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由总装备部部长吕水正上将作主题汇报,报告指出经过我国科技界的拼搏,已经掌握了先进舰艇的关键技术,并在一些方面站到了世界的前列:-舰艇和舰队的区域防空战术系统“天罗盾”,经专家的全面比对其性能与美军的“宙斯盾”-7型相当。拜电子技术进步所赐,其大脑采用“银河VI”计算机3台,以容错方式工作,可同时处理400批目标,排出48个危险目标予以打击,它的人-机界面极佳,在超大彩色平面显示器上清晰地显示战术环境,及其采取的对策。并可随时切换到半自动、完全人工的工作状态。指挥人员也可随时调整目标选择的灵敏度。(宙斯盾的一大弱点是对来袭目标太灵敏,有时会浪费防空导弹,美国人正在寻求对策)
-4面“冷眼III”主/被动两用平面相控阵雷达,采用主动方式工作时,对高空目标的搜索距离超过500公里,海面的搜索距离55公里。可同时处理400个具有威胁的空中目标。它极大地改善在海岸杂波密集的环境中捕捉低空、高速目标的性能。也大幅度增强雷达抗欺骗式电子干扰的能力。它可以瞬间转换为被动方式工作,有极强的抗反辐射导弹的能力。
-海军的2号数据链已经可以配置到海洋侦察卫星、高空侦察机、预警机、舰艇等装备上。因此“天罗盾”可以根据这些系统提供的信息,对远在55公里以外的贴近海面飞行的反舰导弹作出反应。也可以根据反潜机侦察到的敌潜艇发射反潜导弹。
-我军同时研制了“天罗盾L”小型舰载导弹系统,对系统进行了简化,可以装备在1500-4000吨级的中小型战舰上。
-我军研制的CZ-1垂直发射系统,其发射箱可以装C80X系列的反舰导弹,中远程红旗15/18系列防空导弹,“长缨”系列反潜导弹、以及CTF-1系列的巡航导弹。
-同时研制了CZ-1L轻型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C701系列反舰导弹、海红旗7/海红旗17系列的轻型防空导弹。可以安装在中小型战舰上。
上述垂直发射系统均采用“冷发射”技术。因此体积比“MK41”小,战舰上可以装得更多些,而且已经开发了再装填系统。
因此1艘东方级导弹驱逐舰可配有154单元CZ-1型、32单元的CZ-1L垂直发射系统。装备有4部导弹制导照射雷达,可同时拦截16个空中目标。
-双203重型舰炮、改进型双管AK130M和单管AK130D舰炮、76毫米、57毫米舰炮,带炮口测速/引信装定的双37近防炮,都采用瓷钢改进,开始定型生产。委托瑞典研究所的测试结果证明,瓷钢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炮钢。双37近防炮在南海对菲律宾的海战中经受了考验。
-战舰的动力装置:8万千瓦的RZ-80和4万千瓦的RZ-40已经实现了批产。经全面的指标比对,其效率、可维护性、低成本都超过了美国老牌的LM2500,而且我国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6万千瓦的HD-08型核电一体系统已经定型生产,它是以GW-3高温气冷堆为核心的,与蒸汽轮机、发动机一体化封装。可以安装在减震浮筏上。这些动力源再加上金龙电池的巨大的电能储存能力,可以构成世界上最好的舰艇动力系统,以支持全电推进。
-舰体的结构材料已经过渡到“瓷钢”,要害部位的装甲材料采用“钨网装甲”。对这款材料成功地开发了变厚度轧制/成形技术,厚板的扩散焊接技术。瓷钢不仅强度高、无磁性,而且有极强的抗海水腐蚀性能,这对舰艇是有特殊意义的。镁钠合金则在气垫艇、导弹快艇一类高速艇上有推广的价值。
-导弹技术的突破:在远程巡航导弹的微型冲压式发动机上已经移植了微波助燃、电磁TVC(矢量推力)、等离子发电技术,有效地延长了导弹的航程,并且可以加大弹载雷达的功率。而且引进了俄国的燃烧室内装固体燃料的技术,并改进成功。原来俄国采用固体燃料烧完后,以爆炸螺栓去掉后面的一截尾喷管,我国的工程师以钨基高温合金制造了二级可变喉管的尾喷管,强大的电磁TVC使导弹加速载负超过30G。我国还以可变尾喷管技术加弹用金龙电池换取了俄国的专利技术。
红旗-19H是改进自俄国的安泰-200远程对空导弹,采用垂直发射,可以1发/秒的射速快速反应。射程220公里,射高30公里,飞行速度4。5Mh,性能已大幅提高。
而C804则是改进自随“现代级”一起引进的SS-N-22“白蛉”超音速反舰导弹(马赫2。5),射程已经提高到180公里。
C805反舰导弹则是改进自俄制“花岗岩”(SS-19)导弹,既可以从水面舰艇上发射,也可以从潜艇发射,最大射程550公里,发射重量7吨,弹体长由10米压缩到9米。导弹掠海飞行速度2。5马赫(2800公里/小时),750公斤的高爆弹头可抗电子干扰。弹载电脑中输入了世界上各型先进舰艇的数据资料,能够根据战况做出最恰当的反应。采用独特的“惯导+主动雷达+被动红外”复合制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