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看着王承恩默不出声,还当王承恩不愿意,正要改口,王承恩笑道:“这上海县的冶炼作坊,郑大人若有兴趣随便进去参观。”
“下官谢王公公后爱!”郑芝龙自然不会客气,他的本意就是想仿制王承恩冶炼制造作坊里制造的燧石线膛火枪。
“来人!”王承恩喝了一声。朝两个急忙进来的武监命令道:“带郑大人地人去冶炼制造作坊,想看什么,想问什么,告诉汤先生都不可隐瞒!”
“是!”武监应道。
这番举动让郑芝龙、郑芝虎两兄弟一愣,他们还真没想到王承恩如此好说话,而且巴不得自己的人早学了燧石线膛火枪的制造技术去。郑芝龙、郑芝虎两兄弟那里知道,技术可以学,可是汤若望这样负责和严谨的人却难找。
郑芝龙赶忙叫过随从与武监同去冶炼制造作坊。
王承恩坐在首席上朝郑芝龙笑道:“郑大人还有什么需求尽管开口。我的棉布丝锦,还指望着郑大人的船队呢。”
郑芝龙那能不明白王承恩的意思,当即命了郑芝虎与王承恩的人同去找方以智,商量将库存的棉布丝锦装船。
郑芝龙见自己胞弟出了书房。朝王承恩道:“此次王公公的棉布丝锦,下官准备运到日本,除去运费可获两倍之利!”
“两倍之利!?”王承恩一惊,价值十五万两地棉布丝锦,能得纯利润三十万两,好高的利润额,难怪明朝走私如此猖獗!
问题是王承恩还觉得不满意,三十万两还不够还朝廷的四十万两。虽然王承恩自己有银子,若是王承恩自己出,他总觉得间接证明了自己的失败。
王承恩问道:“若是运远一点呢,是否能换得更高的利润?”
“若是运到长毛外夷之地,利润是四倍!”郑芝龙的话无疑于惊雷!
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Cornelisdehoutman)率领地远航队,在《马可。波罗游记》这书本的指引下来到中国东南沿海,他们成为首支获得成功的荷
。虽然路程艰险,船队249人只有89人生还,但他们的高额利润却使荷兰人义无反顾地派出了第二支远征队,带回的货物获得百份之四百的利润让全国都沸腾了。
可以想象,如此巨大的利润驱使下,极度缺乏土地的荷兰人,绝对是如发情地种马一般——狠干!
此时的王承恩也动心了,可是他又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若要远洋运送物资,不得不过早的与当时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各路列强发生利益冲突,明朝地内忧外患都未平定,如何有多余的精力和力量再惹事生非?
郑芝龙又补充道:“此前都是荷兰长毛控制着大明海域到日本地航线。为了王公公此次的货物,郑家所有炮船齐出,定可让荷兰长毛的炮船不敢妄动。”
王承恩又一惊,他没想到当时的中国海,荷兰人竟然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这群荷兰人非法占领台湾为基地控制着中国海到日本海的航线,几乎垄断了当时中国对日本地民间贸易。之前郑芝龙的船队与日本贸易。都是先与荷兰人贸易后让荷兰人运送到日本,这也是郑芝龙在没归顺朝廷前与荷兰人相互之间的合作。
现在郑芝龙归顺了明朝,他就得与荷兰人断绝这种关系。帮王承恩运货到日本,绝对会在沿途受到荷兰人的阻挠,所以郑芝龙集合了自己的所有炮船前来护航。虽然郑家的炮船与荷兰人的战舰还有差距,可是郑家的炮船数量绝对是当时大海上地第一!
难怪海港码头处停泊了那么多郑家的船队,原来是预防荷兰人在海上给郑家难堪!
—
出动整个郑家舰队给商船护航,无疑是抽了王承恩一记大巴掌。没有海上的安全。就没有海上贸易的繁荣,连郑家这样的海上霸王都要防备荷兰人,何况这群荷兰长毛还侵占着台湾为基地,影响整个海上贸易的安全,不除去荷兰人,海上贸易如何能顺畅?
“郑大人!”王承恩继续道:“这次海上运输就全靠郑大人了!”
郑芝龙保证道:“下官这次亲自护航,炮船尽出,自当没什么问题!”
一旁的田宏遇一直面含微笑,听着王承恩与郑芝龙谈话,这时候却突然冒了一句话出来:“寇患始终是寇患。釜底抽薪,一劳永逸的解决蛮夷寇患方能保证这大海上的安全!”
商人就是商人,既然要做海上贸易,就得将威胁海上航线安全的寇患尽除,这点田宏遇自然是知道地。
王承恩道:“郑大人,此次贩运远航后。全力对付荷兰长毛,将荷兰长毛压制在台湾不能出海袭扰即可!”
王承恩当然想扫除这些海上侵略者,问题是明朝在海上的势力基本已经退出,单靠郑芝龙对付荷兰人还很吃力,不过将荷兰人暂时打押在台湾,待平定内乱,收拾掉后金再跟荷兰长毛算帐到也不迟。
“下官紧遵王公公意思!”郑芝龙躬身道。
王承恩看了看田宏遇,笑道:“田先生乃大商家。经营手法自然老道,看了上海县关于入资参股的政令,对上海县有何想法?”
田宏遇道:“草民自然不敢妄议朝廷政令。”
闻及此言,王承恩心头冷笑一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