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崔无锋点点头,脸上露出几分赞许的神情。
“如此,我儿且细细道来!”
“首先,让我们先说说萧铣这人!”
崔浩抿了抿有些干燥的嘴唇,轻声说道。
“萧铣,出身南梁皇族,为后梁宣帝之曾孙,晋王登基,立萧铣之叔伯姑母为皇后,即萧皇后,萧铣遂被任为罗县令,从其出身来说也算尊贵,只是,萧氏家道中落已久,他年幼时家中甚为贫寒,据说以给人抄书为业,以此养家糊口,所以,就算他当上了罗县令,也没有什么家业!”
崔浩轻拂一下垂在耳畔的发丝,停顿片刻,继续说道。
“大业十三年,天下反贼四起,朝廷政令不通,很多地方势力皆拥兵自重,岳州校尉董景珍、雷世猛等密谋起兵反隋,董景珍等辈皆是当地的豪强,家中甚有资财,但这些人的家世名声不响,为了扩大声势,他们将萧铣拥立为主,以恢复梁朝盛景为口号,反隋而立,他们在口头上虽然尊萧铣为主,实际上却只是把萧铣当作一面旗帜,很有将其架空的意思!”
瞧了面有疑问之色的崔无锋一眼,崔浩低头说道。
“父亲大人,儿子之所以这样认为,自然有所依据,当初,萧铣还在罗县的时候,董景珍派手下的大将去迎接他,先董景珍一步投靠萧铣的姓柳的流贼头子,生怕将来自己的位子在董景珍等人之后,于是,派人把那使者给杀了,对此,萧铣虽然有责怪之意,却因没有掌握兵权,将那人无可奈何,但是,到了董景珍的地盘后,董景珍认为这样很不合理,于是萧铣只好违背自家不追究柳生的诺言,任由董景珍等人将柳生杀掉了。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萧铣手中并无多大的实权,他手下的将领也多为桀骜不逊之辈,多自恃有功,骄恣专横,杀戮自决。萧铣若不解决这个问题,其下场可想而知!”
崔浩笑了笑,说道。
“当然,这萧铣也并非坐以待毙之辈,为了收拢兵权,他用了许多办法,十三年十月,他称梁王以后,大力发展农耕,以休兵耕种为名,裁削诸将兵权,这样做,他手下的那些将领自然不满,不过,他总是利用手下将领的矛盾,采取拉拢一批人,打压另一批人的手段,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在太平年月,他这样做自然无可厚非,而在这乱世之中,他如此做,无疑于自斩手臂,若有强大的外敌入侵,没有训练精良的军队抵挡,其基业极有可能很快就分崩离析!所以,就算他坐拥巴陵之地,能够问鼎天下的可能也不大,总的说来,他扩张的力量不足,无法北上与群雄争锋,最后,只能坐等被某个强大的势力吞并!”
针对萧铣其人崔浩做了以上评论后,崔浩说到了另一个人。
“至于萧铣的邻居,那个在大业十二年年底就自称楚帝,定都豫章的林士弘,则只是一个笑话,他被萧铣轻易击败,丢了首都豫章,现在虽然还有数万大军,也只是在芶延残喘而已!”
匆匆几句话带过林士弘后,崔浩说到了下一个人,他的语气变得郑重了许多。
“杜伏威盘踞江淮一带,手下有数万精兵,算是南军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杜伏威流贼出身,作战悍勇,据说,他在军中征集精锐士卒自成一队,名为“上募”,兵力为五千人。杜把上募作为自己的子弟兵,平时非常宠爱,但要求也非常严酷,每作战必以上募为先锋,战后检查每人身上的伤痕,如伤在背后,即刻处斩,因为那表示其临阵退后。每次战胜,杜伏威都把抢掠到的资财赏给全军,如果手下战死,就以死者的财产甚至妻妾殉葬,这样做自然有违圣人的仁义之道,且极为残忍,然而,杜伏威的部下皆为他所感,作战时,纷纷奋勇向前,不畏生死,自然所向无敌了。”
崔浩长呼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随着地盘和势力的增长后,开始有士人投靠杜伏威,依靠这些士人,杜放弃了以前的流
术,开始努力建设自己的地盘,他对领地内的百姓只赋税,同时,可能是出于寒苦的原因,他极其痛恨贪官污吏,曾下令凡官吏贪污者无论轻重一律处死,这样做当然不太合理,但却使杜得到了民心。相比于杜伏威,与他毗邻而居的李子通和沈法兴两人理政和作战的能力就差了许多,不出意料,这两人最终会被杜伏威击败,其地盘也会被江淮军吞并!”
“这么说来,我儿看好杜伏威的江淮军?”
崔无锋在亭子中间的石桌旁坐下,崔浩移到脚步,躬身站在一侧。
他摇了摇头。
“江淮军地处南方,缺乏战马,且杜伏威要想击败李子通,沈法兴两人,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待他胜利后,恐怕北方的各路豪强也快分出胜负了,再说,杜伏威的江淮军有一个天大的缺陷,杜伏威若是不察,极有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是吗?”
崔无锋笑了笑,用眼神鼓励崔浩说下去。
“杜伏威有一个结义兄弟辅公佑,他与杜伏威相识于微时,情义深重,辅公佑比杜伏威年长,杜伏威就称他为兄,军中称辅公佑为“辅伯”,辅公佑的地位与杜伏威相当,只是,在权利这东西面前,情义这东西实在是太过无能了,杜伏威若是处理不好和辅公佑的关系,江淮军当有萧墙之变,一旦江淮军分裂,则大事去矣!故而,杜伏威夺取天下的可能性不高,最多也只能割据江淮一地,或是臣服于别人,或是败亡在别人手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