄金书屋 youth整理校对
转载请保留,谢谢!
地球的红飘带 (十一)
遵义,是一座古城。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那时叫做鄨国。西汉时叫做牂牁。 这些都已年代久远,难以详考了。到了唐初,就先后改名郎州、播州,那倒是有点名气,不 过是贬官、流放的蛮荒之地。那位名扬千古的大诗人李白流放的夜郎国,就在距遵义不远的 桐梓县。认真说,直到十八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的近百年间,由于遵义蚕桑和丝织业的发 展,她才成为一个比较完备的城市了。
遵义古旧而又残破,风景却颇为秀丽。红花岗、凤凰山等几座山峰象伸出双臂抱着这座 城市,城墙边弯过一道澄碧的江水,名叫湘江,也叫芙蓉江。江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桥。今天 石桥两端挤满了人群,他们都面带着喜色在欢迎中央纵队入城。行进中的红军战士一个父更 是眉开眼笑。他们彼此笑着,望着,都有一种新鲜的、不期而遇的喜悦。对遵义的居民来 说,他们早已对黔军厌烦透了,红军的来临,无疑使他们产生了朦胧的希望。而对红军说, 这毕竟是他们自江西出发以来进入的第一座城市;过去经过一座小小的市镇,尚且很高兴, 何况这是一座城市呢!他们的军容显然经过一番整顿,衣服补缀得很整齐,看来颇为威武。
值得一提的是桥头一阵又一阵鞭炮的脆响,给今天的场面增添了特有的欢乐气氛。贵州 人管这玩艺儿不叫鞭炮,也不叫花炮,而叫做火炮。不管叫什么,它在点燃人们心中的欢乐 方面,却是独特的无与伦比的。令人注目的是,这个主持火炮的人,看来颇有心计,每一个 单位的队伍一踏上桥头,鞭炮就噼噼啪啪响了起来。如果你从人群里挤过去,就可以看到桥 头上站着十几个衣衫破褴的黑脸汉子,每个人都挑着一根长竹竿儿,竹竿上挂着一挂长长的 鞭炮。他们望着队伍傻笑,由于脸色乌黑,一笑就露出一嘴白牙。看来他们今天的欢迎,怀 着特别的热诚。直到中央纵队过完,欢迎的群众全都散去,他们还伫立在桥头张望。
这时,连长金雨来正在桥头维持秩序,看着这一伙人很有意思,就走上去,笑吟吟地问:
“老哥们,你们还在这里等谁呀?”
人群里有一个三十多岁的相当魁伟的汉子,笑着答道:
“我们还要欢迎你们的官长。”
“官长?”金雨来不禁笑了起来,“你们要看哪位官长呀?”
“朱德、毛泽东来了吗?”
“他们都过去了。”金雨来答道,“刚才那个头发长长的,一路走一路笑着点头的,不 就是毛泽东吗!朱总司令还向你们招手哩,你们也没有看见?”
一个活泼的,象瘦猴似的小鬼插进来说:
“是,是,我是看见一个五十来岁的人,向我们招手,真和气得很,象个老伙夫似的。”
“咳,真糟!我还以为他们在后边哩!”那个三十多岁的壮汉惋惜地叹了口气,还抖了 抖竹竿,竹竿上挑着一挂长长的火鞭,“你看,我还给他们留着一挂火炮哩!”
金雨来为他的热诚所感动,问:
“你们这些老哥都是干什么的?”
“我们都是挑煤巴的。”那个瘦猴似的小鬼笑着说,“干我们这种活儿瞒不了人!”
金雨来一看,他们一个个全是黑乌谮的脸,穿着小破袄,肩头上露着棉花,连棉花也是 黑的。
小鬼说过,又指了指那个三十来岁的壮汉:“这位杜师傅是打铁的。这回来欢迎你们, 就是他挑的头儿。”
金雨来又仔细打量了这位铁匠,见他肩宽背厚,不仅粗犷有力,而且目光炯炯,相当老 练沉着,看去很象见过一点世面。他听了小鬼的话只淡淡一笑。
金雨来带着敬意笑着问:
“杜师傅!你组织他们出来欢迎红军,就不怕土豪劣绅注意你?”
“一听你们要来,他们一个个早就吓掉魂了!”杜铁匠笑笑,轻蔑地说。
“听说你们来,他们就觉着天要塌了的样子。”那个瘦猴似的小鬼抢着说,“头号的财 主往四川跑,二号的财主往贵阳跑,土财主就往山洞里藏。有个财主还吓唬我,‘李小猴, 跟着我们跑吧,你要不跑,共产党抓住你,要割你的鼻子,挖你的眼,掏你的心!’我一 听,也害怕了。可是我家里还有个老娘,就指望我挑点煤巴卖,我一跑家里怎么办?我这心 七上八下没有主意。那天,城里有钱人已经跑了不少,街上的店铺,也都咔哌哒哒关门。我 往茶馆里送煤巴,见茶馆里冷清的怪,只有杜师傅一个人坐在那里喝茶,一副不慌不忙的样 子,就好象没有这回事似的。杜师傅见我慌慌张排的,就笑吟吟地问:‘小猴子,你慌什 么?’我说,‘红军已经骑着水马过了乌江,眼看就到了,我怎么办?’杜师傅就拉着我的 手坐下来,问我:‘小猴子,你家里有多少房呀?’我说,‘杜师傅,你还不知道,我是一 间房也没有,住的都是人家的。’他又问,‘你有多少地?’我说,‘你更问得稀奇,我要 有地怎么会跑到遵义来呀!’杜师傅又接着问:‘没房没地,手里总还有个钱吧?’我说, ‘杜师傅,你这简直是同我这个穷苗家开玩笑了,有钱我还去挑煤巴卖呀!’杜师傅就笑着 说,‘这就对了,你什么都没有,还怕什么!红军是打富济贫,说不定还有点好处。’我一 听,乐了,忙问有什么好处。他说,红军一来天就要翻过个儿,地也要翻个个儿,土地是要 分的,衣服、粮食也是要分的。说到这儿,他还拍了拍我的肩膀,说,‘象你这破棉袄怎么 过冬呀!红军过来了,还不先分给你一件新棉衣穿?’他说过就哈哈笑起来,我心里蜜甜蜜 甜的,也觉着象真要有一件新棉衣似的。我忙问,红军来了怎么欢迎,他说,你去找找那些 挑煤巴的弟兄,有愿意的,大家凑点钱到街上买火炮去。红军一来,咱们就放起来… ”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