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二战风云_六角小猪【完结】(423)

  虽然在曼施坦因看来,意大利军队的存在与否并不重要,墨索里尼那个白痴是一个连做坏事的势力都欠奉的肥猪,但是,毋庸置疑,从军事地理位置上讲,意大利这道屏障的存在,对于德意志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丢失了它,帝国的整个南方将直接面临盟军部队的进攻,其后果不堪设想。

  很显然,大本营以及英明神武的希特勒,也想到了这些,因此,他们做出一个更加英明神武的决定,那就是从库尔斯克战场抽调兵力,遣往意大利方面去抵御英美盟军的进攻。当然,在某种程度上说,德军大本营的这项决策并没有什么错误,他们真正的失招在于,既然要在库尔斯克战场抽调兵力了,却仍旧没有打算放弃这场战役。按照正确的做法,如果德军要在库尔斯克方向上抽调兵力,那么其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收缩兵力、稳固防线,而不是现在这样,在抽调兵力的同时,还要发起一番进攻,如同赌徒一般的同有着稳固工事的苏军搏上一局。

  在这种情况下,在普罗霍罗夫卡战役打响之前,德军装甲部队中的绝对精锐,第二党卫装甲军,就已经悄无声息的撤出了战斗,而此时此刻,在原本第二党卫装甲军的对面,索科洛夫所率领的苏第五近卫装甲集团军却正在策划着一场大规模的进攻。

  仅仅进行了不到半个月的库尔斯克战役,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对苏军完全有利的局面,精锐的第二党卫装甲军走了,善于用兵的曼施坦因也走了,而随同他们一起撤走的,还有德军在整个东线全部的翻盘机会。

  在曼施坦因之后,莫德尔开始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崭露头角,同曼施坦因的进攻性不同,莫德尔更加擅长的是防御,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莫德尔对这场旨在反击的库尔斯克战役,从一开始就持怀疑态度。从这一点上说,他同古德里安的看法是相同的。

  在最初策划库尔斯克战役的时候,以古德里安为首的一批德军将领,就不赞成在这个时候发动一场如此大规模的反击作战。他认为,德军刚刚在斯大林格勒城下遭遇了重创,无论是军队士气还是兵力甚至是武器装备,都遭到了极大的折损。在这种情况下,德军更需要的,是一段较长时间的恢复,即面临苏军的强大攻势,德军已经到了转入防御阶段的时候了。

  到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之后,德军在东线的损失令古德里安倍感心痛,如果按照最初他建立装甲部队时的标准,一个德军的装甲师,应该配有四个坦克营,坦克数量应该在四百辆以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装甲部队战斗力的全面发挥。但是截至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东线德军的装甲部队已经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了,有些装甲师甚至仅仅配属了一百余辆坦克。就这样,就在这种情况下,德军又如何有能力打赢一场如此大规模的战役?

  新二战风云 第十卷 峥嵘岁月 第十章 钢铁与钢铁的博弈

  章节字数:5728 更新时间:08-08-06 11:22

  第十章钢铁与钢铁的博弈

  -

  不顾战争现实,在甫受重创的情况下,发起另一场规模庞大的战役;放弃机动快速作战的优势,以本就脆弱的装甲部队,去硬撼苏军有坚固防御为依托的重兵阵地;在占据弱势的情况下,同一向惯常打消耗战的苏联人硬拼。

  基于以上种种的被动原因,从战役制定阶段,时任陆军副总参谋长的古德里安,便坚决反对库尔斯克战役的发起。但是,毫无疑问,他的建议如今已经没有人听得进去了,包括一向沉稳老练的曼施坦因,都已经在接连败退的情况下丧失了理智,更遑论别人。

  就这样,所谓的“堡垒”作战计划开始实施了,德军在东线的主要作战力量,几乎全部被配属到了库尔斯克方向上,其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北线方向的全面溃退。

  早在库尔斯克战役准备阶段的时候,一方面为了抓住战机收复失地,另一方面也为了在最大限度上牵制德军兵力,一直在北线作战的崔可夫兵团,向其正面的德北方集团军群余部,发起了自两年前的北方战役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攻势。

  由于缺乏装甲部队以及空军的支援,北方集团军群的防线很快被击溃,从拉多加湖到波罗的海之间的区域内,四路苏军极速挺进,在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内,先后攻克萨克拉、霍托卡、拉克拉、苏纳特约基、凯迈雷等军事要地。疲于应对的挪威军团首先覆灭于凯迈雷城下,六万挪威士兵战死,近五万成为了苏军的俘虏。与此同时。苏军摩尔曼斯克方面军大举西进,先后击溃正面德军地三道防线,一举攻入了芬兰境内,随即又在伊纳里湖战役中,歼灭了芬兰军团的四个主力师。至此,六十余万苏军部队全线进入芬兰,德国北方的两个重要仆从国陷入了绝境,如果得不到德军的强有力支援,其后等待着他们的,只能是坐以待毙。

  北方的全面溃退。库尔斯克战役胜利的渺茫,英美联军在意大利的登陆。如此种种,令古德里安的心里充满了对战争前景的悲观。而与此同时。更令古德里安深为不安地是,他所隐藏起来的对战争地悲观情绪,已经在所有德意志的军队蔓延散播,伴随这种情绪衍生出来地,就是一种意图推翻元首统治的叛乱思潮。

  就在几天前,上校施陶芬贝格试图使用炸弹刺杀元首,他的企图最后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其带来的影响,却是近乎灾难性的,由于此次事件,七千余名中高层军官被捕,其中的绝大部分被枪决。这次事件让古德里安不由的联想到了数年前苏联地大清洗,那次的清洗。为德军在之后对东线的进攻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而今,历史在重演。只不过攻守双方的角色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