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不会水的家伙一脸煞白,但是,仍然尖叫着不管不顾地跳入永济渠之中,恐惧在这一刻彻底笼罩在他们身上,让他们根本来不及思考。
瞧见越来越多的瓦岗军脱下衣甲,跳入初春冰冷的河水之中,高坡上的李神通嘴边浮现出一丝冷笑,他向传令兵挥了挥手。
过了一会,一面红旗出现在了高坡上,左三下,右四下地摇了起来。
随后,嘹亮的战鼓声在高坡上响起,在永济渠两岸回荡,接下来,另一阵战鼓声从永济渠对面响起,与这边交相辉映。
一只船队从对面的河湾飞快地钻了出来,几只大船,在大船的四周,密布着许多乌篷小船,船上的唐军士卒有的拿着长长的勾杆,有的拿着弓弩,拿着勾杆的将落水的瓦岗军勾了过来,拿着弓弩的则射杀那些仍然在反抗的瓦岗军将士。
“活捉李密!投降不死!”
高坡上的唐军开始向驰道上的瓦岗军发起了最后的冲击,他们从高坡上呼啸而下,宛如春天山谷内的洪水倾泻下来,无可阻挡。
同时,在船上的唐军同样喊着这样的口号,浮在水面上的瓦岗军已经绝望到了极点,随着河水乍浮乍沉,停止了反抗。
怎么办?
在这个时候投降,只能像薛仁果一般被李渊拉到长安斩首,或许为了安抚自己的旧部,李渊会封自己一个闲职,软禁起来,然后在自己的威信在旧部的心中丧失了之后,毒杀自己,对外只需一句暴病而亡就可以搪塞过去。
逃命吧!
希望能逃过唐军的追杀,在河阳,还有王伯当的一万人支持自己,在襄城郡,张善相手里也有一万余人,以及一郡之地,他仍然愿意听从自己的命令,在其他地方,还是有些豪强打着瓦岗的旗号,对,只要逃出去,我李密一定能东山再起!
各种各样的念头在李密心中轮番出现,形形色色的画面在他脑海中交替闪过,他奋力地划动着冰凉的河水,朝着上游拼命游去,下游的水面上,已经被唐军的小船彻底封锁了!
累!
很累!
真的很累!
但是,我一定要活下去,我李密天命所归,谁也杀不死我!
一只弩箭破空而来,穿过河面,正好从李密的后背射了进去,水面上,泛起一丝雪花,李密的身影沉了下去,过了一会,重新出现在水面。
奋力地向前划着,李密口中念念有词。
当初,汉高祖屡败屡战,最后,还不是打败了项羽,当上了皇帝,我李密也是能行的!
那张金碧辉煌的椅子在李密的眼中闪耀着,它在云端之上飘啊飘,是那样的炫目耀眼,李密觉得自己正踏着青云所铺就的阶梯,一步一步地走上它,满心欢喜!随后,黑暗降临!
第四十八章 乱,乱,乱
五凤二年(公元619年),二月,初五。
李密率瓦岗残部回师汲县途中,与汲县城外二十余里,永济渠北岸的驰道上遭遇唐军李神通部伏击,全军溃灭,死伤无数,被俘者数千,几无人逃脱,李密也亡与乱军之中,只因河水喘急,尸体遍寻无着,以失踪论处,一段时间后,仍然有一些变民军打着瓦岗李密的旗号肆虐乡里,劫掠四方。
李密败亡,关东震动。
河内,河阳两地的瓦岗军残余大为惊恐,唐军尚未抵达,就纷纷改换门庭,弃掉瓦岗战旗,在城楼上改为李唐的赤红色战旗,除了王伯当镇守的河阳外,其余的大小城池都尽入李唐版图。
李神通与王轨率军会合,进袭河阳,另一方面,唐军主力由长平越太行,进入河阳郡,同样直奔河阳而来。
有人劝说王世充献出河阳,投降李唐,王伯当大声斥责其人,说是自己身受李密大恩,无以为报,又怎会以个人的生死和富贵为念,投降杀害李密的李唐。
王伯当遂将河阳城献给黄河南岸的王世充段达部,以拒唐军。
段达率军进抵河阳,随后北上,以济水为界,将唐军挡在济水对岸,唐军主帅李神通曾命令大军越过济水向对岸的东都隋军发起攻击,却被段达和王伯当多次击退,最终,只好撤军返回济源。
就在段达和王伯当在河阳郡和唐军作战之时,王世充亲率大军出东都,攻击唐王朝的榖州。唐王朝秦王李世民亲率大军出潼关。迎击东都隋军。
秦叔宝和程咬金因为家族落入王世充手中,不得不投降了王世充,但是。这两个人打心眼瞧不起王世充,他们认为王世充为人气量狭窄,见识肤浅,又喜欢信口胡说,说话不算话,动不动就向属下赌咒发誓。不是一个值得投靠的英雄,当初,李密与其说是败在王世充手中,倒不如说是败在单雄信等现在地东都新贵手中。
单雄信投降王世充后,王世充对其非常看重,还将自己地妹妹嫁给了他,这更让秦叔宝和程咬金对其不满。
虽然,王世充命秦叔宝为龙骧大将军。程咬金为将军,这两人却也不愿为其效命。
后来,魏征从徐世绩处化装为道士潜入东都洛阳,秘密和两人取得了联系。就在王世充率领大军出征之际,魏征动用了李唐在东都的密谍。将秦叔宝和程咬金的家人偷偷运出了东都,送往关中。
当王世充和李世民在九曲(河南省宜阳县北)列阵会战时,秦叔宝和程咬金率领亲信骑兵卫士共百余人,突然离开阵地,向西狂奔数百步,下马向王世充叩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