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两条白线划空而来,上下舞动,持刀的两个人的身影交错在一起,片刻,分了开来,回到了原地。
高怀忠这一方的黑衣人在比斗中吃了点小亏,他的身子微微颤抖,左臂被对方的刀锋刮伤,因为天色的原因,看不出来伤势,只是听见血液从他的手臂上流出,滴答滴答落在回廊的木板上的声音。
站在他对面的那个灰衣人身形巍然不动,单手持刀,刀尖隐隐有血滴落,他的神情漠然,并没有战胜敌人时应有的表情。
高怀忠走上前去,示意那个黑衣人退下来。
两个黑衣人持刀冲了上去,对方却没有派人上来,仍旧是原来那个人负责迎敌。
两个黑衣人一左一右地逼了上去,对面那人脚尖一点,冲了上来,三人顿时纠缠在了一起,明晃晃的刀光舞动了起来,围着三人的身影上下盘旋。
最初单打独斗的时候,两人的横刀不曾交击一次,高怀忠方的黑衣人就败下阵来,变成二打一的时候,双方的横刀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碰击。
当!当!
刀锋相击的声音清脆响亮,远远地随着夜色窜了出去,在夜空中回荡。
三人交错开来,对方的灰衣人的呼吸变得急促,不过,身上没有伤,倒是黑衣人这一方,有一个人的大腿被劈了一刀,在同伴的搀扶下,退了下来。
眼见事不可为,高怀忠当机立断,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宇文家的好手都随宇文成都离开清河了,本方的这八个人里面,除了他以外,武艺都只是一般而已,对方虽然只有三个人,要真的对上阵,自己这方却不见得能占上风。
况且,一旦惊动了巡逻的士兵,事情就不妙了,故而,高怀忠不得不下令撤退。
那些灰衣人也不以为甚,高怀忠率人撤退之后,他们就像幽灵一样消失在回廊,月亮的清辉柔和地撒在回廊四周,就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第四十一章 天下大势
三年(公元617年),二月初,河南。
瓦岗军翟让,李密率领精兵7000人]),过方山(今河南登封东北),从罗口(今巩县东南)袭击洛口仓(又名兴洛仓,在今河南巩县东北),一举取得成功,俘县长柴孝和。瓦岗军开仓济贫,任饥民随意去拿,连老人孩子都尽力背粮,几十里道路上一个接一个,至此,河南民心瓦岗军尽得也!
为了夺回洛口仓,留守东都的越王杨命虎贲郎将刘长恭,光禄少卿房崱带领步骑两万五千人征讨瓦岗军。
最初,东都的官宦子弟都以为瓦岗军是一群饥不择食的乌合之众,容易攻破,纷纷应募争功。奉诏的官兵个个衣着整齐,武器精良,军容显得颇为盛大。
刘长恭率兵在前,派河南讨捕大使裴仁基等率本部人马从水(今河南阳西北)出发.两面夹击瓦岗军,约定十一日在洛口仓城南会战,企图歼灭义军,夺回粮仓,以稳定河南战局。
先期到达作战地域的刘长恭不等裴仁基会师,也不顾士兵还没吃早饭,便驱赶他们渡洛水,一字排开,列阵石子河(今河南巩县东南)西,南北相接十余里。
隋军的作战计划,早已被翟让。李密获知。
李密选精兵强勇,共分十队,令单雄信、徐世勣、王伯当率四队埋伏在横岭(今河南巩县东)下阻击裴仁基部,派六队列阵石子河东以待刘长恭部。
刘长恭见瓦岗军人少,轻视其作战能力,大意之下,不曾提防,并没有留下一定地预备队。
翟让先与隋军接战。双方形成了胶着,这时,李密突然率领大队人马从一侧杀初,横冲敌阵。
隋兵本就又饥又疲,突然遇见重击,只好败退逃散。刘长恭等解衣潜逃。方才保住了性命,奔还东都,部属死者十之五六。
翟让和李密全部收缴隋军逃弃的辎重器甲,威声大振。裴仁基闻风,惧不敢进,屯兵百花谷(今河南
这一仗使得东都震恐,瓦岗军声威远扬。李密扩展洛口的城围方园四十里,作为长期居留的根据地。
其部将房彦藻放出口风说要攻打豫州,吓得东都官兵惶惶不可终日。李密还命护军将军田茂广造云梯三百具。以及大量投石车,号称“将军炮”。一度进逼东都。烧上春门。
李密原本居于翟让之下,然则。原本只是靠截获漕运为生的瓦岗军在李密加入之后,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迅速得到了发展。先是阵斩屡次击败翟让的河南道十二郡讨捕大使张须陀,随后趁胜攻下军事重镇阳,再获兴洛仓,石河子一仗更是杀得东都官兵胆战心惊,闻李色变。再加上,李密治军严整。生活简朴,所得金银钱财。美人财帛,全部分给手下,所以,深的军心。
至此,他在瓦岗军中地威信已在翟让之上。
无奈之下,翟让听信手下谋士贾雄之言,与一干将领推举李密为主,号为魏公。李密推辞不接受,在众将领一再请求下,李密才同意称公。
二月庚子,李密在巩县南设坛即位,建元永平,瓦岗军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同时建立了政权机构。
其文书行下,称行军元帅魏公府,置三司、六卫,元帅府置长史以下官属。
拜翟让为上柱国、司徒,封东郡公,以单雄信为左武侯大将军,徐世勣为右武侯大将军,房彦藻为元帅左长史,元真为右长史;杨德方为左司马,郑德韬为右司马,祖君彦为记室,其余封拜有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