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台湾岛上展开了一场不见硝烟的殊死搏斗,其重点就是军权。出于对蒋经国的崇敬,俞老在一开始还是支持吕屯奎的,但是不久就发现吕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人。俞老究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立即提高了警惕。表面上不动声色,暗中却严加防范。最厉害的是通过林俊彦的情报系统的秘密网络把自己掌握的部队串联起来,组成互相保护的力量。对吕屯奎企图以自己的所谓的“本地人”来排挤“外省人”安排,更是采取采用种种手段来阻击。有时是架空吕的亲信,有时以经济诱饵把他的亲信调动到油水大的职位。在吕屯奎策划的“二代武器整备计划”中,甚至不惜制造“事故”把吕党的一些精干人员清除掉,然后在事故报告中指出高技术兵种人事变动太剧烈,导致指挥混乱是事故频繁的主要原因。对外当然是推在美国供应的武器质量问题,借此还可以要求美国提供更先进的武器。不过吕屯奎在当政的后期已有所觉察,所以让他退役。后来台湾的时局也有反复,但这位俞老不愧军情界的高手,在处境不利时表面上收缩力量,实际上始终抓紧情报系统这个核心。
直到孙诸余当政后把他重新聘为总统军事顾问,再次逐渐“收复”被吕屯奎夺走的部分军权。由于孙诸余的上台,是与吕屯奎妥协的结果。吕仍挂着“资政”的头衔,掌握着不小的实权,例如“国防部长”李佑民就是吕的死党。俞老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他基本架空。这几年来借助一系列的先进武器装备的研制计划,例如安邦计划(TMD战区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天戟计划(弹道导弹研制)、卫星与太空计划、擎天计划、红影计划(空空导弹研制)、万象计划(水雷研制)、亢龙计划(先进鱼雷研制)、万箭计划(破坏机场的武器系统研制)等等,这些表面上是研制和装备计划,暗中却是各方大展拳脚,既捞经济的好处,又是捞实权的机会。俞孙一派在海军十年兵力整建计划中得分最多,因为俞老早先出身于海军,借机安插了不少亲信,并巩固了在南方基地的势力。到如今基本上已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军力夺到手了。
儿子俞之斌陪坐在一边,他是著名的宝岛企业集团总裁,大概是乃父遗传因子的作用,在商界如鱼得水,现已掌握着百亿元的巨额资产。在上次关键的台湾“总统”的大选中,他提供的资金在支持孙诸余-秦理蒙夺得最后胜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他们正在议论着一件震动海内外的大事:不久前召开的中共党代会上,由46岁的王刚接任总书记一职,预计在不久后的人代会上还将接任国家主席和军委主席二职。从台湾媒体的广泛报道来看,这件事有二点颇为引人注目。
其一是,前任总书记为何现在交权?总书记要交权之事,谣传已有些时日,猜测颇多,但突然成为现实,仍然引起议论纷纷。一说是经济困境造成的压力,迫使他下台。印证了
“中共所有总书记都没有好下场”的定理(邓小平在当总书记时,也被打成“第二号走资派”),不过附和者不多。较流行的看法是他想学邓小平做幕后总设计师。
其二是,王刚为什么能登上总书记的宝座?对这个问题议论更多。正式公布的王刚简历是:“山东省淄博人,军事学院毕业,参加过(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发表时并无中越二字),任过师长,转业后任四川省南充地区地委副书记,吉林省白城地区地委书记兼专员,后进入中央任工业部副部长,国家科委党组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逐级升迁还是正常的,惊人的是他才46岁,在中国简直算“乘直升飞机”了。一说王刚是“太子党”才得以飞升。此说未获太多支持,一般印象的“太子党”都是大捞国有资产的能手,海外都有巨额存款,模样直追西西里黑手党的老大。台湾媒体是捕风捉影的能手,也未能提出这方面的象样例证。王刚父亲只任到中将,且在文革前夕就过世了。另一说,王刚是军方强硬派推出的代言人,可是他在军中只任到师长,“发迹”主要是在党政界,此说也未获什么支持。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王刚仅是一个过渡人物,是“务实派”与“极左强硬派”妥协的产物。
小客厅里的人已经议论了一段时间。当今台湾局势十分动荡,中共主帅易人非同小可。
“俊彦,你来说说这位王刚的内幕资料。”主人点名让坐在一角很少开口的情报系统高级主管林俊彦。他在台湾媒体很少露面,面容冷峻,目光阴鸷,天生是搞情报的材料,所以在情报界稳坐高位。
“俞老,虽说我们有些资料,但事变突然,材料还太单薄。”语调沉稳,不带感情。林俊彦喝了一口茶,在众人的注目下,继续道:“王刚虽然只赶上中越
‘老山、者阴山’ 的所谓 ‘两山轮战’
的一个尾巴,却打得很出色,不但勇猛,指挥也得法,还总结了一些战术内部发表。所以提升很快。他在军内的最高职位是师长,但那不是普通的师级干部,而是中共主力野战军的师长!”
在座的都是行家,深明其份量。俞老也点了点头。
“王刚在师长任上,治军严谨,深受上司的赏识。至于为何弃军从政,就无从知道了。在地方从政时,也蛮有政绩。记录显示,他任白城地区专员时,居然跑到俄罗斯去推动贸易,与下哥罗得州建立了友好州关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