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事情似乎正一点点地向范愿和王琮密谋中的那样发展。
这两天,高畅军展开了对河间城的强攻,不过,声势虽然巨大,却没有取得实质上的进展,高畅军的攻击方式多采取远程攻击,投石车是其主要的攻击方式,一百来架投石车并排在一起,不停地向城楼上发起攻击,大量的石弹排山倒海地掠过天空,重重地落在城楼上,城墙在石弹的打击下似乎下一刻就会崩塌,上面到处都是凹坑,守军若是一不小心被石弹砸中,顿时粉身碎骨,变成肉酱,死状惨不堪言。
其实,投石车的实际杀伤力并不厉害,主要是那个声势非常惊人,让守军胆战心惊,不过,投石车的攻击虽然凶猛,却也不能无休无止地攻击下去,这些投石车,都是高畅军到达河间城下,才砍伐树木,由辎重营组装起来的,虽然,紧要部位的零件是从后方带来的,不过,总的来说,因为时间的原因,这些投石车略显粗疏了一些,一般连着发射了十来次石弹,就必须撤下来休整,更换部件什么的。
投石车发射过后,步兵就开始架着云梯前来攻城了,这个时候,守军就会在王琮的号令下,从藏身之所钻出来,上到城墙。
箭矢,擂木,石块,沸油,不管是什么,都往城下倾倒而去。
高畅似乎非常爱惜手下士兵们的生命,每当攻城的队伍损伤厉害,他就会鸣金收兵,甚至,有几次攻城的士卒已经爬上了城楼,他仍然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收兵的命令。
从这些小地方,王琮看出了高畅的真实意图,的确如范愿所说的那样,高畅正在准备撤军,只是在用攻势掩饰他撤军的意图而已。
本来,王琮对范愿并没有完全放下心来,一个两面三刀的家伙,一个逆贼,想让王琮这样一心忠君爱国的士子相信他的诚意,不如,让他相信母猪会上树更好。
只是,宇文家的人口口声声为范愿打包票,甚至说范愿当初投奔窦建德,也是为了报效朝廷,特地到窦建德那里去做无间道,为的就是在关键的时刻,在背后戳窦建德一刀,为朝廷铲除这个祸害,毕竟,就算窦建德战败,他也可以躲到高鸡泊,豆子炕这样的地方去,隔段时间,他又会聚众而起,让朝廷大军剿不胜剿。
范愿的任务就是在关键的时刻置窦建德于死地,让其无法再东山再起。
对宇文家那位的解释,王琮压根儿就不相信,只是,范愿这家伙虽然不是好东西,却也不可能和高畅联合起来,阴谋陷害自己。
这是王琮了解了高畅和范愿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之后,得出的自己的判断。
所以,他这才决定出兵,毕竟,老是守城也不是办法,这次高畅虽然攻城不果撤退了,那是因为他后院起火,当他处理好后方的事情之后,肯定又会率领大军来攻,说不定那个时候他的声势将会更加巨大,城池这东西,只靠防守是守不住的。
要想保住河间城,就必须将高畅这股最大的贼子铲除干净,这样的话,不仅能保住河间城,甚至可以收回乐寿,将变民军驱除出河间郡,不负皇上的恩典。
进攻,只有进攻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现在,一个机会摆在了王琮的面前,错失了这个机会,日后就很难再遇上了,就算王琮行事手段如何谨慎,也无法摆脱这个全歼高畅军的诱惑。
最终,他悍然赌上了自己的一切。
第十九章 战河间(三)
八,天空中飘起了小雨。
这一日,高畅军没有攻城,河间的南城门没有了士卒们的喊杀声,显得格外的宁静,雨丝缓缓飘洒下来,时间缓缓推移,眼看这没有交战的一天就要这样过去了。
一支响箭射在了城楼上。
城墙上的这块地域由王琮的亲兵负责,那些人全部都是他的亲信,王琮和范愿约定,若是有什么消息,范愿可以命人将信绑在响箭的箭杆上射到这里,得信的人会第一时间将信送到王琮面前。
此时,王琮正站在城楼上,嘹望着远方的高畅军的军营,虽然,细雨遮盖了一切,让他无法瞧见远处的军营,他仍然向着那个方向张望着。
亲兵将箭杆上绑着的竹管送到他面前,他接过竹管,转过身,回到城楼的屋檐下,这时,雨水不再打在他的头顶上,他从竹管中掏出一张绢布,绢布上有着特别的记号,证明这张绢布上所说的话全都出自范愿之口。
绢布上只有寥寥的几个字,就是这几个字,说清楚了王琮想要了解的所有事情。
趁着下雨,高畅的中军已经悄然撤出了河间城下的大营,后撤到了七里井,那里,本是高畅的后军以及粮草辎重营的所在,此刻,那后军已经变成了前军,渡过了运河,在运河南岸安下了营寨,明日,高畅的主力大军就会从运河上架设的简易浮桥撤到运河南岸去,那时,范愿所率领的虎捷营才能从河间城下撤离,若是王琮军出城来追击,他就会到撤离到七里井大营,凭营而守,让王琮误会高畅是故意将他引出城外来野战,不敢再追击,接下来,范愿部再趁机渡过浮桥,回到运河南岸,然后将浮桥烧掉。
如果,范愿对高畅没有二心,没有将高畅的计划全盘向王琮托上,高畅自然可以安然地撤军,然而,在全盘计划都被王琮洞悉的现在,高畅能否将全军安全地撤离地运河南岸,则是一个未知数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