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要大获全胜,眼看就要攻下笼火城了,眼看城中的物资就要尽归自己了,眼看高畅军的后路就要被截断了.
为什么现在亡命奔逃的会是自己呢?
那只突然从身后出现的马队会来自何方呢?
难道,高畅事先就知道己方会来攻打笼火城,抄他的后路,故而早就布置下了一只精骑,等自己正全力攻城之际,突然从后面发起进攻。
难道他神机妙算到了如此地步?
如此,又怎能和这个人对抗啊!
现在桑干河北岸的主战场上,幽州军多半已全军覆没了吧?
高开道将身子压得很低,几乎是贴在马背上,如此,战马奔逃的速度会快那么一点,亲卫们簇拥着他,沿着桑干河河岸朝东疾奔,在他们身后,数百骑正尾随着他们,紧跟而来。
不时有骑兵脱离大部队,返身抵挡敌军的追击,为的是减缓敌人的追击速度,好让高开道逃出生天。
不过,他们并没有达成预期的效果,就像螳螂挡车一般,很快就被敌人斩落马下,敌骑仍然在背后尾随,很有点不死不休的味道。
同一时刻,在笼火城下,大批大批的燕军仍下了武器和铠甲,双手高举,跪在城墙之下,一部分高畅军在监视着他们,一会,这些战俘将负责打扫战场,掩埋横七竖八地躺在地面上的尸体。
苏定方在全身血污的管文向的引导下,率领骑兵缓缓地通过笼火城低矮的城门,进入了城中,虽然,一路疾行,在刚才又朝高开道的燕军发起了突然袭击,骑兵们的精神面貌还是很好的,至少比城内的守军好上了许多。
城内的守军大多疲累不堪,已经没有精气神庆祝胜利了,他们的目光多少有些麻木地落在了苏定方一行身上,这让苏定方心中有些不安,不晓得北岸的主战场现在打成什么样子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幽州大战(二十三)
不知什么时候?风停了!
阳光斜斜地照在蓟县东门城楼上,这座两层高的木制建筑的阴影被阳光拉得很长,影子越过大青石制成的墙垛,投射在护城河上。
旌旗无精打采地趴在旗杆上,一动也不动。
蓟县城南十余里,敌我双方正在殊死交战,城内的气氛自然也显得格外肃杀,特别是四个城门附近,更是如此,士兵们遍布城楼的大小角落,城墙上,间隔不远就安排有瞭望哨,每个人都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东门这里自然也不例外,虽然戒备的程度还赶不上距离战场最近的南门,士兵们的紧张程度却也相差不到哪里去!
吊桥是拉起来了的,不仅是外城门,就连内城门也紧紧地关闭着,在两道城门之间的甬道上,堆满了沙袋,如果出现敌军攻城的情况,这些沙袋就会被运到外城门的后面,将城门堵塞,防止敌军用冲车撞开城门。
为了防止城内的高畅军间谍与外面的敌人里应外合,整个城门区都变成了大兵营,闲杂人等禁止出入其间。
东门驻扎有一千士卒,主将姓罗名小虎,外号半天云,他是罗艺的义子。
罗小虎原本无名无姓,乃是草原上的一个马贼头子,几年前,罗艺率军出塞攻击胡人,那时年仅十八就已是一只五百人马队统领的半天云慕名来投,被罗艺收入帐下,在那次战役中,他屡立奇功。罗艺也深爱其勇。特意将其收为义子,赐姓罗,名小虎。尝对人说此乃吾家千里驹也!
此次出战夏军,蓟县乃是幽州军的要害所在,罗艺特地将几个亲信留在了蓟县,让他们分别驻守几个要害之地,有这几个人驻守蓟县,罗艺方能放下心来。与夏军在野外决一死战。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呢?世界上没有不破地雄关,堡垒总是从内部攻下地!
蓟县地处边地,是抵御胡人入侵的第一雄关,它的外墙都是由坚硬地大青石筑成,护城河也格外的宽广,因此,罗艺根本不害怕夏军会突出奇兵,前来攻打蓟县。他坚信就算高畅有十万之众,在短时期内也无法攻下蓟县。
高畅有十万之众吗?
没有!
因此,罗艺不但不害怕夏军的攻击,他反倒期盼高畅真的从主战场上抽调兵力。前来攻打蓟县,如此。他就更有把握获胜了!
但是,他虽然不害怕夏军强攻蓟县,他却害怕蓟县城内有高畅的人,害怕城内的人和城外里应外合,故而,他把罗小虎等亲信留在了城内,让他们分别负责四个城门地防守,消除一切有可能对自己不利的因素。
东门的这一千人不全是罗小虎的士卒,他只带有三百亲卫,其他那七百人是原来看守城门的士卒,他们的统领乃是校尉莫亦讯,他是原来的东门城门官,当然,罗小虎来了之后,他只能退居副职了。
在原来的幽州军系统,也就是薛家军系统中,莫亦讯是一个了不起地人物,是他和他的手下,将老帅薛世雄从七里井的乱兵之中救了回来,虽然,老帅最终还是因为战败得了心病,郁郁而终,不过,这对他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一段时间内,他深得薛家兄弟信任,乃是军中地后起之秀。
或许是因为妒忌吧?就在莫亦讯在幽州军扶摇直上之时,有些人开始散步谣言了,认为莫亦讯的身份甚是可疑。
当初,南征地三万幽州军,得以回归幽州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阵亡之外,大部分都被窦建德所俘获了,转而又变成了高畅的俘虏,一年之后,除了少部分老弱之外,他们最终都变成了高畅军中的一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