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扫战场吧。”良久之后,尼扬斯基说道,“牺牲同志的尸体,拖到树林里用积雪掩埋,配属独立团负责把伤员送往斯诺尔罗夫镇,托那里的人代为照顾。至于德国人……还活着的就地处决吧,我们不能带着他们上路。”
布伊诺夫点点头,没有提出什么异议,毕竟他现在已经没有指挥权了。
“斯坦科维奇,”尼扬科夫伸手在布伊诺夫的肩膀上拍了拍,然后亲切地说道,“你去统计一下我们的伤亡情况吧,稍候我还要把这里的一切向方面军指挥部汇报,唉,希望那位同志能够满意。”
在斯诺尔罗夫镇的战斗结束后不久,楚思南便收到了警备师指挥部发来的战况通报,毫无疑问,这场的战斗所取得战果,令他感到非常满意。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应该的,以三个整团的兵力,袭击一股德军的小规模坦克部队,如果还不能取得全歼的战绩,那可就出问题了。
不过对战果的满意,并不意味着对整场战斗的满意,在尼扬斯基回报的战况通报中,除说明了德军的损失之外,也详细地说明了他们那三个团的兵员损失。就这么一场小规模的战斗,警备师下属的三个团,战斗纯减员二百八十四人,受伤七十二人,伤员中的绝大部分都是重伤,必须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退出战斗序列了。
一场战斗损失了二百八十多人,这个数字令楚思南有些恼火。说什么七十二名伤员大部分是重伤,还有一些是轻伤,可以继续坚持战斗,这不是扯淡吗?如今是什么天气?冷酷的严寒即便是一名完好无损的战士,也很难抗得住,更何况是一名伤员。不说别的,即便是被打断了一支胳膊,掉了一块肉,那紧随而至的迁移中,这些伤口也回因伤冻而溃烂,之后持续高烧,直至死亡。至于那些重伤的,更不必说了,如今的斯诺尔罗夫镇已经是德国人的地方了,这么多的伤员到了那里怎么躲藏?最后还不是要落到德国人的手里,这和牺牲了有什么区别?
楚思南很想回电质问尼扬斯基一句,问问他是干什么吃的,可是这个举动他最终忍住了。不因为别的,就因为他想起了当初在斯维里河一线阵地上,他所亲眼目睹的那一场惨烈至极的战斗。
无论是战士还是指挥官,在战场上只有没有做逃兵,就是有足够勇气的,更何况还是打了胜仗的,这样的部队所需要的,应该是鼓励和夸赞,而不是再一次的斥责与喝骂。
当然,楚思南还想到,也许到现在为止,警备师的主要指挥官们,还对发起这一场战斗的目的感到茫然,他们甚至会认为自己是昏了头了,为了拢到一个战功而忘乎所以了。如果他们这么想,楚思南感觉自己真得很愿望。
是,作为一个师,甚至于一个集团军的指挥人员来说,他们的眼光肯定要盯住自己的战场,因此,在目前这种情况下,隐蔽实力才是最为有效和切乎实际的做法。但是作为一名方面军的指挥官来说,楚思南绝对不能这么想,他断不能只考虑自己这面战场的问题,并由此妄顾其他。
敞开防线,让德军的主力向东北内线推进,从而分散他们在后方的可调用兵力,这是楚思南最初的作战指导思想。可是这一作战思想也是有底线的,他绝不能任由德军毫无顾忌的向东北推进,而应将他们压向前线的兵力,限制在一个北方面军斯维里河防线足以承受的限度之后,否则的话,一切都将是徒劳。
正是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楚思南力主发动了这一场围歼战,以此来吸引一部分德军的视线,从而为北方面军防线减轻一定的压力。
方面军之所以名为方面军,那就是主导一个方面的战场局势,而它的指挥官,也同样要考虑这一个方面的战局走势。如果大家都从自己的作战优劣态势去考虑问题,那整个战局就成为了一盘散沙,这样的仗还怎么打?
新二战风云 第六卷 蜚声军坛 第十一章 转移中的小镇
章节字数:2366 更新时间:08-07-31 17:32
第十一章转移中的小镇
-
十二月二十五日,上柳博夫沙小镇。
站在一栋民宅的后墙下,楚思南抬头仰望着星光稀疏的夜空,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仅仅是一个星期的时间,他整个人看上去显得消瘦了很多,胡子拉碴的,身上的军服也变得肮脏不堪。在和他相隔不到五六米的地方,数十名疲乏欲死的苏军战士姿势不雅的挤成一堆,也不顾雪地上的泥泞潮湿,就那么相互依靠着瘫坐在地上。
一天时间,忍饥挨饿的急行近五十公里的路程,这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对耐力和体力的极大考验,尤其令人无法忍受的是,这样的长距离、大规模急行军,这段时间还从未曾间断过。
自从斯诺尔罗夫镇战斗结束之后,德军立刻加强了在那一带地域的军事搜索,一股股的小分队出现在广袤的针叶丛林里,势必要歼灭掉围聚在那一带的苏军部队。
在这种情况下,楚思南没有犹豫,他下令部队立刻开始转移,就这样,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他们从斯洛尔罗夫镇开始,先是向西穿插到了距离姆加一百八十公里处的布诺莎小城。然后,又转头向北,带领他的部队迂回到了上柳博夫沙小镇。
这一路行来,疲乏固然是无可避免的,但是收获也是存在的。就在两天前,当他和他的部队潜入布诺莎小城的时候,很不幸的遭遇到了一小股德军步兵。双方在发生冲突的时候,一股突然而至的游击队加入了战斗,这些装备着德军正规武器但却明显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游击队员,帮了楚思南很大的忙。在战斗结束之后,他们告诉楚思南,就在三天前,一股成旅建制的苏军正规部队刚刚从布诺莎经过,他们之中领头的,是令人尊敬的波波夫中将。在临走的时候,波波夫中将将一部分缴获自德军的武器配发给了当地的游击队,同时还让他们负责搜寻游弋在这一带的苏军零散部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