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和郑国结成盟约,我军就不能渡河南下了,现在,徐世绩将军正在黄河南岸,我们是不是要答应王世充的条件,将徐将军撤回北岸,如果不这样做,王世充就会认为我军没有诚意,那盟约也就成为了一纸空文了!”
裴虽然是降臣,但是他名望高,资格老,他先说出自己的看法,自然没有人会有意见。
“老先生的意思是,不和王世充结盟?”
凌敬在一旁小声地问道。
“不结盟也好,王世充那家伙不过是冢中枯骨,我夏军兵锋鼎盛,只要休整一旬,待夏粮入库之后,再大举南下,直抵洛阳,将其生擒,至于关中李唐,这次定杨军大举入寇,连战连捷,我看李渊老儿多半要吓破胆,说不定会迁都巴蜀,拱手将关中让给刘武周!”
说话之人乃是大将刘雅,这番话说了之后,他哈哈大笑了起来。
他们这些武将,跟随高畅较早,一路走来,不管面对什么对手,都是高畅的手下败将,所以,他们不会认为世界上还有谁是高畅的对手,也不会认为有别的军队能够和夏军相比,只要有无坚不摧的力量,那么,什么策略,计策,外交都用不着,以力胜人即可。
武将集团中,除了少部分老成持重的将领以及那些新降不久的人,基本上都抱着刘雅此时的想法,只是,刘雅大声说了出来而已!
骄兵悍将!终有一败!
魏征在心里面冷哼了一声,然后,裴的话重新响起。
“不!依老夫之见,夏,郑联盟势在必行,现在,我军无力南下,郑军也不想渡河北上来劳师远征,王世充想乘李唐和定杨军打得不可开交,无暇东顾之际去占李唐的便宜,我们为什么要阻止他呢?坐山观虎斗即可,我担忧的是,怎样和王世充签下盟约,让他放心率军西进,同时,又不需要将徐世绩将军的部众调回北岸,让其顺势进入曹州,与鲁郡方向的腾珏将军合力,灭了孟海公,为大军日后南下在黄河南岸夺取一个基地。”
果然是老奸巨猾啊!
不提魏征在心中暗暗腹诽,对裴提出来的问题,文武百官们纷纷出言,展开了讨论,讨论虽然热闹,发言的人却暗中遵守着前后秩序,大堂内,并没有变得如同坊市一般。
“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
凌敬微笑着说道,视线在身旁的那些文臣身上扫描而过,此刻,他的心情分外的得意。
要知道,在他身下就座的这些人全是大隋王朝时的重臣,他们高高在上,在朝堂上呼风唤雨的时候,他凌敬还只是一个落魄书生啊!为了生存,逼不得已在草寇身边做事,为其管理账目,出谋划策,今天不知明天事,过得担惊受怕,异常潦倒。
还是跟对了主子啊!要不是主公是高畅,现在哪里能有这样的高位呢?那些名臣们一个个都位居其下,非要用一个字来形容他此刻的心情的话,那就是爽啊!
“徐世绩将军行踪隐秘,他在南岸,我们在北岸,间隔数百里的距离,还有一条黄河阻隔,他的行动我们根本无法操纵!就算他率军去攻打曹州,那也是他的个人行为,我主也曾经派出大量侦骑渡河去搜寻,让其渡河北返,可是找不到人,自然无法传达命令!要是王世充派人来责问,尽可这样回复,反正,王世充也不会因为这个就和我们翻脸,他当前的重心还是放在西面了,何况,他和我们都知道,这盟约也只是暂时的,随时可以撕毁,所以,我们无须太过在意对方!”
高畅点头同意了凌敬的意见,于是,这个议题的基调就定下了,盟约是要签的,小动作却也是要做的。
接下来,又商议了一些内政问题,基本上这些问题,私下里,那些负责的大臣都和高畅商量过了,在朝堂上也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到得午时,议事完毕,高畅请众臣在总管府用了饭之后,他们再一一散去。
第七十八章 焦头烂额的腾珏
头烂额!
是的,只能用焦头烂额这四个字来形容五月到现在的腾珏。
东海总管,名义上,他管辖着北海,琅琊,高密,齐郡,鲁郡等黄河以南夏国新得的地盘,算是位高权重了,不过,只有当事人才知道要管理这么大一块新版图是多么的累啊!
这些郡县都是才归于夏国旗下,每一个地方实行的政令大多沿袭旧隋,根据实际情况,又多有不同,税赋的征收比例,征收方法也是乱七八糟,一点也不统一,要想在这些地方实行夏国新政,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单靠腾珏一人自然是不成的。
王琮,张玄素,杨善会等原旧隋地方大员皆被高畅派到了这些地方,分别担任各地的郡守,负责政府工作,废除那些乱七八糟的政令,推广新政。
在旧隋时,郡县的众多官员大多出自当地,都是当地的宗族世家,外来的官员毕竟是少数,外来官员虽然担任郡守等高官,对于如何治理政务,征收钱粮,却还需要大量当地人出身的官员辅助,有的官员,甚至将那些事情一股脑交给当地的那些豪族,自己则百事不管,只晓得到处游山玩水,所以,当天下大乱的时候,除了变民军攻占的城池外,有许多城池都是由当地豪族登高一呼,将朝廷派来的官员驱逐,形成自治的局面,兵来挡兵,贼来杀贼,孟海公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