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凌坚持道:「不能。」
「为什么不能?」
「鱼雷打到武鹰谁负责?」
洪晓江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反驳道:「鱼雷『上限深度』设定在七米,打不到武鹰。」
上限深度就是「最浅的攻击深度」。武鹰翻覆在海面,深度在七米之上。
一时之间袁凌也是无言以对,但是愣了两愣以后他也想到了理由,喝斥道:「胡说!武鹰会一直浮在海面
?鱼雷在搜索的时候,万一武鹰正好下沉,鱼雷会不会追着武鹰去?」
问到了要害。洪晓江愣了半晌也想不出理由,只好气恼地说:「布标行吧?」
袁凌竖起拇指同意,再转过脸看着漂浮在海面的武鹰。
海鹰将机顶的红色闪灯切换成绿色,呼地朝外飞开。海鸢看到灯光信号,晓得要布标,连忙往海鹰展开的
「反方向」飞去。
同样是一左一右炸弹开花似地向外展开,四分钟以后海鹰和海鸢各在纪壮舰下潜点前方布下六枚声标,战术显示屏上的编号分别是「二十一」到「二十六」、「五十一」到「五十六」。
全部布放「被动式」声标,而不使用「主动式」声标,是因为鱼七型鱼雷容易受到主动式声标发出声波的干扰。
等海鹰绕个弯转回来,洪晓江远远瞧见浮在海面的武鹰已经没入海中,他几乎是有点兴奋地喊道:「沉啦
、沉啦,可以投雷啦!」
武鹰的确是沉了。袁凌再无理由阻止投雷,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洪晓江将机顶的绿闪光切换成红色。
刚布下的声标全是被动标,只有三枚开始作用。接触方位线很混乱,交叉出现好几个可能「目标」。洪晓江朝最可能的目标飞去,一边飞,一边高喊:「冯廷,准备||,三||,两||,么||,放!」
听到「放」,冯廷果断地压下投雷按钮,右翼鱼雷挂钩「答」一声打开,重达两百三十一公斤的鱼七型鱼雷便朝下坠落。
海鹰因右翼的荷重骤然减轻,突然向左斜歪了一下。
鱼七型鱼雷
中共自制鱼雷的编号,从鱼一、鱼二、鱼三……,到鱼七。愈先进的编号越大,也愈晚研发完成。
鱼七型鱼雷是中共最先进的反潜鱼雷,直径三十二点四分公,长度两百六十公分,弹头装药四十四公斤,采用银锌电池,最高时速四十五节,最远航距十一公里,雷鼻采主动与被动混合导引。
鱼七投射以前要设定三个值:搜索模式、搜索深度,以及上限深度。
搜索模式分主动与被动两种。主动的功能类似海豚,鱼雷每两秒发出一个声波;当目标距离小于七百六十公尺,主动发波的间隔减到一点二五秒。假如设定在被动模式,鱼雷会先倾听二十四秒;二十四秒之内若无接触,或接触以后又失去接触达二十四秒,鱼雷会自动转变成主动搜索模式。而一旦进入主动模式,便再也无法回复被动模式。
搜索深度是鱼雷雷鼻初始作用的深度。上限深度是鱼雷最浅的攻击深度。鱼雷入水后一旦越过上限深度,即
使追击「上浮的目标」,也不会跟随穿越此深度。
两架直九C各投下一枚鱼七型鱼雷,上限深度都设定在七公尺,搜索模式也都是「被动」,唯一的差别是搜索深度||海鹰设定在十五公尺,海鸢设定在两百五十公尺||一高一低,上下夹杀纪壮舰。
鱼雷入水,电瓶因海水入侵而启动,然后以四十五度角下潜直奔搜索深度。
海鹰投下的鱼七定深只有十五公尺,很浅,但是重力作用一直让它下沉到四十公尺,之后才反转上浮,重新回到十五公尺的搜索深度。一下一上耽误了时间,两枚鱼雷的雷鼻几乎是同时开始作用。它们顺时钟绕着一个直径约四百公尺的圆周奔行,一高一低、一东一西,形成两个巨大的搜索圈。
鱼七型鱼雷的被动侦测距离决定在背景噪音以及目标音源的大小。纪壮舰这时正以极速航行,它大轴产生的震动、车叶发出的噪音,是鱼雷最佳的声源。
海鸢投下的鱼雷距离纪壮舰一千零四十公尺,顺时钟还没有转完一圈,便听到车叶的异声,随即朝纪壮舰
直追而去。
海鹰投下的鱼雷距离纪壮舰三千五百公尺,又受海面噪音的干扰,没有接触,持续在原地打转。
鱼雷一旦锁定目标,便像疯狗般紧咬着猎物不放。距离一千公尺,就算纪壮舰全程采用极速,八十秒以后也会被鱼雷追上。想要深潜回避,纪壮舰的「破裂深度」三百六十公尺又在鱼雷五百公尺的活动范围之上。至于上浮,纵然冲出海面浮航,纪壮舰吃水也有六点六公尺;鱼七的「上限深度」七公尺、感应爆炸范围一公尺
,洽好会在纪壮舰的龙骨附近爆炸。
有句话叫「上天无梯,下地无缝」,是纪壮舰此时绝佳的写照。
纪壮舰
潜舰以全速向前冲,本身会发出很多噪音。外界许多声音相对的会变小,小到甚至完全听不到。
然而,对于海军术语所说的「鱼雷效应」||鱼雷车叶所发出的高频噪音||那是潜舰官兵的梦魇;除非鱼雷在舰艉挡音板遮闭的音源区,否则即使有再多混杂的声音,声纳人员也能毫无困难地将它分办出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