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醒狮_卫华【完结】(972)

  我军也及时跟踪这一技术,拿出了自己的样机。例如,WBP-1型舰载微波炮可取代近防炮,作用距离为3千米,它也有陆基型的用于近程防空,该系统可以从战舰的供电系统中得到巨大的电能作为脉冲功率源,以驱动高功率微波源。军事研究人员自然想把它装备到战机上去对付那些中远程空空导弹,这些以雷达波制导的导弹是经不起微波炮的轰击的。由砷化镓芯片组成的半导体开关,能将直流电直接变为微波信号,可大大降低微波源的重量。等离子体辅助慢波振荡器,体积小、重量轻,工作频率4-8吉赫,电子束转换效率高达15-25%。因此微波武器系统本身上机已经不成问题,比如WB-1型系统全重500千克,可以封装在一个吊舱内,两端都有定向天线,可以对付前后两个方向飞来的导弹。不过与美俄一样,机载系统难以得到巨大的电能。系统需要在1秒钟内获得超过1。5万千瓦的电能,即使有金龙电池,也要将近10吨的电池。

  WB-1装备在H-6M、H-8、Y-8M、Y-14M之类的大型电动飞机上作为防卫武器问题不大,它们都装载了10吨以上的电池。那么歼-6之类的战斗机怎么能挂载呢?WB-1尽管需要功率巨大的电能,但需要的供电时间非常短促。科研人员自然会想到超大功率电容器,不幸的是,它们极为笨重,转换的效率也不高。俄国研究人员试制了火箭磁流体发电系统,能产生大功率电能。而我军研制的新型喷气发动机也是利用磁流体发电来驱动助燃的微波发生器以及发动机的启动电机,在DS-1、DS-2和DS-6型电动风扇喷气机上,干脆以磁流体发电来驱动功率巨大的风扇和压气机。以歼-6Z换装的DS-6发动机为例,它的磁流体发电装置的最大输出功率达1。5万千瓦,以此来驱动风扇和压气机。而且歼-6Z还装备了600千克的金龙电池以稳定供电系统的运行,那也可以提供1千千瓦的电能。这些电能足以直接驱动WB-1系统了。

  问题是一旦风扇和压气机得不到电能供应,发动机就会停止运行的。经过艰苦的努力,科研人员解决了涉及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微波炮可以每15秒钟内取得1秒钟的电能供应,以发射一个超高功率的攻击脉冲,而不至于影响发动机的工作。WB-1型微波炮终于可以挂上战斗机了。在攻击演习中它可以摧毁3千米距离内的主/被动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我军的此类空空导弹也依据试验数据进行电磁加固处理。这是它们的首次实战运用,没想到就对上了美军的顶级战机“猛禽”。结果是令人振奋的,它们根据探测到的AN/APG77雷达的跳频工作的规律和AIM-120C的弹载雷达的跳频规律,当机载雷达和红外探测仪都确认“阿姆拉姆”接近到3千米的距离时,WB-1接收到弹载雷达的脉冲,立即以同样频率的超高功率微波脉冲对准导弹照射过去。“阿姆拉姆”的弹载雷达天线突然接收到被放大了几千万倍的电磁波,刹那间电子线路冒出火花,接着强大的感应电流还破坏了弹上的其他电子设备。导弹只能在发动机的推动下直线前进,变成了一颗炮弹。

  歼-6W上并没有设备能探测到“阿姆拉姆”上的这一变化,不过在攻击脉冲发射后,战机立即开始机动。一般来说在导弹的主动段,战机是无法躲开追踪的,导弹甚至可以飞出30G的机动,而超过9G的机动是飞行员不能承受的。歼-6W没有驾驶员,但是机体也无法承受超过12G的机动。操纵人员看到那枚被照射过的导弹不再机动了,他们甚至能想象到在总部的研制人员看到同步传送过去的图像时欢呼的情景。他们立即重新启动“内斜视”干扰器,以超机动动作躲开了另一枚“阿姆拉姆”的追踪。WB-1的缺点是要15秒后才能再发射一次。

  “内斜视”干扰器能在弹载雷达中形成一个放大了的图形,“阿姆拉姆”则按照质心瞄准的原则往中心点攻击,如果没有击中的话,近炸引信则在距目标最近点引爆战斗部。有2枚导弹偏离了中心点,又恰好偏到了歼-6无人机躲避的方位,近炸引信又没有被干扰失效,于是让2架无人机受到轻伤。好在是1架的自封油箱的小破口被自行封堵上了,一架的侦察吊舱被打坏了也不影响飞行。

  操纵人员发现了“猛禽”的第二波导弹攻击,他们改变了战术。24架无人机本来已经降到了8000米的高度,此时猛然来了个垂直俯冲,“阿姆拉姆”要化16秒钟才能飞行23千米接近到17千米的主动段,而目标已经降到了3000米的高度。“阿姆拉姆”继续以5马赫的速度俯冲追杀,以9。3秒的时间飞行了14千米,目标已经降到了300米的超低空,20架改为掠海飞行,4架歼-6W则在减速、减少角度继续向飘浮着大量“银星”的海面俯冲。那些弹载雷达可没有那么优良的俯视性能,又受到“银星”的干扰,再遭“内斜视”干扰器的干扰和微波炮的轰击,全部掉入了大海,只是溅起了24个水柱。

  谢尔曼中校无论如何也不能咽下这口气,还未出世就轰动世界的“猛禽”居然拿已经问世近30年的“老旧”苏-27毫无办法!他尽管知道“猛禽”在低空和近距格斗时,对苏-27并不占多少优势,还是一声令下,机群齐刷刷地向超低空的目标急速俯冲,此时双方的距离已经拉近到28千米,到了动用格斗导弹的距离。“猛禽”携载的2枚最新型AIM-9X是本世纪初服役的2第四代近程空空导弹,最大射程超过18千米,最大离轴发射角达80度,最大飞行速度3马赫。当然有得一搏。就在此时他的耳机里响起了呼救声,几乎同时E-3传来了命令,让他们拦截正在攻击下面F-16机群的敌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