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召开的军委扩大会,无人能提出良策,变成了“情况收集会”了,坏消息源源不绝地呈现在与会者的面前。
杜政明注视着阮文平:“海军的情况怎么样啦?”
上午还口若悬河的海军司令现在说话很不流利了:“这个……这个,11处海军基地已经都遭受猛烈打击,基地防空系统和指挥中心最先遭到摧毁,现在敌军正在逐一击沉港内的所有舰艇,连交通艇都不放过。北方基地的码头、油库等设施也基本被摧毁。前一个小时在海上的舰艇都未遭攻击,后来敌军以诡计引诱现代级大量发射防空导弹,然后击伤了舰上的雷达系统……”
我军针对现代级拥有的区域防空系统研制了一款特殊的空射型C803反舰导弹的战斗部,它接近目标时会释放出4个子弹头,其中没有一点炸药,却安装了雷达波反射器,它们飞向驱逐舰时,在雷达屏幕上显示的是重型弹头的模样,区域防空系统以自动模式工作时就更无法识别其真假了,如此一来自有4枚改进型的SA─N─7防空导弹来对付它们,一艘现代级只有44枚射程为35公里的舰对空导弹啊,而且一般来说防空导弹还很难击中这些“在雷达看起来很大,实际上很小的‘导弹’”,甚至能吸引另1枚导弹再次攻击它。
“……21:30,敌空军紧接着展开了第二波打击,以攻击机为主,除继续攻击我防空设施外,开始攻击我方的岛礁和小型舰艇,大都是在视距外以滑翔炸弹、轻型反舰导弹实施打击。中近程防空导弹难以拦截,况且敌军都是以强大的电子战机先行强力干扰的……”
“海军准备如何反击呢?”杜政明语气严厉。
阮文平一愣,“反击”?现在海上的舰艇能逃命保存实力就不错了。他只好硬着头皮回答,语调更不流畅了:“……司令部的意见是,舰艇立即撤回基地,在基地防御系统的支持下展开对空防御……”
国防部长陈文东一看总书记又皱起了眉头赶紧插话:“不能这么消极。马上命令展开‘05’行动,抢占敌军岛礁后,登陆艇上的防空武器就可展开了。回撤的话,要航行12─20小时,如何抵御空中打击?”
阮文平脸有难色地请求道:“要强攻敌占岛礁难度太大,是否让各舰艇立即收缩到我方的岛礁,登陆艇就可快速卸载防空武器。”
越军高层看来已经乱成一团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狂烈打击一愁莫展。
杜政明又转向空军司令黎文安:“当年美军和北约以强大得多的空袭力量打击南联盟,似乎也未能造成如此严重的伤害,我们的防空系统怎么啦?”
黎文安心中大叫冤枉,只得耐心地解释:“当时北约是叫嚷了很长时间才动手的,南斯拉夫已经作了充分的准备,而中国是搞突然袭击。最关键的是,美军根本不敢出动地面部队,从6千米的上空如何识别假目标呢?中国出动了大批的特种兵渗入我国,为滑翔炸弹、导弹指示目标,他们还组织强大的直升机突击队来营救跳伞的飞行员。在南方我们的巡逻机已经发现了核潜艇发射潜射导弹的大致位置,可是巡逻机和赶去的4架米格机都被那些该死的防空潜艇击落了。我军的反潜力量太弱了,竟然让中国的核潜艇逼近到我们的海岸线,对它们发射的导弹哪里会有预警时间啊。”
他倒是滑溜,一下子把责任推到陆军和海军的身上,自然引起了对方的不满。杜政明岔开了话题:“武耀辉委员什么时候能到这里?”
比起南部来,北部的惨况还算好的呢。南方各军区和海军军区的损失报告如雪片般向总部飞来,原来以为中国在南沙海域实力空虚,可是那些从海中飞起的重型导弹绝对不是普通潜艇能发射的,没有了预警雷达的预警,那些俄制防空导弹根本就无从拦截这些重型弹道导弹,反而自己被炸得粉碎,造成的简直是恐怖。不同于北方的是,接踵而来的攻击机和轰炸机并不破坏机场跑道、油库和塔台,而是摧毁战机和机库。军港内的舰艇是遭了殃,但是设施可未受损失。难道是因为中国空军的打击难以达到南方?不久在南方主持基地防卫的武耀辉上将和南方军区司令员阮志立中将的报告让他们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武耀辉是作为总部代表前往南方部署8个“北方人”主力师协防金兰湾、岘港、头顿、新山一、波莱古等重要的海空军基地,以确保“05”行动的胜利。这一次的调动涉及了很多的敏感问题,也是迫不得已之举。现在这8个师也“享受”与基地的同等待遇,甚至“级别”更高。师级的防空系统遭到首轮攻击机的打击后,又遭到轰炸机的猛烈打击。南方解放军的精锐部队在大批直升机的投送下迅即把他们包围了起来,随之而来的超轻型155毫米、105毫米榴弹炮的火力密度也不比轰炸逊色。
武耀辉接到返回河内的命令,可是既不能乘飞机、直升机,也不敢乘火车,因为有消息南越解放军已经在顺化以北切断了南北方的公路和铁路。他只好乘坐装甲车由各军区组织精锐部队逐段护送他回河内。直到第二天上午才到达河内,这一路他不但收听到各方的消息,中国政府在21:00宣称对越南展开了“海上自卫反击战”,让他感到沮丧,这次又让中国抢到前面去了。遭此重击的越军海空力量根本无从实施有效的防御,总部从来没有此类防御方案,在总部那些人的思想深处仍然不认为中国“可以”先动手。好像只有他们“天然”地拥有这个权力。在南方,他的车队接连受到阻截,幸亏护送他的都是高手,而且是多年驻守南方的部队熟悉地形,才一程又一程地把他送到了北方。他们的这支车队刚过贤良河不久,那座桥就被炸断了。他让车队停了下来,默默地回望这条34年前分割南北方的小河,在雨季水势还不小,他的思绪犹如汹涌的激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