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在行军途中,高畅故意使自己的战马受伤,落在了队伍后面,将监视自己的张氏兄弟杀掉,抄小路往七里井疾驰而来。
至于那个死士替身,他自然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那就是慷慨就死。
一个人,若是能活着,谁想死啊!那个替身之所以如此决断,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死了比活着好,一方面报答了别人的恩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的子女能更好地活着。
高畅的事情解释清楚了,接下来该说雄阔海了,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雄阔海带着高畅的五百亲兵被迫离开乐寿,跟着高雅贤前往博陵征粮,窦建德之所以这样做,是想将高畅和雄阔海分割开来,若是两人还在一起,要想暗地里杀害高畅,可以说是极其困难。
表面上迫于军令,雄阔海和高畅不得已只好分开了,然而,窦建德忽略了一点,那就是高雅贤。
高雅贤并不是窦建德的嫡系,也不是跟着他从漳南起兵的老兄弟,更不是他的那些义子们,他本就是信都郡的豪强,有着自己的田地,自己的地盘,只是为了保存实力,才迫不得已投靠了窦建德,窦建德这人到也不错,见他主动投靠自己,并没有吞并他的势
宽仁为怀是优点,只不过,在争霸天下的时候,有时候这优点也会变为缺陷,窦建德虽然对高雅贤不错,高雅贤却并未因此感激他,由此一心跟随他。
在没有高畅的那个时空里,窦建德也因为他的宽仁付出了不少的代价,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他曾经将唐将李世绩俘虏,想让他为自己所用,对他的赏赐不可不厚重,然而,李世绩一心想要归唐,策划杀他,只是由于运气,他才躲过了李世绩的算计,李世绩事败之后,将自己的老父丢下不管,逃回了李唐,他居然将李世绩的老父送回了李唐,并且还将一起俘虏的李渊之弟李神通,以及李渊的女儿一并送回了李唐。
窦建德这样做够义气,够仁义吧!然而,当他在虎牢被李世民击败俘获,押送到长安之后,李渊的回报是什么呢?
不过是当头一刀而已!
窦建德没有吞并高雅贤的部队,不仅是高雅贤,凡是投靠他的豪强,他都是如此,让他们继续带领自己原本的军队,短时期内,他这样做,对吸引那些豪强们投靠有帮助,然而,从长期作战的角度来说,他这样做有很大的弊病。
就拿高雅贤来说,对他最重要的并不是对窦建德的忠心,而是怎样保存自己的实力,并且取得发展。
因此,在窦建德和高畅地明争暗斗中。他选择了中立,高畅人虽然在窦建德的掌握中,然而,他毕竟手握两郡之地,有着数万精兵,连杨善会这样的名将也败在了他手里,在窦建德和高畅之间,高雅贤不晓得该把注投在谁身上。唯有置身事外,保持中立。
因此,在进入博陵郡之前,雄阔海提出由他独领一军到另一地征粮,高雅贤没有反对,对他来说。若是高畅在和窦建德的争斗中获胜,这个时候卖高畅一个好,对日后也会有好处啊!
在敌情司探子们的帮助下,雄阔海率领五百精兵潜回了乐寿附近,当窦建德率军前往七里井奔袭薛世雄的大营时,他也得到了高畅的命令,率军往七里井先行一步,然后,在途中等到了脱离窦建德之手的高畅,由高畅带队。在敌情司斥候地带领下,来到了这个事先看好的约定地点。
至于彭言民。他的那支军队乃是从弓高出发的那五百郡籍士卒,这支军队领受的是特殊任务。是高畅为以后的战略计划事先制定地一步暗棋,如今,他们已经完成了高畅分派的任务,只余下了一百来人,为高畅接下来的行动做准备。
就在彭言民率队下去之后,林子外面又传来了口哨声,对上暗号之后,崔安澜带着几个士卒闯了进来。
“怎么样?”
待崔安澜行过军礼之后。高畅沉声问道。
崔安澜摇了摇头,汗水从他额头不停地往下流。一脸都是,他抿了抿干渴的嘴唇,轻声说道。
“敌情司没有在东面发现窦建德的踪影!”
高畅皱了皱眉头。
“大人请放心,还有几队斥候没有回来,或许,他们能找到窦建德踪影!”
高畅点了点头,没有说话,沉默着,凝神在想着什么。
在这个小林子中,有雄阔海率领的五百精锐,有彭言民率领的一百多悍卒,他们每个人都身着两层衣甲,一层是窦建德军的装束,一层是官兵的装束,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敌情司训练的斥候,他们对七里井地地形了如指掌。
高畅之所以将这支军队埋伏在这个小树林中,就是想对付窦建德,为此,他派了不少斥候在战场上寻找窦建德的踪影。
若是窦建德败在了薛世雄地手下,他安排在窦建德身边的无间就会沿途留下痕迹,他就会率领这支军队伪装成官兵在中途劫杀窦建德。
如果窦建德击败了薛世雄,在战场上确定窦建德地位置之后,他则率领这支军队伪装成溃散的官兵冲击窦建德,将其杀掉。
只要能干掉窦建德,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他名义上毕竟是右卫大将军,在七里井的战场上,除了窦建德之外,只有他的官职最大。他和窦建德之间不和,只有窦建德的亲信和少部分高级将领才知道,对那些底层的士卒来说,他是长乐王手下的头号猛将,当他在斗将时击败尉迟恭之后,在那些底层士卒眼中,威望仅次于窦建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