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阿赫罗梅耶夫同志,有什么事吗?”楚思南回过头来,看着他说道。当楚思南回过头来的时候,才发现阿赫罗梅耶夫并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在他身边还有两个看上去很年轻的军人,从军衔上看,竟然都是少校。
“哦,有点事,”带着两个人走到楚思南的身边,阿赫罗梅耶夫指了指身边两个人说道,“刚才你说的那些,我们几个都很感兴趣,也认为极有可能性,所以现在想和你深入的谈一下……哦,对了,我先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上校同志。”
阿赫罗梅耶夫先指着左边那个始终面带微笑,相貌英俊的年轻人说道:“这位是谢尔盖?;列昂尼德维奇?;索科洛夫上校,现在是机械化第一军坦克327团的参谋长。”
再指指右边那个身材矮壮的年轻人,他继续说道:“这位是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奥加尔科夫上校,现在是步十七师工程团的主任。”
嚯!
楚思南差点呼出声来,又是两个未来的元帅级人物,这个战乱年代的苏联,还真的是藏龙卧虎呀,在这西方面军里,竟然就隐藏着至少三个未来的元帅。人说时势造英雄,看来这话真的是一点都不假。
“楚思南同志,是不是还在为刚才的事情生气呢?”看到楚思南的面色变了,索科洛夫首先笑道,“其实这大可不必,如果我们的猜测是对的,那将来总会得到所有人认同的。只是我想不明白,楚思南同志你并非出身军旅,又如何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呢?”
新二战风云 第一卷 烽火西线 第十九章 有根据的纸上谈兵
章节字数:2220 更新时间:08-07-26 12:37
第十九章有根据的纸上谈兵
-
面对索科洛夫的问题,楚思南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不过好在的是面前这三位苏军小帅现在也没有什么心思深就这个问题,在楚思南的一翻插科打诨之下,也就一笔带过去了。
“楚思南同志,”在结束了见面的第一个问题之后,奥加尔科夫说道,“你为什么判断德军会采取中央突击和右翼包抄的方式来采取进攻?”
“你为什么不问我凭什么判断他们会在这段时间进攻呢?”楚思南不答反问。
“这个很简单,”阿赫罗梅耶夫抢先说道,“自从战争爆发以来,我就一直注意研究希特勒这个人,从我的判断来看,这家伙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他做事,无论是对待政治还是对待战争,从来只看胜利不顾虑过程,也不考虑失败。我估计他这次对我们发动的全面战争,既然以闪电战的形式展开,那就是打算在最短时间内拿下我们,至于刚才何鲁晓夫同志所说的什么后勤保障问题,那是一个心理正常的军事家才会去考虑的,而希特勒则不会去考虑。”
“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我们,最好的办法无疑就是攻取莫斯科。”索科洛夫接着阿赫罗梅耶夫的话题继续说道,“而要进攻莫斯科,就必须要打通西德维纳河、第聂伯河这条防御阵线,也就是我们所防守的这道阵线。眼下已经是夏季,德国人要想在入冬前拿下莫斯科,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发起这场战役,否则,一旦入冬,战况就将会对他们极为不利。”
楚思南听完,不仅对面前这几个人感到由衷的钦佩,能够在目前情况下看清楚战争形势,已经是极为不容易的事情了,如果自己不是因为来自未来,那绝对不会想到这些的。
“你们说的这些和我想得差不多,”想了想之后,楚思南说道,“至于说我为什么判断德军会用中央突击、右翼包抄的方式发起这场攻击,其实也很简单,他们对我们的情况了解得很充分,知道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兵源不足,而我们设在西德维纳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战线又拉得太长。在此消彼长之下,斯摩棱斯克的防御就显得更加薄弱了。所以,德军现在已经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尽可能多的消灭我们的有生力量,以为其后续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上面。所以,对他们来说,我们这里的几个集团军,就成为了最好入口,同时也是吃着最香的肥肉,在这场战役中,他们不仅要击溃我们,还要彻底的歼灭我们。在这种战略思想下,采取中路突击、右翼包抄的战术,对我们斯摩棱斯克地域的驻军实现合围,无疑是最佳战术。”
楚思南的一番话虽然说的不是很长,但是却算得上言简意赅,该说的都说出来了,听的面前的三个人直点头,很显然,他们同意这种看法。
“其实,要解决目前我军的困境也不是没有办法,”楚思南叹了口气,淡淡地说道,“毕竟西南方面军还摆在那里,而且在我们的后方,还有几个集团军在调度。如果最高统帅部方面能够下定决心,主动放弃在布良斯克方面的消极防守,转而命令中央方面军主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一部突击北上,切断来犯之敌的后路,那我们或许会丢了布良斯克,但是却能保住斯摩棱斯克,最重要的是,还能对德军的中央集群实施反突击、反包围,如果这一仗打好了,就可以直接摧毁德军在中部地区对我们威胁。这样一来,失去了中路策应的德军两翼战斗集群,就将随时面临着被我们分隔包抄的威胁,除了转入阵地防守,他们将别无他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