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把灯拉开,这里太暗了。”看着看守的背影,楚思南喊道。
“是,”看守远远的答应道。
“哎,”伸手在冰冷的铁栅栏上敲了一下,楚思南叹口气,转身走回到床边,从口袋里取出那份作战形势图,小心翼翼地展开之后,铺放在了床上。
“嚓”
号房里的灯准时开启,将一切照的通明,对于刚刚还在黑暗中静处的楚思南来说,这灯光有些刺眼。
适应了一段时间,楚思南才将精力放在面前的作战形势图上。只草草的看了一眼,他便禁不住皱起了眉头。
吉尔尼洛娃提供给他地这份作战形势图,是属于十八号绘制的,也就是说,它所反映的,也同样是从德军发动对斯大林格勒地攻势开始,直到十八号的双方对战局势。
从这份图上,楚思南惊讶的发现了德军的两支新编号集群部队 ̄ ̄“A”集团军群和“B”集团军群。他翻看了一下图角上的注解,赫然发现,德军“A”集团军群的指挥官竟然是号称德军三大战神之一的曼施坦因,而“B”集团军群的指挥官,则是传言信奉天主教的魏克斯。
在楚思南的记忆中,二战中希特勒将南方集团军群分割为“A”、“B”两支集团军群,应该是在今年的六月份,而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实施对高加索以及伏尔加河地区的强大攻势。可是如今看来,希特勒的计划显然提前了。
从这方面看,如果希特勒实施战斗序列重新编制的目的仍旧是为了进攻高加索、伏尔加河地区的话,那么集结在亚速海沿岸地区、由曼施坦因指挥的“A”集团军群,就应该向南挺进,直到高加索山脉,并夺取苏军重兵防守的桑恰罗山口、克卢霍尔斯基山口两处要道,以保证其机械化部队的南进。而在斯大林格勒及其远郊地区,则主要是魏克斯的“B”集团军群的战场。在针对魏克斯的进攻方向上,苏军必须坚守住的,应该是顿河河曲乃至整个伏尔加河下游地区的重要战略地带,这些地区对于斯大林格勒的外围防守来说至关重要。
可是在前期的作战中,苏军显然过于注重防守,这种绝对的消极防守,导致了一系列战略要地的丧失。在德军“A”集团军群的进攻方向上,苏军在短短不到十天的时间里,丢失了整个顿河流域的防守战线,截止到十八号,曼施坦因的先头部队已经攻占了库马河南岸的布焦恩诺夫斯克、皮亚季戈尔斯克,从而直接将兵锋送抵到了高加索山脉北麓。高加索方面军的第四十四集团军、第九集团军被德军的先头部队死死的压在了从莫兹多克到捷列克湖之间的狭小地域上,随时都有被吞吃掉的危险。而第四十七、第十八、第五十六、第四十六等四个集团军,已经被压缩在了黑海沿岸的一段狭长地区内,毫不客气的说,他们除了跳海和投降之外,已经没有任何一条路可走了。总而言之,在高加索地区,目前除了一个第三十七集团军还算安全之外,其他的部队全都是濒临险境。
楚思南知道,曼施坦因是一个很厉害的将军,无论是战略战术还是对机械化部队的运用上,他都是德军所有将领的佼佼者。一旦被他的部队突破了高加索山脉的两个山口,那外高加索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将在极短的时间内相继沦陷。而此后,苏联将会丧失一个接受援助的重要通道 ̄ ̄外高加索、土耳其通道。
目前来看,要想保证高加索防线不失,就必须在最大限度内保存高加索方面军的实力,命令第九集团军、第四十四集团军弃守后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外,黑海沿岸的四个集团军也许要想办法救出来。
新二战风云 第七卷 第三十二章 老朋友来了
章节字数:5532 更新时间:08-08-03 12:22
第三十二章老朋友来了
-
而在斯大林格勒方向上,魏克斯的“B”集团军群的进攻也相当凶猛,这一支参杂了大量意大利、匈牙利士兵的部队,竟然一举击溃了苏军南方面军、西南方面军下辖九个集团军组构的防线,从而在两周时间里,将战线从库皮扬斯克、伏罗西洛夫格勒一线推进到了顿河、伏尔加河流域,直接威胁到了斯大林格勒地区。
如果说面对战斗素质高的纯德军部队,苏军的指挥官以及他们的部队抵挡不住还有情可原,可是现在呢,无论是魏克斯的“B”集团军群,还是曼施坦因的“A”集团军群,都不是纯粹的德军部队。前者的部队中,有着大量的意大利、匈牙利、奥地利等协从国部队,而后者的部队中,更是有近一半的军团都是来自于罗马尼亚,是所谓的杂牌军。楚思南研究过那些德国协从国的部队,在这些协从国的部队中,似乎只有罗马尼亚和芬兰的部队还算是正规,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后勤补给都比较充足,而什么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捷克等,则都是垃圾型部队。这些部队中的士兵武器装备落后且配给不足,后勤补给不畅,很多部队的士兵甚至有营养不良的现象。像什么意大利,这个纯粹的“食尸帝国主义”国家里,墨索里尼的正规军都不被英国人放在眼里,他们的志愿者能有多大的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可就是这样的杂牌部队,竟然将十几万苏军正规部队打得落花流水,这说明什么?这只能说明苏军的指挥系统出了问题。那些部队地指挥官出了问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