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在海上也损失不菲。凌晨2艘大型登陆舰冒着烟被拖回台湾,大概要报废了,这可是从美国租来的,还得赔钱呢。10点钟时,在战区西部海域的声纳浮标探测到海下有2声巨响,这里可是台军的2艘“海豚”级(仿德制209式1400型)潜艇的警戒区,P-3立即赶去,发现海面浮上了机油和杂物。招来“海鹰”直升机,捞起了台军的军帽,再以主动声纳与潜艇联络已经杳无音讯了。台军总部得报后,再三权衡还是不再派遣潜艇去战区了,因为“敌人太狡猾”。可是他们也不想一想,既然不敢与大陆的潜艇在海中决斗,耗巨资买回来干什么呢?看来只是为了安慰台湾的民众。
台军陆战队在“大黄蜂”、F-16和“眼镜蛇”的支持下,动用坦克、步兵战车、各型火炮掩护步兵向马延市和周边的郊区和山地冲击。14:00时台军拼凑的第二波登陆舰队又把近2千人的陆战队送上了海滩,一时间台军声势大振。而且登陆艇的利用率也很高,回程时可以带走700多伤亡官兵,至于150多沉入海底的只能列入失踪者名单了。到傍晚时,台军再付出了5百多伤亡的代价,终于把联军压缩到一块20多平方公里的核心阵地。这里密布坑道和地堡,地形十分复杂。台军的伤亡骤增。
此时台湾军方受到了国际和岛内舆论的巨大压力,东南亚各国严厉抨击台湾出兵入侵菲律宾领土,杀害岛上的平民,摧毁民居。菲共拍摄的台军暴行的录像,通过我国的卫星电视和全球网络向全世界传播,当然也有民兵奋起抵抗的场面。台湾当局根本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有什么理由跑到菲律宾杀人放火呢?邦切总统率领菲律宾民选政府此时已迁到新加坡去办公了,强烈谴责雷亚佐引狼入室。并驳斥了台湾当局的滥言,台湾出兵前,巴士海峡并没有出现海匪打劫的事件,有菲律宾海军的巡逻艇在巡逻保护商船。在台军入侵伊特巴亚特岛后,菲律宾的巡逻艇被迫返港,海峡附近的海域战火纷飞,难道航行的船舶更有安全感吗?
这些舆论在台湾岛内引起了很大反响,但不足以制止台军的行动。台湾当局甚至认为只要尽快剿灭伊特巴亚特岛上的共匪,一切反对意见都会终结,也许会召开祝捷会呢!可见“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台岛民众关注的是作战的进展,因为当局告诉他们,这次是应菲律宾“政府”的邀请去伊特巴亚特岛肃清“共匪”,以确保巴士海峡,这条重要国际航道的安全,这当然是一件“义举”。而且有强大的美军航母集群的支持,在美军猛烈的导弹和空中打击下,岛上的“共匪”必将土崩瓦解,因此要求民众全力支持军方的作战行动。
可是那些游击队经过美军一昼夜的打击,似乎并未“土崩”,更未“瓦解”,倒是大名鼎鼎的美军武库舰“土崩”到海底去了,“海上恐龙”战列舰虽未瓦解也差不多了,据说只能拉到拆船厂去了。台军更倒楣刚出手,被列为“宝物”级的2架预警机、4架F-15就被干掉,它们的作用曾经被台湾的资深军事专家吹嘘为台湾的支柱。而2艘从美军租来的巨型登陆舰更是被定义为抗击大陆共军登陆的神奇的“逆登陆”主力,可惜刚进行“正登陆”就变成了两堆废钢铁。此时,台湾民众连找一个“资深军事专家”都难了。
等傍晚时分大批伤员和尸体运回岛内时,在民众和舆论引起的反响要远远超过那些装备的损失。陆战队可是台军的精英啊,对方不就是一些“土匪”吗?就算美台都在强调大陆军方介入了菲共人民军,可是大陆并未派遣他们强大的空军和海军到菲律宾去啊。台湾的舆论彷徨了。可是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呢。
18:30暮色苍茫之际,中菲联军的大反击开始了。这一时机的选择是很考究指挥官功夫的,美军3个航母集群的战机约240架,至少要留40架保卫舰队,能出击的也就200架,现在它们既要打击伊特巴亚特岛的人民军,又要支持菲军对北吕宋的剿共,组成了3个机群已经应接不暇了,好在菲共还没有空军。所以全部战机为对地攻击装备。现在64架F-18从伊特巴亚特岛返航,下一波64架F-18、4架EA-6电子战机离这里还有50公里。此时对地攻击由16架台军的F-16担纲。登岛台军的主力有2千多人在坦克、布雷德利战车和火炮的支持下正在向主峰上的人民军阵地发起猛攻;低空还有8架“眼镜蛇”、4架OH-58D在助阵;海上的2艘“基德”舰也逼近到距海岸5公里处,各以2门127毫米舰炮轰击攻击部队指示的目标,真有点轰轰烈烈的味道,上峰指令必须在20:00前结束战斗。
突然主峰上至少有40处地方闪现强烈的火光,大多数当然是掩护的模拟弹,但其中有32枚红旗-17中程防空导弹向16架F-16发起交叉攻击。遭此突然袭击,台军飞行员可谓躲避乏力,只有4架逃脱了导弹的追杀,但已阵脚大乱四散逃窜。主峰上再次闪现更强烈的红光,随即传来巨大的轰鸣声,把山脚的台军惊得目瞪可呆。48枚重型红旗-9B呼啸着奔向50公里开外的那批F-18.我军采取的是集中运用的战术,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批导弹的导引头可不同于上次攻击B-52的,末端制导是采用主动雷达导引,在战斗部有阵列小发动机,甚至能拦截弹道导弹呢。为了提高命中率还是采用2枚夹击1架F-18的战术,它们对准机群前面的24架飞奔而去。“大黄蜂”发现了40公里外的这些导弹,导弹的速度高达6马赫,他们大吃一惊,以为是俄制的安泰2500呢,可是又没有发现跟踪、锁定的雷达波。他们还是与EA-6一起启动强大的干扰机,大黄蜂还急升至15000米的高空。可是那些导弹不受干扰,已经追杀到30公里处,大黄蜂急了,一起抛射了箔条弹。可是“冷眼”被动雷达不受干扰继续发出制导指令。6秒钟后,导弹就追杀到了20公里的主动导引段,齐刷刷地启动了弹上的曲面相控阵雷达,一下子就锁定了各自的目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