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轮讨论后,众人又把目光齐集到王刚身上,王刚的发言震憾了与会者:“同志们,我们的军队又到了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其面临的困难如同历史上的转折一样。我们在解放战争中完成了从运动战向阵地攻坚战的战略转变,三大战役都是动用几十万大军围歼敌军的大兵团,解放大片的地域。这才有了其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后来我们在解放一江山岛的作战中进行了一次三军联合的登陆作战,试图以现代化的合成部队越海作战,那次作战是胜利了,可是转换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进行下去。我军的近海防御战略能否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中转换到远洋反击战略呢?我们解放军也未能摆脱传统和历史的影响,似乎有点怕海。
“当年倭寇在我国沿海烧杀抢掠,明朝的名将戚继光抗倭有功,可是也没有想到要组织一支海军直捣倭寇的老巢。后清政府为了建造北洋水师可没有少化银子,购买的都是比较先进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当时的”定远号“排水量就达7千吨,我们在110年后建造的深圳号导弹驱逐舰排水量才6000吨呢。整体实力超过了日本,但是清政府仍然恪守防御战略,拨付给修建岸防堡垒的经费远大于北洋水师。而海军的演练强度低,以防守为基础的战法也落后,结果遭到惨败。甲午战败后,李鸿章对战前要求区区60万两白银增购速射炮而不可得,痛陈”平日讲求武备,辄以铺张糜费为疑,至以购械,购船,悬为厉禁。“甲午战败后清廷对日赔款,2。8亿两白银,算利息动态赔款6亿两加之日本所获战利品1亿两。旅顺,威海要塞废弃1亿余两,和战争所造成的平民财产损失,保守估计也在8亿两以上,可购定远450艘,致远1000艘!悔之晚也。
“我们现在仍然要继承这一战略吗?我们的制度保证我们不搞侵略扩张,但是侵略者打到我们的头上时,我们也只能排列在国门边上死守吗?如果按此方略,抗美援朝时志愿军也不用出国了,守住鸭绿江就可以了,那能守住吗?我们在建造轻型航母集群时已经决心实施战略反击的思想,但那是不彻底的。我们的航母集群还是近海型的,护卫舰队缺少重型战舰作核心力量。美俄的航母集群都有巡洋舰指挥实施编队的防空、反潜、反舰任务,以其巨大的吨位才能有厚重的装甲、又可装备大量防御和进攻的武器。至于战列舰对大规模登陆作战的支持火力更不是一群小舰艇所能替代的。
“那么我们能不能学习英国发展一支效能高的二流海军呢?那条路是不通的。美国能容忍英国作为二流海军国家存在,他们之间没有根本的厉害冲突。美国却不会容忍中国平稳地发展成强国。任何人可以想象,中国的人均国民产值达到美国的水平时的景象。我们只是稍微发展了几年经济,美国人就‘忍受’不了,又是派军舰拦截我国的货船、炸我国的使馆,还不断派遣航母集群到我国的近海来耀武扬威。那么我们能永远忍受下去吗?台湾我们是一定要统一的,美国又一定要‘协防’,冲突是难免的。我们中国人要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屈服于任何强国的颐指气使,就一定要建设一支一流的海军。
“我们的决定将影响我国安全战略的走向。当今我们得到了最好的历史机遇,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并初步建立了维持经济增长的体制,而全球经济危机削弱了敌人的力量。当然目前我们的力量与我们的目标差距还很大。我坚信只要抓住机遇,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我们将在强国的路上迈进一大步。”
二战后亚洲最大的一支水面舰队将在中国诞生。
我国强大的潜艇部队呢?由于高强度的瓷钢等于是廉价的钛,人造鲨鱼皮则是超级消音瓦,金龙电池更是超级AIP.有此三项绝技,我国的科技力量拿出的东西绝对差不了。
041型超深潜艇
在南海昆仑岛——湄公河口海战中一举击落了8架越南米格机的那2艘“微型导弹潜艇”041型可不是用来打击越南人的,那不过是机遇。这是我国潜艇业界的资深专家王海华教授与单士俊中校率领的项目组的研究成果。美军的航母集群经常来台湾海域耀武扬威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义愤,不但军方在研究克制的对策,民间人士也在献计献策。诸如,改装重型弹道导弹来突破“宙斯盾”;空军组织大机群突破舰载机的拦截,对航母实施饱和的导弹攻击;采用潜艇的狼群攻击战术…。然而经计算机模拟后,成功率都太低,而代价又太高。多年前王教授提出,在系统的支持下以单艇突破拦截网,给航母以致命的打击。并与老朋友单士俊作了深入的讨论,引起了他的共鸣。
我军现有的潜艇,包括核潜艇都不能胜任这一重任。王教授认为应该研制一款小型常规潜艇,去掉一切其他的武器,艇首只有1个650毫米大口径鱼雷的发射管,俄国有这种战斗部达1吨多的重型鱼雷,采用线导和尾流跟踪寻的,声/磁近炸引信。而推进系统就用高性能电池,推动电动螺旋桨。如此一来,小艇就很小,噪声也就很低,再贴上消音瓦,敌军的反潜系统将很难发现它,但绝对不是日本人的自杀潜艇。它必须能潜入600米以下的海下,然后进入攻击位置,得手后再从容退出返航,以钛合金可以做到这一点。在潜艇研究所领导的支持下,他们组织了一个小组经过深入的研究,得出初步结论,以我国当时的技术可以用钛合金制作这么一艘小潜艇,电池舱可以提供它以22节高速,在600米水下航行500公里(需12小时),以唯一的鱼雷攻击目标再以7节的经济航速航行500公里返航(需38小时)。总共需时50小时,以6名艇员,维持生存系统是不成问题的。整个小艇几乎是塞满了电池的电池舱。那么它怎么到达距航母500公里的地方,又怎么在水下得到航母的位置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