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越南战争实录_解力夫【完结】(210)

  有人批评基辛格是在把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一项破产的政策服务”,而基辛格却不以为然。他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不认为这个政策破产了。这是个公众道德问题。”

  “实际上,这场战争所造成的一个悲剧是,对这些问题在道德上的错综复杂性,我们已经丧失了理解能力。”基辛格说,“要对在越南战争中阵亡的5万将士的母亲说,打这场战争是毫无意义的,这不是一下子就能说得清楚的。何况我们不但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现在反而要把我们的对手扶上台。这是有违我们的初衷的,因为我们当初正是要竭力阻止他们得胜啊!”

  基辛格继续说:“在道义上,我们有责任给南越人一个机会;然而,我们没有义务永远呆在那里,永远支撑他们兔遭倾覆,因为要是那样做,我们就永远陷进去了。但是,我们要是一会儿说‘我们是你们的盟友’,一会儿又说‘我们现在要把你们丢给狼吃了’,那也是不行的。”

  “戴高乐在阿尔及利亚问题上对法国作了什么贡献呢?”基辛格说,“他愿意撤出阿尔及利亚,但要做得好像这是法国主动采取的一项政策,以便保全法国的一点面子……这是戴高乐的一大功绩,而不是说阿尔及利亚必然会是这个结局。”

  “我们要撤,那是没有问题的。”基辛格说,“问题在于他们不让我们撤。他们要我们现在还呆在那里,不让我们走。”

  “也许我们在越南实现的和平,会使对我们有意见的人认为是合理的,而其他人也不至于觉得有失体面。但这我们还没有做到,要是做到了,我们就能使大家的信心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使人们相信领导美国的不是罪犯,也不是傻瓜,而是严肃认真的人。”基辛格说,“当前的这场大辩论,同四五十年代的那几次不同。那时大家都认为大方向是一致的。例如,不管对杜勒斯多么不满,但大家并不真正认为他违反了我们的道德准则。我们不同意他的做法;我们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做同一件拿。而现在呢,在我们所陷进的这场战争中,取胜毫无意义,失败则无法忍受。因此我们必须从中解脱出来,我们不干,别人也得干,总之非这样干不可。”

  基辛格最后对记者们说:“不管结局如何,我国在这场战争中总不免大触霉头。我们现在只盼摆脱这场战争时能保住一点面子。但愿我们能通过主动采取的一项政策来结束这场战争,而不是溜之大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讨论过程中使全国恢复一定的团结。”

  基辛格之所以对记者作这样长时间的谈话,主要是动员社会舆论来为他的和谈服务。虽然美国广大人民反对继续在越南进行侵略战争,但在美国统治集团内部,还是存有不少阻力的。

  记者招待会举行过之后,第二天,10月9日上午,基辛格就飞往巴黎同黎德寿继续举行会谈。这是基辛格为谋求达成一项关于越南问题的协议而作的第19次横渡大西洋之行。在头几个小时的谈判会上,双方重申了各自的立场。黎德寿对阮文绍政权进行了攻击,重申民族解放阵线9月11日的建议,要求战争在军事解决之前必须先达成一项政治解决办法——美国是一贯拒绝这种主张的。看来,黎德寿是在试探虚实,基辛格则不为所动,双方坚持不下。黎德寿对下一步如何走,有点犹豫,遂建议休会两个小时。

  在休会期间,基辛格一面在朗布依埃寻幽访古,一边在盘算黎德寿为何要求休会。当回到谈判会场时,这个谜解开了。原来,黎德寿向基辛格提出一项“关于在越南停止战争、恢复和平”的9点决议之前,需要向河内最后请示一下。基辛格认为,越方的这个建议是“重大突破”。河内破天荒第一次表示了愿意把战争的军事方面同政治方面分开来谈,从而接受了基辛格的“双轨”办法,即军事方面的问题由美国和北越解决,先宣布停火,接着撤退美军和归还美国战俘;随后,由南越的敌对各方设法达成政治解决。

  黎德寿的建议是以协定草案的形式用英文写的,这“9点建议”的主要内容是:

  一、美国尊重1954年日内瓦协议所规定的越南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二、“协定签字后24小时内”在越南南方实行停火,美国“在60天之内”把全部美军从越南南方撤走。

  三、“在撤走美国军队的同时”——也就是说在60天内——释放各方“被俘和被监禁的全部人员”。

  四、“成立一个包括3种同等成分的取名为民族和解与和睦国家委员会的政权机构以便督促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和越南共和国政府履行已经签订的各项协定并组织普选。”

  七、各方保证“尊重老挝和柬埔黍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各方还保证“不使用柬埔寨和老挝的领土来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八、美国将为越南民主共和国和整个印度支那的战后建设事业作出贡献;河内和华盛顿之间将建立平等互利的新关系。

  九、这项协定从签订时起生效。

  基辛格反复研究了这个草案,没有看出有什么破绽,只是发现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停火只限于南越而不包括柬埔寨和老挝。第二,在立即成立一个“国际监察和监督委员会”来监督停火的问题上,草案写得含糊不清。基辛格认为,必须成立一支人员足够的国际部队,以便在停火后立即用来防止双方在停战后的初期不稳定阶段大肆抢占地盘。不过,基辛格认为,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总的来说,河内已经作了重大让步,为美国体面地撤出印度支那和归还美国战俘(也许在圣诞节前)打开了大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