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将军:“他们开始也曾想过作案后逃离函谷关避避风头,等到风平浪静以后再回来。但是斜眼汉子却说先不必离开函谷关——据他判断,官府一定会认为作案凶手早已逃离了函谷关而远走高飞了,压根儿也不会想到作案凶手还会逗留在原地的。他还自诩说,这叫‘越危险的地方其实才越安全’。”
穆将军:“真他娘的狡猾,简直是贼胆包天啊!”
程将军笑道:“可他们也有失算的时候,当他们看到官府宣布已经将真凶擒获归案的告示后,还真以为自己可以招摇过市了呢。”
穆将军亲昵地拍了一下卫鞅肩头:“可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官府能得到卫先生这样的旷世奇才的暗中襄助,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呵!”
程将军由衷地:“是呀,不光我们钦佩卫先生大才,就连这几个亡命之徒也哀叹官府中有高人襄助呀,尤其是那个最狡猾的斜眼盗贼,他说自己从未失过手,这次他认栽了。”
卫鞅颇有感触地:“鞅在魏国时,就曾听人言及,关中民风强悍,不程之徒公然椎杀路人,掠货劫财,鸡鸣狗盗之事更是不绝于耳。列国论及于此,莫不为之摇头。鞅以为倘若能因势利导,善加教化,化弊为利,于国于民未尝不是件好事呵。”
程将军深有同感:“卫先生所言甚是呀,就拿此次破案来说,一开始那些珠宝玉器店及赌枋老板,妓院鸨娘就是不肯给予通力配合。没办法我们只好采取最后一招,对他们说,如果他们知情不报,一经查实将以‘诛连九族’罪论处——咳,这招还真用,这不,要不是他们积极予以配合,检举揭发,这伙凶犯还不知要何时才归案呢。”
穆将军叹服不已:“卫先生远见卓识,令我辈望尘莫及,穆某相信卫先生此去栎阳,定能大展宏图。来,我们预祝卫先生一帆风顺,马到成功!”举觞(酒杯)
卫鞅举觞回应:“鞅多谢二位将军美意,亦祝二位将军仕途前程似锦。”
三人举觞一饮而尽,发出爽朗的笑声———
将军府内夜
“哈哈哈哈——”笑声破室而出,掠入幽蓝的夜空……
一轮弯月高悬天穹……
第十九章
更新时间2008-11-8 21:02:54 字数:2008
函谷关通往京城雍州的大道清晨
穆将军和卫鞅依依话别——
穆将军叹了一口气:“说真的,我还真不想让卫先生你走呀,但是我知道准留不住你,谁叫咱这庙小河滩浅哪!”
卫鞅:“将军言重了,卫鞅能与将军相识,亦是人生快事一件,俗话说的好:‘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他日有缘,必能再见的”
穆将军点点头,从军士手里接过一个盛放着金子的托盘:“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还请卫先生收下。”
卫鞅摆手:“将军美意,鞅心领了,只是这金子还请将军收回。”
穆将军又叹了一口气,挥手示意士兵退下,又掏出一件帛书:“这是我给我家大王写的书信,卫先生带着它,届时会派上用场的。”
卫鞅接过帛书,揣入怀中,抱拳一拱手:“天色已不早了,鞅就此别过,诸位请回吧。”转身登上马车。
穆将军也一抱拳:“保重”。
望着渐渐远去的马车,穆将军怅然若失……
秦国都城雍州
城头上镌刻着‘雍州’——此时的雍州毫无国都气派,城市的规划格局较混乱,高楼大厦或富丽堂皇的建筑寥寥无几。
虽然街上的行人明显要比函谷关稠密,但是在穿着打扮上却没有多大的区别——穿粗布葛衣者比比皆是,锦衣裘袍者少之又少,毕竟此时的秦国还暂时落后于诸侯各国。
卫鞅向行人问路,行人用手遥指方向……
秦王宫前
此时的秦王宫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建筑造型上都无法和后来的咸阳宫媲美。
宫门内走出一位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宦者令景监。
小宫监(小宦官)上前指着立在阶陛下的卫鞅向景监说着什么……
景监上下打量着卫鞅……
景监府内
卫鞅和景监分主宾落座。
小宦官端上水酒,而后退下。
景监伸手:“请——”
卫鞅端杯微呷了一口水酒。
景监:“卫先生此来有何见教,不知能否见告一二?”
卫鞅:“见教不敢当,卫某此来,专为一个‘酒’。
景监一怔,旋即笑道:“卫先生真会说笑——我想卫先生千里迢迢而来,恐怕不单是为了喝酒这么简单吧。”
卫鞅正色道:“说到酒,就不能不说到商纣王,纣王宠幸妲己,蓄酒池,建肉林,使男女裸逐于其中,终日沉逸于酒色,不理朝政。忠耿大臣犯颜直谏,被炮烙至死,最终惹得天怒人怨,诸侯反叛,将士倒戈,以至国破身亡,贻笑天下。周武王痛鉴于此,曾颁诏明令禁止百姓汹酒,违令者以‘群饮罪’处以死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