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条对军纪地整肃计划,是楚思南本人设想并向最高统帅部申请通过的。在最初地时候,吉尔尼洛娃和克留奇科夫都对这一计划大表赞成。当然,后两者对这一计划考虑的出发点,绝对同楚思南的不同,在吉尔尼洛娃和克留奇科夫看来,这是进一步将安全委员会的影响扩散进军队的最佳时机。在这二人看来,自从斯大林倒台之后。随着一系列冤假错案的平反以及安全委员会自身的动荡,这个组织地威信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在楚思南担任该组织第一书记的过程中,由于他的性格比较温和,从而,也使得安全委员会在对待很多问题的时候。失去了当初那种冷血、残酷的表象。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前阶段在各个地区,才会有一拨人跳出来。以“血统论”为武器,对楚思南地一步步掌权进行抨击。换在安全委员会的鼎盛时期,就单单凭借着楚思南那个安全委员会第一书记的身份,谁敢对他说三道四?谁又敢在这位太岁地头上动土?回想叶若夫、贝利亚,他们在苏联中央的权力显然没有楚思南大,但是那个时候谁又敢站出来数说他们的不是?这是为什么?不为别的,就因为其时安全委员会正值鼎盛时期,任何一个在人前甚至是背后评说、攻击他们的人,都被悄无声息的定点清除了。
正是因为如此,吉、克二人认为,面对着图哈切夫斯基病情日益加重,且有心要拉楚思南上台的时候,他们有必要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来重新彰显安全委员会的活力,从而,让所有人都明白,这个曾经令人毛骨悚然的秘密警察组织,仍旧在有效的运作着,而任何一个企图以任何借口攻击楚思南,并夺取克里姆林宫大权的人,都要小心安全委员会那无所不在的身影,以及他们不择手段的残酷打击。
吉尔尼洛娃、克留奇科夫,这两个已经完全捆绑在楚氏战车上的冷血人物,已经在一步步权力爬升的过程中确定了一个雷打不动的既定方针 ̄ ̄作为军方实力派的领军人物,楚思南永远都要在前台扮演着一个温和派领导人的角色,用他的个人魅力,他的温婉手段收拢、联合一切可以收拢的人。与此同时,对于那些“不甘寂寞”的家伙,则交由安全委员会去“接待”。
“希姆莱是希特勒的盖世太保头子,贝利亚是斯大林的盖世太保头子,那么自今而后,就让我们成为你的盖世太保头子吧。”这是吉尔尼洛娃当着克留奇科夫时,对楚思南所说的一番话。
而今天克留奇科夫之所以出在远东的军事会议上,就完全是安全委员会重新走向鼎盛的第一步 ̄ ̄对军队渗透的进一步加强。
毫无疑问,从克留奇科夫现身时,会场上诸多将领的表现来看,这些军队的将领已经逐渐忘却了楚思南的另一个身份,也就是安全委员会第一书记的可怕身份。也许,在楚思南温和的表现下,这些军方的要员们更喜欢将他看成是自己人。但是克留奇科夫不同,尽管人人都知道这个家伙只不过是安全委员会的一个分局长,但是他同楚思南比起来,明显更加的危险,更加的可怕。毋庸置疑,随着这一场对日作战的进行,这些将领也将重新恢复当初对安全委员会的那一份忌惮 ̄ ̄而这,也恰恰是吉、克两人所希望看到的。
作为一名被俘虏的将军,保卢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目睹了克留奇科夫从出现到宣布命令地整个过程。老实说,尽管在他所率领的德军部队里并没有军事委员的存在,但是,克留奇科夫的这番话,同样令他出了一身冷汗。
保卢斯永远也不会忘记,在这次离开莫斯科前往远东之前,面前这位秘密警察头子跟自己的那番谈话。
你以为苏联人凭什么会放心让保卢斯率领部队前来远东作战?那时根本不可能的。为了防止这支德国士兵组成的“志愿军”队伍不会在战争进行过程中发生什么意外,安全委员会全面介入了这支部队的组建工作。在率领由战俘组成的二十余万大军紧急开赴远东之前,保卢斯就曾经接到了克留奇科夫的暗中警告:一旦德军在远东前线发生倒戈事件,或者是大批士兵逃亡事件。那么,苏联将不再保障后方各个集中营里地德军战俘的生命安全。
面对着克留奇科夫那张似乎从来都没有任何表情地冷脸。保卢斯深信一点,那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这些苏联的秘密警察做不出来地事情。同样的,保卢斯也不会忘记,在斯摩棱斯克城外的那片卡廷森林里,在皑皑白雪与厚重积土掩埋下的万人冢 ̄ ̄四千余名被枪杀的波兰军官就掩埋在那里。尽管苏联方面到现在为止还不承认这件事情是他们所做的,但是保卢斯却知道,这件血案不但是苏联人所为,而且正是出自安全委员会之手。
在德国。希姆莱和他的盖世太保组织令每一个人感到恐怖,而在苏联,保卢斯同样能够从克留奇科夫地身上感受到希姆莱所具备的危险气息,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对克留奇科夫颇感忌惮。
差不多三十分钟之后,克留奇科夫的表演终于结束。在众人忌惮的目光中,他先是朝楚思南行了标准的军礼,然后依旧是保持着那幅雷打不动的严肃表情。转身离开了作战会议室。
“诸位,”看着克留奇科夫离开,楚思南走到自己地前坐下,先是喝了一口已经变的有些冰凉的茶水,然后才说道,“看来克留奇科夫同志并不太受我们地欢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