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隋末逐鹿记_梧桐疏影【完结】(613)

  情报的传播途径分为两种,一是通过各个商会据点养的信鸽来飞鸽传书,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快马传送,每份情报都有两份,两种办法都采用,主要是怕出现意外,在中途丢失。

  那些情报就算是被外人获得,也不知其然,没有专门的密码本解读,那些文字毫无意义。

  不过,就算敌情司的秘密情报传递系统这般先进,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战乱四起,以及各种各样意外的缘故,像长安的情报传递到乐寿却也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就像现在高畅翻阅的关于李唐的最新情报,其实已经是两三个月前的事情了。

  大业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

  李渊准备法架,迎十三岁的代王杨至大兴殿登皇帝宝座,改年号义宁,遥尊祖父杨广为太上皇,这个时刻比原本时空晚发生了两天。

  十一月二十日,李渊自长乐宫入大兴城,杨授予李渊假黄铖、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综理万机。

  二十二日,李渊封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封秦公,李元吉为齐公。

  情报中说,李渊用光了库藏来赏赐那些有功之士,以至于政府中没有财赋正常开支,当时,数万唐军齐聚京师,所用木柴草料甚多,以致木柴草料非常昂贵,李渊命人将大业城中主要大街的树木全部砍伐,将皇家林苑中的树木砍了下来,当作木柴出售,用来交换绸缎布匹,以此度过了难关。

  十二月,秦帝薛举派太子薛仁果率数万大军攻打扶风郡,向大兴城进发,击败称唐王唐弼,唐弼投奔李唐,被扶风郡郡守所杀。

  李渊派李世民率军迎击秦军,又派姜谟,窦轨同时由散关出发,安抚陇右(陇山以西);左光禄大夫李孝恭安抚山南(秦岭以南);唐王府户曹张道源安抚山东(潼关以东)。

  高畅知道李唐占据关中,陇右,巴蜀基本上会落入其手中,而自己鞭长莫及,对此也毫无办法,只是,对于安抚山东的张道源,他却不能坐视不理。

  记得原来的时空上,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后,投奔了李唐,然而,至少现在踌躇满志的他不会投靠李唐,张道源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接触关东门阀,希望关东门阀能支持李唐夺得天下,除此之外,像幽州罗艺,长白王薄,徐圆郎,孟海公这些豪强都是其拉拢的对象。

  张道源!

  高畅在张道源三个字上面用红笔勾了一个圈。

  然后,他继续往下翻阅。

  十二月中,李世民在扶风郡大破薛仁果,使得薛仁果狼狈逃窜,李世民一直追击到陇山方才收兵。

  高畅放下案卷,长吸了一口气,站起身来,他觉得胸口稍稍有些气闷,于是大踏步走了出去,站在屋檐下的长廊上。

  李世民!

  他嘴里小声地念叨着这个名字,极目远望,这个人,注定是他转世来此一生的对手。

  第六十八章 会见房彦藻(上)

  业十四年,三月。

  乐寿。

  时值春暖花开之际,万物苏醒,冰雪融化,城外的溪流都已解冻,河水发出淙淙的声音欢快地由高处往下流淌,积雪消融,化为雪水灌溉大地,草尖齐刷刷地从土壤内冒出头,大地一片嫩绿。

  土地解冻之后,人们纷纷走出自家的屋子,来到了田野之上,在神官们的号召下,开始了春耕,一片繁忙景象。

  这几日,高畅并未待在城中,而是带着手下官员流连于田间乡野,督促春耕,视察农事,帮助屯田的农户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了他的以身作则,清河郡,平原郡,信都郡,博陵郡,上谷郡等地的大小官员也不敢怠慢,他们在当地郡守的率领下,纷纷投入乡间田头,帮助农户插秧耕田,吃住都在农间,为春耕添砖加瓦。

  苏雪宜和阿岚也换上了便装,陪伴在高畅身边一起下到了田间,和高畅成婚以后,他们一直聚少离多,等高畅击败宋金刚回师乐寿之后,不管是热情如火的阿岚,还是温婉如水的雪宜,都恨不得一刻也不离开他身边,知道高畅要到乡村巡视农耕,并且一去就是好几天,她们自然不愿独自待在宫中忍那相思之苦。

  对此,也有一两个言官进谏,认为这不和体统,有违古制,不过,高畅对此不屑一顾,虽然没有惩罚那两个言官,却也将他们的奏章置之不理。

  在高畅看来,自己和那两人成亲以后,由于政事繁忙,很少有时间与那两人相伴,既然,她们愿意跟随自己出城吃苦,又何必扫她们的兴呢?就当偷得浮生半日闲,与那两人踏青郊外罢了。

  总的说来,高畅对苏雪宜和阿岚两人多少也有一些感情,只是远远赶不上那两人对他的感情那般深厚,正因为高畅明白这一点,故而对那两人多少也有一些歉疚之心。

  何况,下到农庄之后,让农户们得知不仅夏王殿下亲临,就连两个王妃也来了,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春耕农事,这也是收买人心的大好机会啊!

  农民们的要求其实非常简单,只要能让他们吃饱,让他们能够勉强活下去就好了,他们就会忍气吞声地甘当顺民,心甘情愿地为上位者当牛做马。

  在平时,就算是一个小吏,只要他能笑脸对人,这些农民都会倍感亲切,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当灵宝神君,夏王殿下这样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以及王妃这样天上仙子一般的人物亲自来到他们面前,和他们闲话家常,甚至同耕同食,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泼天之喜,他们会永远牢记这一刻,不仅终其一生都不会忘记,甚至为一代一代地将这一刻传颂下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