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半的士兵进营之后,月亮终于从乌云后探出了他的脸,月华如水,撒下了一片清辉。
这个时候,恰巧一个民夫从附近的营寨走了出来,他是被肚子里的那泡尿憋醒了,所以爬起来撒尿,刚刚解开裤子,借着明亮的月色,正好瞧见了一些黑影从木棚拦上翻过来。
他擦了擦眼睛,发现这并非是自己的幻觉,立刻,一脸惊惶,张嘴大叫了起来。
“嗖!”
一支箭矢破空而来,将他射倒在地,然而,那一声惊叫已经脱口而出了,刺破了夜色,全营皆惊。
“上!”
赵仁成虽然有些懊恼,不过,出现这样的意外他事先早就预料到了,也有自己的应对方案,在他的命令下,士兵们不再隐藏踪迹,加快了翻越木棚栏的速度,先前进入了营中的士兵则向大营深处冲去,一边奔跑一边大叫。
“高畅军杀来啦!大家快逃命啊!”
整个大营骚动了起来,那个被箭射死的民夫临死时的惨叫就像一颗水滴入滚烫的沸油中一样,掀起了波澜。
偷营的士兵一边大叫,一边将火把等物丢在经过的营帐上,大火迅速地燃烧起来,照亮了半边天空。
有时候,火光会带给人们希望,有时候,火光带给人们的却只有绝望,当大火在营寨中蔓延起来的时候,驻守大营的军队炸营了。
将领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将领,谁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敌军袭来,反正在每个人的心中,除了自己,其余的都是敌人,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朝所有靠近自己的人影砍去,歇斯底里地高声喊叫,对抗着内心的恐惧。
高畅军自然有一套在混乱中识别自己人的方法,他们以十人为一个战斗小队,在敌营中分散了开来,朝着自己负责的方向攻去,用火把,火箭,手中的武器不停地制造着骚乱。
先是大营的草料场被烧了起来,火光冲天而起,天空亮如白昼。
然后,粮仓也烧了起来,并排在一起连绵的十来个粮仓同时燃烧起来,火焰毕拨毕拨地发出欢快的呼叫。
军营旁边的运河水被染上了一层红光,不过,河水似乎对如此绚烂的美景不屑一顾,它们前呼后拥地朝着远方奔腾而去,毫不留恋。
第三十五章 密谋
仁成火烧杨善会军粮草大营的第二天,也就是窦建德郡郡守府所在地冀县的第三天,位于鼓山下杨善会军的南大营,乡兵统领,武城豪族审家的家主审子玉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说是不速之客其实也不然,那人姓崔名方烈,乃是清河崔家的子弟,崔方烈在崔家的地位并不高,一是因为他并非执掌崔家大权的长房一脉,另外也和他没有机会崭露头角有关。
为了笼络清河本地的豪族,清河崔和当地的豪族世家也有联姻交好,只是,这些世家的地位远远赶不上太原王,范阳卢,赵郡李,阳郑这些可以和崔家相提并论的门阀,崔家用来和他们联姻的子女自然并非长房一脉,崔家与他们通婚的只是一些族人的子女,崔方烈就是其中之一,他娶的是武城审家家主审子玉的妹妹,因此,才会被崔家派作使者前来和审子玉见面。
崔方烈没来之前,审子玉正在借酒浇愁,非常时期,军中禁酒,不过,那是针对普通士兵和将领而言,管不到审子玉这样的高级将领。
武城审家的先祖最有名的人物自然是三国时期辅佐袁绍的审配,审家当时也算是大族,袁绍被曹操打败之后,曹操大力抑制当地世家门阀的力量,大量扶持贫门,寒门子弟,审家也就此一蹶不振,当司马家利用门阀地力量推翻北魏建立晋朝统一天下之后。门阀力量重新抬头,在晋朝一代,占据了显赫的地位,审家这时也看到了机会,当时的家主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复兴计划。
然而,时不我待,很快就是五胡乱华的黑暗时代,北方的胡人南侵中原。占据中原之后,一部分世家大族随着晋朝南迁,一部分世家大族如清河崔这样的则在战乱中生存了下来,并且和当权者互相勾结,各取所需壮大了起来,像审家这样的小世家。虽然没有和有点世家大族一样在胡人地铁蹄或者流民的战刀下灰飞烟灭,势力却也萎缩了不少,再也无力恢复往日的荣光。
审子玉是有雄心壮志的,审家每一代的家主都有雄心壮志,想要重新振兴审家,至少也要恢复到汉时的光景。
乱世来临之时,审子玉觉得自己地机会来临了,在他的号令下,审家大量存储粮草,收购战马。收拢流民,以待风云变化。伺机而动。
高畅军进攻武城的时候,为了保存自家的实力。暗地里控制着武城军政大权的审家下令全城投降,放弃抵抗,因此,管小楼才轻易地攻下了武城。
实力,名望,历史,无论比什么,审家都远远比不上清河崔这样的大族。然而,审子玉的雄心却极其地宏大。他并没有像崔家那样寻找代理人躲在背后争霸天下,而是,亲自拿起武器赤膊上阵。
当杨善会逆袭高畅军的时候,审子玉立刻调转枪头,和杨善会内外勾结,擒获了高畅军的大将郭峰,将武城拱手让给了杨善会。
审子玉之所以这样做,出自于他对形势的判断,毕竟,高畅是外来人,就算投靠他,也不会得到他地信任,到最后,只能不停地用自家的粮草,钱财去供应他,却得不到应有地回报,审家终究还是一个末流家族而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