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状态的鱼雷在快速旋转,发波角度的转变会改变音量的大小。从第二声「乒」不变的音量,萧念宗确定鱼雷针对他们而来。没等声纳传来第二根红闪线,他大声喊道:「前进二十,仰角三十五。一、四号管外箱门开启。通知老轨开通风,准备坐底。」
喊完,萧念宗才发现自己的失态。但是已经晚了,所有人的心脏都好像浸入冰水似地紧紧揪成一团。没人听过舰长如此这般在控制室高喊,也因而猜想舰长可能也不知要如何解除目前的危机。
纪壮舰骤然增速,舰体微微向左倾斜,甲板也震动起来。舰体上仰三十五度,大家身子都往后斜。
第二根、第三根红闪线接连出现,系统自动解算出鱼雷距离||六百八十二公尺;电子海图上相对应的位置出现红色「X」符号,长长的航向示线对着「本舰」,彷佛一把尖刀直直插在众人的心头。
副长颤抖着手,按了两下才压下马表,并低头在「速度差/时间/距离」表上看,完全控制不住地说:「
鱼…鱼…,五…,五十五……。」
讲不完全没关系,大家都懂||鱼雷碰撞时间五十五秒。但是大家全都不懂,为什么舰长要开启一号管的外箱门?一号管装的是鱼雷,有什么水面目标要攻击吗?
怀疑归怀疑,大家还是对舰长有信心。也或许信心没那么强,但这时众人的心都乱成一片,时间也不容许他们质疑任何问题,只能迅速、正确地执行舰长下达的命令。
战系长低声道:「一、四管备便遥控发射。」
萧念宗紧接着下令:「鱼雷罗经角么八冻,自毁时间十五秒。诱标模式八。」
为了争取时间,听到命令,不待战系长指示,一号以及二号射控台操作手都直接在触碰屏幕输入指令。
「五十秒。」
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左舷在这要命的时候,方位二四六乍然出现「鱼雷效应」的红色线条。只见一左一右,两枚鱼雷同时追击而来,大家心中都不自禁地响起一个巨大的声音||完了!
战系长颤声道:「一、四管完成设定。」
「四十五秒。」
「一号Standby。」
「Standby。」
萧念宗瞥了眼深度仪,真恨不得深度能一下子跳到一百二十公尺。由于纪壮舰的发射管使用高压空气发射鱼雷,水深若超过一百二十公尺,管外海水压力太高,无法将鱼雷推送出去。也因此,想要发射鱼雷或诱标,深度必须小于一百二十公尺。
「四十秒。」
短暂的寂静只让众人觉得「乒」声是那么的毛骨悚然!
「三十五秒。」
「一号Fire。」
「一号Fire!」
轰然一声巨响,所有人都感到一阵耳鸣。
副长又压下另一支马表。
萧念宗手指点向战系长:「四号 Standby。」
「Standby!」
「Fire。」
「Fire!」
轰然巨响的同时,副长嘴唇微动,说了句什么。从口形上看,应该是「三十秒。」
萧念宗左右手的食指同时勾了勾。
战系长会意地点头,轻声交代鱼雷库关闭两个鱼雷发射管的外箱门。
「本舰鱼雷过左正横。」作战长紧张地看着舰长。
萧念宗也紧张起来,颤抖的手指点向副长:「鱼雷发射时间?」
副长艰难地吸了口气,再说:「发射后六秒、拐、八……」
萧念宗竖起手掌,示意副长别再计时,拿起全舰广播器的麦克风,咬字清晰地说:「准备碰撞,四…、三
…、两…、么!」
萧念宗忽然放下麦克风,缩紧身子,两指堵着耳朵,紧紧皱起眉头。
潜龙鱼雷
自从台湾透过印度尼西亚,签下购买德国SUT重型鱼雷合约,中科院万象馆就秘密成立「潜龙计画室」,积极为自制「潜射线导重型鱼雷」作准备。
首批SUT重型鱼雷在一九八四年五月运抵台湾。第一枚送往的地方,不是海军的弹药库,也不是海军的潜舰,而是潜龙计画室的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当晚就把SUT彻底分解,再把相关零件交给六个「次计画室」研究
,这一研究就是漫长的二十多年。
这中间他们遭遇到许多困难,自己解决不了,就想尽办法邀请国外优秀的华裔科学家「全家回国旅游」。科学家和家人飞抵中正机场,一辆车载着科学家直奔万象馆,另一辆车由专人陪同家人到台湾各处参观,整趟行程包吃、包住、包头等舱的来回机票,临走时还会送一笔优渥的车马费。
花费不小,但是总算有了代价。他们不单成功地研发出潜射重型鱼雷,更因近代电子科技之赐,自制潜龙鱼雷的性能比SUT犹胜一筹。
潜龙直径五十三点三公分,长七点四公尺,全重一千五百四十公斤,装药两百六十公斤,最远航程二十八公里,雷鼻锁定目标,最高攻击时速六十节。拥有更佳的终端归向、妥善率更高的光纤导引,还可以强迫自毁
,只是时间不得低于十秒。
潜龙被高压空气推送出发射管,推进系统立即启动,短短三秒速度就增加到五十节。紧接着控制系统发出左转指令,雷尾方向舵向左打到底,潜龙迅速调头,依发射前设定的「罗经角么八冻」,整整转向一百八十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