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醒狮_卫华【完结】(690)

  此时那些越占岛礁已经开始遭受猛烈轰炸,首先是以高爆弹和空炸引信的炸弹扫平表面阵地,接下来是钻地弹、穿甲弹摧毁其工事。可怜越军并无能力建造厚重的防御阵地,二轮猛炸后26个岛礁上已无一人能逃命了。此时那些越军战舰不逃更待何时呢?可是它们已无处可去了,金兰湾已经被南方解放军攻占,其他南方的基地也都岌岌可危。向北方逃窜当然好,可是那将与我军的舰队迎头相撞,哪还不碰个头破血流啊!

  夏日的朝阳升起在东方时,中越两军的舰队终于在越南中部海域碰撞了。越军根本得不到陆基空军的支持,只能被动挨打。在150公里开外,我军01攻击舰队的2艘东方级的国产化“白蛉”反舰导弹从CZ─1垂直发射系统中连续升空,在Z─1H中继制导下,这些超音速重型导弹以蛇行航线向越军的现代级战舰发起交叉夹击。这时越舰上的SA─N─7“牛氓”防空导弹已经所剩无几,再加上射控雷达天线损坏,那些近防炮也是不济事的。Z─1H报告越舰起火后,东方级又转向其他越舰实施导弹攻击。当我大批舰艇到达导弹射程时,越舰的末日到了。

  中午时分尚有动力的越舰企图就近抢滩逃命。我舰的舰炮开始发威了,尤其是东方级的203毫米重炮在直升机的指引下,如同重锤砸向越舰。越舰上放下的小艇都被空炸榴弹炸得粉碎。到下午南海舰队完成了中央的指令,击沉了所有的越军在海面上的舰艇和海下的潜艇。然后开始执行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实施对岸基目标的攻击以进一步摧毁越海军的设施和港内的舰艇。01舰队驶往越北方的沿岸,以舰炮为主攻击海防、鸿基、锦普基地的目标,并根据侦察系统的指引以巡航导弹攻击内陆的目标。只见港内残存的运输舰、快艇,甚至交通艇纷纷中弹起火,连一些船台上的半成品也一概被摧毁。

  我舰队以强大的“天罗盾”系统足以防御越南北方残存的防空系统,越军发射的少量的反舰导弹,由于密度低,而且我军的歼侦─17在上空提供预警,所以全部被天罗盾控制防空系统予以摧毁。比较惊险的是,傍晚时越军一个隐蔽的野战机场4架苏─24升空,它们挂载了重型反舰导弹要执行复仇任务。无奈他们已经得不到地面指挥系统的支持,只能依靠机载火控雷达的制导,这样一来,战机飞得高了,容易遭到天罗盾系统的攻击;飞得低了,雷达的搜索距离太短。实际上它们很快就被侦察机发现,得到预警后“天罗盾”快速锁定4架越机,首批8枚远程防空导弹从CZ─1的发射筒中被弹射升空。

  不过苏─24仍然在作规避飞行前强行发射了8枚空射型的“白蛉”反舰导弹,夹击我2艘东方级战舰。不过如此低密度的导弹攻击并不能伤害“天罗盾”系统,高速升空的防空导弹和双37近防炮组成的三道拦截线摧毁了越空军复仇的梦想。那4架苏─24依仗其优越的低空性能有2架逃脱了导弹的追杀,不过其后也难逃高空飞扑而下4架歼─11II的导弹攻击。况且它们的野战基地已经遭到东方级上发射的CTF─2的攻击,这款被命名为“铜锤”的近程巡航导弹,射程为600公里,借鉴了以色列“达利拉”导弹的技术,提高了精度加大了战斗部(550公斤高爆炸药),原来是为解放台湾而研制的,这也算是预演。

  02舰队则以强大的火力协助南方解放军解放南方的海军基地,在傍晚以舰炮攻击越中部的昏果岛,协助南越解放军垂直登陆,由此切断越南北方南下的海上通道。午夜时分,在他们的火力支持下,南方解放军沿原来的十七度线构建了纵深防线,河内已无能通过陆上通道向南方的部队进行补给了。更令河内震惊的是,11日黎明时分2支航母集群已经高速推进到距越南方海岸400公里的海域,舰载机开始出击,歼侦─17H、YZ─14预警直升机、歼─11H和“海鹞III”纷纷升空,前者根据地面南方解放军的请求侦察和锁定目标,后者则向北方的部队发起猛烈打击。航母支持舰上升空的4支陆战队的突击队则担负战场营救任务。即使在我国政府声明暂停对越南的大规模空袭后,航母舰载机联队的任务照常进行,因为那是对“某些继续威胁我军的少量目标”。

  国际战略家极为重视中国军方的这次行动,他们指出从此以后中国海军将摒弃传统的将海军单纯作为防御手段的运用,海军将成为王刚手中的一支远程突击力量。这次行动也威慑了台湾军方,这2支航母集群可以轻易地穿越巴士海峡,它们在巴坦群岛上的海空力量的支持下能有效地攻击台湾东岸的目标。这将迫使台军拉开防御线,但是短期内要强化东岸的防御系统又谈何容易。

  越南巨变(三)

  河内,武耀辉家,9月11日21:00。

  武耀辉上将在越军中原是少壮派中的实力人物,他赶上了越战的尾巴。1975年进军西贡时,他刚24岁已经是营长了。后来又转战柬埔寨立下战功。他调任总部任职时,中越战争已经结束。不久前苏联崩溃,越南顿时陷入了困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越南也掀起了一阵“革新开放”的浪潮,与中国的关系进入了一段缓和时期。武耀辉是推进军内改革的激进派曾多次来我国进行军事交流,也交了一些朋友。他对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很感兴趣,在主持国防工业系统工作时着力推进军企的改革、军转民。后来又出任总参谋长一职。他在军内有相当的势力,所以杜政明上台后虽与他政见不合把他从总参谋长位置上拉了下来,不过也还要利用他的能力和影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